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毕业论文(38页).doc





《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毕业论文(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毕业论文(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毕业论文-第 37 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2、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摘 要非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本论文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其特点、种类
3、、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技术,对MIFARE卡片和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组件MFRC500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地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每一部分的实际电路图和应用程序。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包括数码管及LED状态显示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MCU的连接、ZLG500AT读卡模块等几部分的设计,软件设计分为ZLG500AT模块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显示部分。关键词: IC卡、非接触式、ZLG500AT读卡模块、读卡器Abstract Contactless IC Card is one kind
4、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IC card,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RF technology and IC card technology. Because contactless IC card has some advantages over common IC card such as its high working speed,good anti -jamming quality,long working distance, there will be a good prospect for it in m
5、any fields such as automatic pricing,identity distinguishing,electric wallet and so on.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s one of the key devices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system. At first this paper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IC card,including its feature,type,international standard,key technology and
6、typical usage. After that the MIFARE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PHILIPS Semiconductors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s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readers circuit is made up of power supply ci
7、rcuit,LED and display circuit,buzzer drive circuit,MCU interface circuit ,ZLG500AT read-write module and so on. The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 programming of ZLG500AT module and programming of main program. KEYWORDS: IC Card, contactless, ZLG500AT read-write module, Card reader目 录摘 要3Abstract4目 录5第一章
8、绪论71.1前言71.2 IC卡的分类81.3非接触式IC卡81.3.1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81.3.2非接触式IC卡的关键技术91.4 IC卡的国际标准9第二章 MIFARE技术112.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功能组成112.1.1 RF射频接口电路112.1.2数字电路模块122.2 MIFARE 1卡片的存储结构132.3 MF RC500 读写芯片简介14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153.1 系统整体设计153.2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153.2.1 AT89S52简介153.2.2 单片机复位电路163.3 MAX7219及数码管显示163.3.1 MAX7219简介163.3.2
9、 MAX7219与单片接口电路183.4 WBL500UG模块193.4.1 概述193.4.2 基本参数193.4.3引脚定义193.4.4编程说明203.4.5通讯命令213.5蜂鸣器、工作状态指示灯与单片机接口213.5.1蜂鸣器驱动电路213.5.2工作状态指示灯电路223.6串口通信223.6.1 MAX 232芯片简介223.6.2硬件连接图23第四章 软件设计244.1非接触式IC卡处理子程序流程图244.2显示子程序244.3读写卡的实现26第五章 系统调试285.1 串口通信285.2硬件系统调试285.3软件调试29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30结束语31致 谢32参考文献33附录
10、A 硬件电路图34附录B 软件主程序35第一章 绪论1.1 前言 IC卡的概念是70年代初提出来的1,法国布尔(BULL)公司于1976年首先创造出IC卡产品,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行业,它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除法国的布尔公司之外,世界上先后有Motorola、TI、Thomson、Hitachi、OKI、Toshiba、Sharp、Atmel、Gemplus、Schlumberger、Philips等十几家公司相继投入了智能卡芯片和卡片成品的开发与生产,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新兴技术产业。 当前,用于
11、信息处理的卡片种类繁多,而且基本上都采用了较新的技术,IC卡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它对于磁卡、PET卡、光卡和凸字卡等其它种类的卡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存储容量大 安全性高。 对网络的要求不高。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IC卡从诞生至今虽然只有短短数年,但其市场却遍布世界各地。在全球智能卡蓬勃发展之际,中国于1993年提出了“金卡工程”。金卡工程是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是为了实现电子货币大范围流通的跨部门、跨地区和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在“金卡工程”提出至今15年来,我国IC卡应用发展迅猛,累计发卡约15亿张,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一年,我国发行使用各类IC卡约5.4亿张左右2
12、。IC卡目前已在商贸、交通、电信、医疗、卫生保健、社会保险、金融、税务、工商、公安、组织机构代码和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初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它对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本课题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1.2 IC卡的分类 IC卡可以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类3,根据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三类:(1)存储器卡 (2)逻辑加密卡 (3)CPU卡 严格意义讲,只有CPU卡才是真正的智能卡4。1.3 非接触式IC卡1.3.1 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 非接触式IC卡无机械触点,通过无线方式与读写设备进行通讯,与接触式IC卡
13、相比具有一下特点5: (1)操作快捷卡与读卡器之间为无线通讯,使用时无需插拔卡及固定方向。(2)高抗干扰性 非接触式IC卡具有防冲突机制,在多张卡片同时进入读卡器工作范围时能够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允许多张卡片同时操作,相对接触式IC卡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 (3)配合具体应用具有多种工作距离 非接触式IC卡中既有作用距离为几米、可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5中的远距离卡,又有作用距离为几厘米、可用于电子钱包的近距离卡,使得系统配置灵活多样。 (4)高可靠性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同时无需担心由于触点损坏或脱落而导致卡片失效,提高了应用的可靠
14、性及设备和卡的寿命。 (5)可适合于多种应用 接触式IC卡的存储结构的特点使其可以一卡多用,能用于不同的系统,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设置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6。 (6)高安全性 非接触式IC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商在产品出厂前将此序列号固化于卡内芯片中,不可再更改,使用时非接触式IC卡于读卡器要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卡内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1.3.2 非接触式IC卡的关键技术 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特点使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芯片制造和卡片封装上,这些关键技术是: (1)射频技术 非接触式IC卡是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
15、的产物,非接触式IC卡的射频技术有以下特殊要求:由于IC卡的尺寸限制,使大部分非接触式IC卡的内部不带电池,需要由读写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供电,经过卡内的稳压电路产生芯片工作所需的直流电压。内部结构如图11: 图11 非接触式IC卡内部结构 (2)低功耗技术 对于卡内有电池和无电池的非接触式IC卡来说降低芯片功耗以提高卡片寿命和保证一定的工作距离都非常重要。卡内芯片一般采取低压低功耗CMOS工艺制造,并在电路设计中采用“休眠模式”等技术以降低功耗。 (3)封装技术 由于非接触式IC卡中需要封装天线、芯片和片外电容等部件,为确保卡片的大小、厚度、柔韧性,需要特殊的封装技术。 (4)安全技术 非接触式
16、IC卡以卡用芯片的物理安全技术、卡片制造的安全技术和卡的通讯安全技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其强大的安全技术。1.4 IC卡的国际标准非接触式IC卡表面无触点,因此接口设备与非接触式卡的通信方式与接触式卡不同,提供电源的方式也不同,为此ISO/IEC根据接口设备与IC卡作用距离的不同而定义了三个国际标准,如表11所示:表11 非接触式IC卡国际标准 标准 卡类型 作用距离(约) ISO/IEC10536 密耦合 010MM ISO/IEC 14443 近耦合 0100MM ISO/IEC 15693 疏耦合 01000MM 其中ISO/IEC 14443又分为TypeA和Type B两个标准。本课
17、题开发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即是基于ISO/IEC 14443 TypeA标准的。第二章 MIFARE技术2.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功能组成 如图21所示为MIFARE 1 S50非接触式IC智能射频卡的功能组成图7。图21 MIFARE 1 S50非接触式IC智能射频卡的功能组成图 整个卡片包含了两个部分,RF射频接口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2.1.1 RF射频接口电路 在RF射频接口电路中,主要包括有波形转换模块。它可将卡片读卡器上的13.56MHZ的无线电调制频率接收,一方面送调制/解调模块,另一方面进行波形转换,将正弦波转换为方波,然后对其整流滤波,由电压调节模块对电压进行
18、进一步的处理,包括稳压等,最终输出供给卡片上的各电路。 POR模块主要是对卡片上的各个电路进行POWER-ON-RESET(上电复位),使各电路同步启动工作。2.1.2 数字电路模块 (1)ATR模块:Answer to Request(请求之应答)当一张MIFARE 1卡片处在卡片读卡器的天线的工作范围之内时,程序员控制读卡器向卡片发出REQUEST all(或REQUEST std)命令后,卡片的ATR将启动,将卡片Block 0中的卡片类型(TagType)号传送给读卡器,建立卡片与读卡器的第一步通信联络。 (2)AntiCollision模块:防(卡片)重叠功能 如果有多张MIFARE
19、 1卡片处在读卡器的天线的工作范围之内时,AntiCollision模块的防重叠功能将被启动工作。 (3)Select Application模块:主要用于卡片的选择 (4)Authentication&Access Control模块:认证及存取控制模块 在确认了上述的三个步骤,确认已经选择了一张卡片时,程序员对卡片进行读写操作之前,必须对卡片上已经设置的密码进行认证,如果匹配,则允许进一步的Read/Write操作。 MIFARE 1卡片上有16个扇区,每个扇区都可分别设置各自的密码,互不干涉。因此每个扇区可独立地应用于一个应用场合。整个卡片可以设计成“一卡通”形式来应用。三遍认证:如图2
20、2所示为三遍认证的令牌原理框图。图22三遍认证令牌原理框图 (5)Control&Arithmetic Unit控制及算术运算单元: 这一单元是整个卡片的控制中心。它主要进行对整个卡片的各个单位进行微操作控制,协调卡片的各个步骤;同时它还对各种收/发的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处理,递增/递减处理,CRC运算处理,等等,是卡片中内建的MCU单元。 (6)RAM/ROM单元: RAM主要配合控制及算术运算单元,将运算的结果进行暂时存储,如果某些数据需要存储到EEPROM,则由控制及算术运算单元取出送到EEPROM存储器中;如果某些数据需要传送给读卡器,则由控制及算术运算单元取出,经过RF射频接口电路的处理
21、,通过卡片上的天线传送给卡片读卡器。RAM中的数据在卡片失掉电源后(卡片离开读卡器天线的有效工作范围内)将被清除。同时,ROM中还固化了卡片运行所需要的必要的程序指令,由控制及算术运算单元取出去对每个单元进行微指令控制,使卡片能有条不紊地与卡片的读卡器进行数据通信。 (7)Crypto Unit数据加密单元: 该单元完成对数据的加密处理及密码保护。加密的算法可以为DES标准算法或其他。 (8)EEPROM INTERFACE/EEPROM MEMORY EEPROM存储器及其接口电路:该单元主要用于存储数据。EEPROM中的数据在卡片失掉电源后(卡片离开读卡器天线的有效工作范围内)仍将被保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接触 IC 读写 毕业论文 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