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24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坑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第 22 页南阳市桂花城时尚ONE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单位:武汉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2年02月10日南阳市桂花城时尚ONE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单位:武汉常阳新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2年02月10日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51.1工程概况51.2地层结构及地下水条件5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62.1 设计原则62.2 设计依据62.3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72.4 基坑支护设计72.5基坑支护施工工艺72.6土方开挖建议8第三章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83.1本设
2、计方案考虑的特征重点93.2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93.3降水方案设计93.4降水施工工艺93.5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10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14.1组织措施114.2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134.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14第五章 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55.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155.2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155.3确保工期对建设单位的建议15第六章 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66.1主要管理措施166.2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86.3基坑安全监测196.4确保基坑安全应急预案20第七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207.1施工噪音控制措施2
3、0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1第八章 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218.1劳动力计划218.2主要施工设备需用量计划22第九章 保护周边环境及协调周边关系的措施229.1环境保护措施229.2协调周边关系的组织措施23第十章 雨季施工措施2310.1雨期施工准备2310.2雨期施工措施24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南阳市车站路与雪枫路交叉口。地形地貌形态单一,场地地势平坦,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上层为素填土,下层为粉土、细沙及中粗砂。拟建工程开挖深度自然地面以下约7米,基坑南侧为建设中商住楼1#楼,东侧及北侧为临建,其余各部位为场内开阔场地,结合基坑开挖深度及场地状况需对基坑
4、采取支护措施,依据临近场地的施工经验结合计算类比,拟对基坑采用喷射砼面层支护措施。由勘察报告显示地下水位在基坑挖深4米左右,需对基坑采取一定的降水措施。1.2地层结构及地下水条件1.2.1地层结构 依据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地层主要为一套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地层,下伏白垩系泥质粉砂岩(K2)。现将第1层到第7层地质情况叙述如下: 1、素填土(Q4ml):黄褐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以粉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生活垃圾等杂质。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1.2-1.5米。层厚1.2-1.5米。平均层厚1.3米。2、粉土(Q4al+pl):黄褐色,湿,稍密,含
5、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染斑。局部地段夹杂细砂薄层。3、细砂(Q4al+pl):黄褐色,湿-饱和,松散,上部含少量泥质成分,砂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可见少量白色云母碎片,偶见卵石。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5.6-6.0米。层厚1.7-2.2米。平均层厚1.9米。4、含砾粗砂(Q4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砾石含量9.9-13.0%,平均含量11.4%,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粒径约为0.2-0.5cm左右,最大者可达2.0cm以上,磨圆度一般,局部含少量泥质。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10.
6、2-10.5米。层厚4.2-4.9米。平均层厚4.9米。5、含卵粒砂(Q4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卵石含量15.6-19.4%,平均含量17.76%,卵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等为主,粒径在2-10cm左右,最大者可达15cm左右,磨圆度较差。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12.9-13.2米。层厚2.4-2.9米。平均层厚2.6米。6、泥质粗砂(Q4al+pl):黄褐色,饱和,中密,泥质含量25.9-30.5%,平均含量27.7%,偶见砾石,砂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中含少量云母及其它暗色矿物质。分选均匀,级配不良。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
7、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21.5-21.9米。层厚4.0-4.6米。平均层厚4.5米。7、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湿,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染斑。局部夹粗砂透镜体。该层土在本场地均有分布,与下伏土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21.5-21.9米。层厚4.0-4.6米。平均层厚4.2米。1.2.2地下水条件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主要为大气补水,地表径水。开挖深度内含部分上层滞水,下部砂、砾石层含丰富的空隙潜水,基坑开挖深度约为7.0米,勘测期间水位埋深3.9-4.2米,由于受白河和雨季的影响水位幅度在1-2米,第3层、第4层、第5层、第6层的渗透系数分别为5m/d、40m/d、
8、100m/d、35m/d。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对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存在较大影响,需对其进行降水。(具体详见图纸)。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2.1 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稳定与安全。(2)确保基坑邻近建筑物及管线的安全与稳定。(3)有效缩短支护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2.2 设计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2)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3)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基坑工程技
9、术规范(YB9258-97)(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提供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相关图纸2.3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7m,结合邻近场地经验,土方开挖应按照确定的基坑边界和坡率分层、分段进行,边坡附近不留孤岛、土柱,每层开挖深度应不深于1.5米,不可超挖,随开挖随支护,待上层支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进行下层边坡附近土方的开挖,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安全监测、基坑支护的协调配合工作。根据现场情况,岩土工程报告并结合实际经验,该基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采取支护处理。根据工程实践,并考虑各种因素,该基坑采用喷射砼面层
10、支护。2.4 基坑支护设计 支护设计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显示各土层参数得出以下设计方案:各剖面设计详见图纸。2.5基坑支护施工工艺为更好的保证基坑安全性,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中,基坑周围地面3米内严禁有动载及附加荷载,在雨季施工过程当中应做好坡顶和坡底排水工作,严禁基坑开挖上口下口有积水。施工工艺工艺流程: 修理边坡 挂网 喷射砼开挖与修坡:开挖必须同支护紧密配合,按要求严格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后人工修正坡面,保持坡面的基本平整。土方开挖过程中坡面位置的开挖要一次到位,避免人工附加性修坡。挂网:1、采用6.5圆钢按网格250250mm制作,允许偏差10mm。2、网
11、筋的搭接长度为300mm,铁丝绑扎要求满绑,网筋搭接处绑2道扎丝或采取焊接。3、铺设钢筋网前,先调直钢筋。4、边壁上的钢筋网宜延伸至表面,其长度不小于500mm。喷射砼施工:砼厚50mm水灰比: 0.450.5配合比:水泥:沙:石子=1:2:2在施工中应掌握喷射角度,喷枪水量及共风压力,减少回弹量及砼流淌现象。2.6土方开挖建议由该基坑场地状况,为了更好确保工程质量,并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确保周围环境和边坡不受破坏,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预控,建议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土的大开挖方法。由于基坑周边场地状况较为复杂,土方开挖应与支护紧密配合,采取分层分段开挖,边开挖边支护。第三章 基坑降水施工方
12、案3.1本设计方案考虑的特征重点快速有效的使地下水降至设计标高。有效的控制降水,在满足基坑降水要求前提下,布设合理的降水井,尽量的减少由于降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陷。充分考虑该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计算基坑降水量,同时考虑基坑特点,考虑基坑开挖和地下施工不受影响。3.2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依据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埋深约4.0米,水位标高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年变幅1-2米左右。基坑开挖深度现有水位以下,应进行降水。3.3降水方案设计根据该地区降水施工经验及基坑涌水量,通过地质勘察报告提供数据计算及场地状况分析对比,为减少对基坑由于降水等因素引起建筑物基础沉降,拟对基坑采取管井降水措施。由含水量较大土层为细
13、沙并为滞水层,且基坑内电梯井及集水坑部位等需局部挖深,古可根据开挖后的具体情况采取轻型井点进行局部降水。具体降水详布置详见施工图。3.4降水施工工艺施工准备A 准备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施工表格。B 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C 人员机械按计划进场。 D 材料按计划进场。E 测量井位。排水系统由于现场距市政管网较远,基坑周边排水系统建议:在距离基坑开挖上口边线外设置3眼集水坑,基坑中的水通过集水管井,进行二次集中排到小区环路下水道内。外排集水坑,外排采用7.5KW/h的三相水泵。供电系统现场设一主配电柜,沿基坑周围设施一主电缆,每台泵通过小配电箱连接到主电缆。电力安装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采取三项五
14、线制、两级保护;同时为防止停电,该项目设置双电源。降水井施工A根据轴线测量控制点测放出井位后,钻机就位。B采用水冲式回旋钻机成孔或旋挖钻机成孔,具体可根据现场确定,成孔直径600mm。C井管安装采用400mm的水泥井管整体下放,周边填石料。抽水洗 井完成后,安装合适的抽水泵进行抽水、排水,采用3.0KW/h的三相水泵。降、排水24小时昼夜不停,24小时安排降水技术员及电工进行值班,做好降水维护工作。在降水过程中做好观测记录,根据要求调整水泵位置。降水施工要求:降水设备安装完成后先进行试抽,检查降水效果,调整降水方案:降水过程中,定期取样测试含砂量,严格控制出砂量不大于0.5。(6)基坑降水主要
15、采用管井降水,现场共布置管井14眼,18米/眼,管井间距18米左右,对局部电梯井、集水坑可采用轻型井点进行降水。为防止雨水渗入边坡或浸泡基底,沿基坑周边并距基坑上口开挖线砌120砖挡水墙,高0.3米,背离基坑面采用1:1水泥砂浆抹平。(7)基坑降水井后期处理(封井)当基坑内需要布置降水井时,基础施工时,要对基坑内抽水井进行封井后隐蔽。封井有两种方案:在基础底板施工前将基坑内的井进行隐蔽,继续抽水;将井引出底板,继续抽水,待降水完成后,对井进行封堵处理;具体处理方案可有协商后进行。对于设置在基坑外的降水井的封井可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协商解决。3.5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工程降水必然会引起地
16、面沉降,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降水,则对基坑周边构筑物造成影响,严重的达到破坏。所以在制定降水方案时,要考虑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状况及支护方案的结合,本场地周边条件一般,本着减少成本的原则,要求降水在设计与施工中严格遵守以下原则及措施: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效的控制降水。在满足水量和基坑降水要求前提下,尽量的减少由于降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陷,必须严格控制降水设备的出水量,及时观测降水产生的影响。加强水位观测,及时了解各动态水位,掌握降水对基坑的影响,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4.1组织措施 项目组织机构表公司总部项目经理现场经理、总工各职能部门基坑支护责任工程师师师降水
17、责任工程师基坑支护施工队降水施工队建立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人管成线、群管成网”、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每道工序完成后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验收和报验。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经过的各个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作步骤等,经过分析研究,分类归纳,加以改进,将处理方法制定成规章制度。强化全体管理、施工、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
18、第一的思想。全体人员进场后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质量目标和完成任务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方法,做到以优质的岗位工作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严把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主要材料必须有原材料合格证方可进场,碎石、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毕后,均应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实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有效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开挖和施工过程当中密切注意坡壁的动态变化。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专人操作维护,熟悉机械性能与构造,巡回
19、检查注油部位,使机械保持良好运转状态,禁止非专职人员开停机器。现场施工人员都必须服从命令指挥,加强纪律,按操作规程作业,出现违章事故者,必须追查责任,赏罚分明。4.2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该工程施工将按照ISO9001的质量体系要求进行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结构见下图:质量目标:合格率98%以上,整体工程质量优良。质量保证措施备齐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并按照施工规范规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及项目质量管理手册,在施工前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工程进点后各职能部门必须制定质量责任制及
20、岗位责任制,以明确职责。项目经理必须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质量责任书,各施工班组与项目经理签订质量责任书,加强各级领导的质量责任感。坚持三检制:施工质量检查坚持施工班组自我检查,施工队复核检查,质检科最终检查的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各道工序完成后未经报验,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必须由质检科验收并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覆盖。 坚持工程报验制度,并在整个施工期间接受监理工程师对一切施工部位、各种原始记录、测量成果、试验报告及其它有关工程质量资料的检查、监督。同时接受建设单位、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及省市其它有关部门检查监督。做好质量总结工作,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对出现次数较多的质量问题及时研究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支护 降水 施工组织设计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