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和生态农业园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宜和生态农业园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和生态农业园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4页).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宜和生态农业园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43 页凌钢宜和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年3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概况 4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412 项目建设地点413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年限414 项目投资概算415 项目经济效益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521 项目的提出 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23 项目建设的可行 5第三章 市场预测731 产品市场供应现状732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733 产品目标的确定 7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841 交通运输条件842 选址与环保关系843 主要原材料的供应844 水电供应条件845 用地条件8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9
2、51 技术方案952 设备方案1053 工程方案11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1261 场址环境条件1262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影响1263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1364 环境影响评价14第七章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1571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1572 管理机构组建方案和体系图1573 人力资源配置15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1681 实施进度要求和注意问题1682 工程建设进度16第九章 劳动安全1691 劳动安全及灾害防护措施1792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18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9101 建设投资估算19102 流动资金估算19103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9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201
3、11 经济效益分析20112 社会效益分析20第十二章 结论21 第 1 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宜和生态农业园1.1.2 建设地点#市沟门子镇碾房村农业产业园区内1.1.3 项目建设单位#宜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1.4 建设性质新建,占地面积40亩1.1.5项目建设年限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1.1.6编制依据1.年出栏1000头现代规模化示范养猪场工程规划设计合同2.农业部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材料 4.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5.国家现行的财会、税收制度 6.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1.2 项
4、目建设的必要性1.2.1 我国现代农牧业示范作用,低碳生产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和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到2015年实现农产品出口额700亿美元。此外我国将推动实施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1.5万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万名生产能手,劳动技能培训1500万人。十八大提出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发展,国家将加大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5、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型农牧企业带头实现成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2007 年以来,全国猪肉价格相比同期上涨了 80%以上,饲料原料上涨,疫病来源多样化、多变化等各种因素致使了生猪存栏量不足,供应紧张。小型猪场占全国出栏比例达80%以上,由于历史原因,基本建设投入不足,脏乱差,整体生产水平极低。没有计划性,导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从整体角度来讲,短期内这种局面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通过建设“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可促进了粮食过腹增值,也可增加农牧业综合收益。正常年份,饲养一头商品猪可获纯收入 200-300 元左右,由于饲养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商品猪饲养在本地区可以发展成畜牧业的
6、主导产业之一。1.2.2 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需要党十八大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构建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形成以工促农,以城促工,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农户传统意义上的单打独斗式的经营无法适应商业化的发展需要,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与历史上的农业合作社时期有着完全不同的质的区别,中国农民在获得土地后,运用现代的运营手段重新组合资源,实现土地使用,转换的多赢新型农业体系的建立是对三农问题的负责,也是利用经济先行带动三农问题渐次解决的稳健的策略,城市变化固然令人惊叹,但新
7、一轮的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不但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沉疴亦会向中国社会发展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宜和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将成为当地商品猪养殖的龙头,随着农业和养猪业发展,必然要增加玉米、小麦等优质饲料的种植面积,这就带动了饲料生产、从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农业蔬菜大棚种植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差,畜牧业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不高、效益不大的弊病,促进了畜牧业品种结构的调整,形成“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同时现代农业和“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实行产业化经营,兼顾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的作用,有效带动了当地其他蔬菜种植户和养殖企业及养殖专业户的技术进步。这就有效吸纳了先进生
8、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1.2.3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我国也是世界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而无公害优质猪肉的价格更是普通猪肉价格的 1.5 倍。生产优质猪肉极具价格竞争优势。我国也是世界上的养猪大国,但也不是养猪强国。随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概念深入人心,生产无公害猪肉市场前景无可估量。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3.1 政策优势国家“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和十八大强调,要加快发展农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在我国现有畜牧业生产水平下,今后要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
9、重点提高产品质量。 各级政府一直都在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出台了许多加速现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而且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与了很大投入,为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近期一系列促进农业和生猪生产的政策对项目的建设有指导意义。农业税的取消,种粮补贴,母猪补贴,生猪活体储备,建立母猪保险,可再生资源法、标准化示范猪场建设,污水处理改造,沼气池建设技术推广,优先提供畜牧业用地等政策对生猪生产、资源再利用循环产业链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1.3.2 区位资源优势沟门子镇建有蔬菜大棚3500亩,栽植经济林3500亩,已形成6条扁杏
10、带,森林覆盖率达到51%。环境优越,交通便利,魏塔线铁路、四百线、松老线、三沟线贯穿全镇,四级客运站已在该镇建成.猪场建设地地势平坦开阔,这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的建设实施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1.4 建设内容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4.1 项目建设内容(1)新建各类猪舍1820,包括配种室、妊娠室、分娩室、保育舍、育肥舍。(2)新建门卫,仓库,工具间,消毒间、人工授精室200;水泵房50、饲料仓库150。(3)新建300m沼气池一座及相配套水处理设施,生物净化处理设施,建造事故应急池及沼液池,安全填埋井1个。(4)相关水电、道路、围墙、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和设备工程。1.4.2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
11、 1-1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一建设规模1日存栏数头/日7002年出栏猪头/年1000二主要原料供应1全价配合饲料吨/年3802用电量万度/年3用水量立方米/日604劳动定员人5三建筑面积平方米2220四占地面积亩30五项目总投资万元2701建设投资万元1602设备投资万元1103流动资金万元六资金筹资1企业自筹万元七经济效益1年销售收入万元200正常生产年2年总成本万元正常生产年3年利润万元50正常生产年1.5 可研报告结论 采用规模化、无公害的生态养殖技术,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以下社会效益:1采用大规模养殖,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科技在生猪养殖过程的作用,可以
12、有效的降低猪肉生产成本,保证猪肉供应。2采用生态型养殖方式,杜绝了瘦肉精的违禁药物在猪肉养殖过程中的使用,提高了猪肉品质,并且在养殖过程中不产生污染,有效的保护了环境。3本项目成功后,将起到示范效应的作用,供现有养殖专业户借鉴学习,推广养殖经验,使我市生猪养殖行业向无公害的生态型养殖方式转变。纵上所述,本项目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养殖业科学无公害发展的趋势,项目各项条件均已成熟完备,投资风险小,项目建设完全可行。第 2 章 场址选择及总平面布局2.1 场址选择2.1.1 选址原则本项目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在卫生、防疫、工艺流程和环境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行业要求,因此,场址除应符合
13、一般建设项目所需的必要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及产品的运输; 2.地势干燥的沙荒地通风良好,便于排水; 3.水源丰富、水质良好,供电应可靠; 4.离居民区及主要交通要道应有足够的防疫距离; 5.周围没有污染环境的生产企业。2.1.2 场址建设条件一、自然资源: 沟门子镇位于#市东南部,地处渗津河源头。全镇总面积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林地面积12.45万亩,拥有占地百亩的大型农贸及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环境优越,交通方便。同时,养殖大户达到100多家,年可出栏肉牛1.5万头;2006年新建肉牛养殖专业村2个,肉牛养殖大户新增50户,新建畜牧小区4处,被#市评为畜牧
14、业先进乡镇。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含有大量的菱铁矿、油母页岩石和石灰石,其中菱铁矿储备为1.5亿吨。水利资源: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由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组成。二、气候状况: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尽管东南部受海洋暖湿气影响,但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燥半湿润易干燥地区,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全年平均气温5.48.7;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年降水量450580毫米;无霜期120155天。春秋两季多风易旱,风力一般23级,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强2.2 总平面布局2.2.1 布局原则1.分区布局: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
15、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区布置应符合卫生、检疫的有关标准。 2.有利防疫: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把各个建筑物按生产工艺流程顺序布置,猪舍布局应便于饲养管理,利于采光,满足夏季通风降温和冬季保温防寒。使物料运输作业线最短,生产最便捷。 3.节约用地:场内建筑物在满足卫生防疫和建筑防火间距的前提下,各建筑物布局应紧凑、整齐,部局合理,高效,比建设单个万头猪场节约土地50%。节省劳动用工70%,基建投资少,做到经济实用,科学合理。4.净污分开:为防止净物与污物因使用和运输通过造成交叉接触而传染病源,场内洁净生产区和非洁净生产区要用隔离带严格分开,洁净道与污染道分开使用,避免交叉。2.2.2 总平
16、面布局本着相对集中、交通便利、运输成本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杜绝感染的原则。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按功能分区原则,结合场区地势、地形、风向等局部气候特点,将全场划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三个部分。便于防疫管理(1)生活管理区每个场均建在位于场区的南侧,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之间用砖墙和林带分隔开。生活管理区内设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等生活管理设施和水泵房、配电室等公用设施。更衣、淋浴间设在进入生产区的门口,每天生产人员进出生产区必须更衣、消毒。场外人员由门卫北侧进入生活区。(2)生产区位于场区南部,东侧为粪污暂存区,西侧为工人管理区,北侧为饲料供应区。主要布置根据各场分工饲养各个阶段猪。每场均设
17、生活区,饲养区,隔离舍、出猪台、兽医处置和焚尸炉等饲养管理和处置设施。各区四周设有隔离带,均是相对独立的区域,进入该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消毒。生活管理区北部,同时,也是整个厂区的上风向位置,便于防疫管理。(3)饲料供应区独立管理运营,负责猪场的饲料调配供应。 (4)粪污处理场独立运营场,主要由稀土粪肥加工厂、污水处理设施组成,生产污水及粪污排到本场粪污处理区统一处理。污物统一运到加工场深度加工处置。使得最终排放物达标排放,一级污水池用粪尿分离设备进行污物分离后进入二级污水净化池,三级污水为植物净化池,四级为水产养殖场,不产生环境污染物,不得影响猪整个生产区及场区的生活管理、防疫。引进先进德国伟恩的
18、粪水分离设备,污水净化处理,开创大型饲养企业污水零排放的先进企业。粪污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工后出售。2.3 道路运输猪场的道路分为场内道路和与山沟线相通的场外道路。场区西侧有一条通往外部的主干道,路宽8m,为混凝土水泥路面。场内使用场内专用气车、铲车等运输工具。场区自南向北为贯穿场区的主干道,宽度为8m;有主干道通向各生产区域的道路为场区次道路,宽度为6m;其余道路宽度为3米。场内道路主要用于运送饲料、猪转群的通道。所以,场内道路分为清洁道和污染道。清洁道主要用于饲料运送。路宽4m,为混凝土水泥路面,可满足场内运输和防火要求。污染道主要用于猪粪便的清除。污染道路宽4米,均为混泥土路面。 2.4
19、 场内绿化绿化是本项目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各个场区绿化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生活和生活条件,激励工作精神。生活管理区应以美化,观赏植物为主,生产区应以抗污染性能强,净化空气性好的植物为主。场区主干道两侧以乔、灌植物结合,达到防风、防尘,防污染的目的。饲养区以草坪、花卉为主进行绿化。借以达到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的目的。(1)场区林带 在各个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并栽种刺笆。乔木类的大叶杨、早柳、钻天杨、榆树及常绿针叶树等;灌木类的河柳、紫穗槐、侧柏等起到防风阻沙等作用。(2)绿化隔离带在各个分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用杨树、榆树或灌木,以起到隔离作用。 (3)道路绿化主干道两侧用适合当
20、地气候的槐树、榆树等四季常青树种,进行绿化。 (4)生活管理区绿化 生活管理区及场区大门周围种花种草进行绿化,净化空气,美化环境。2.5 场区技术经济指标表2-2 场区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指标值总面积 (m2 )筑物面积(m2 )容积率(%)路面积(m2 )墙长度(m)绿化面积(m2 )第 3 章 项目设计(建设)方案3.1 生产规模饲养基础母猪 58头 父本公猪2头,全场常年存栏各类猪700头,年出栏商品肉猪1000头。占地300亩,投资总额270万.3.2 技术方案依据整个园区建设内容,结合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标准及当地气候条件,严格按照疫病防治和科学饲养管理要求,采用现代饲养生产工艺,选择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农业 养殖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4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