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7页).doc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第 7 页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当我们还沉睡在传统企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改造的时候,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中“摩尔定律”的反复验证,一个让我们耳目一新却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时代”把人类引入了光辉灿烂的21世纪。信息技术以超乎人门想象的速度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追随着全球化经济竞争重点的战略转移,将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推进到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面对全球信息化应用的热潮,作为以知识和人才为主要生产力的工程设计咨询服务企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有深刻的思考和全面的决策。一 信息化的概念 今天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生活化
2、,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已不陌生也不再感到神秘,因为计算机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更多的认识到网络和信息技术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政府上网、企业上网、远程教育、网上医疗、智能家园、网络资讯、数子城市、电子商务已不是什么新名词,而是被商家广泛的用于产品的宣传。企业信息化这个名词也频频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是不同的。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而给予不同的含义。那么目前在工程设计行业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企业信息化到底是什么呢?许多企业认为:有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建立了局域网、在网上可以传递信息、硬件设
3、备可以共享、安装了一些网络版的应用软件、局域网内的用户可以上互联网浏览信息、建立了企业的网站可以发布信息,就算是完成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表面上的企业信息化。因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决不仅仅是买电脑、购设备、建系统、搞网络的问题,设计单位的信息化也不仅仅是CAD+MIS+PDM+网络环境这么简单。同样企业信息化模式建设也未必要走办公自动化OA系统,到企业信息综合管理MIS系统,然后再到企业资源计划ERP或PDM系统,最后再到电子商务的模式。建设部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全行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较明确的目标:即以网络为支撑、
4、专业CAD技术为基础、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使设计与管理实现一体化的集成应用系统。同时建设部建设技字200051号文对“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又作了具体的指示。为了更好的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让我们用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来注释企业信息化可能更形象。 1信息系统应该能控制工程项目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可提供统计分析数据为决策管理服务。即从一个工程项目的业主委托、签订合同、安排计划、组织生产(编写设计计划、分解任务分配产值、定制校审流程、设计方案评审、各专业互提资料、CAD设计制图、设计成品校审、成品入库)、交付出版、设计文档归档、实际工作量统计、到与工程相关的各级领
5、导按权限了解查询工程设计的有关信息。该系统使工程设计人员通过信息系统随时知道自己在某项工程中担任什么角色、该做什么工作、什么时间完成、完成后相应的产值是多少、与哪些专业有配合互提资料的工作,系统必须支持不同生产部门不同专业间的协同设计过程。2信息系统应该参与职能管理的全过程,为决策层提供综合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计划、设备物资、固定资产、质量控制、技术情报等各种管理统计数据和各类档案资料信息。所有的信息应该通过事务处理过程自动采集、全部信息由数据库进行管理并可按使用的需要进行实时处理、可动态查询各类信息并按需输出不同的统计报表。3信息系统应能支持日常办公管理,日常的事务处理(如公文管理、会议管理
6、、用车管理、管理信息浏览、内部电子邮件、新闻、通知公告、常用的申请审批、个人行程安排、个人事务等)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通过该系统尽量减少无谓的等待和内耗,使办公过程公开化、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4信息系统能给局域网用户提供连接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内部信息的网上发布和浏览。使企业利用互联网更好的开展对外宣传、网上招投标、人才聘用、新产品发布,使局域网用户尽情享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系统可支持远程用户在异地以VPN方式和拨号方式登录企业局域网,使企业的信息系统扩展到服务工地和外地的分支机构,为外地用户提供远程视频、音频、信息数据交换服务。5信息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系统安全性,网络管理员
7、可对所有局域网用户进行实时监控,对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非法攻击可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预防机制,可通过远程方式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和系统设置,从而保证企业信息流的畅通和安全。二 信息化的意义 从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即可看出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信息化建设首先采用了先进、适用、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它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降低经营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在企业内部改善商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程度,使得企业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详实,同时对各种信息及数据进行动态
8、的处理和分析;使企业领导层的生产、经营决策依据更充分,更具科学性,更好地把握商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企业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更要面对国外工程公司的挑战,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业主要求高质量、低价格、高技术、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市场需求多变,产品的交货周期越来越短,客户要求准时提供设计图纸、三维模型、工程数据库等多种设计产品。这一切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用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管理手段是无法满足业主要求的。所以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
9、化企业资源利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缩短生产和采购周期,严格控制成本、质量、交货期,才能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经济效益。计算机及其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做事的方法和经营管理模式。电子商务、虚拟企业、动态联盟、敏捷供需链等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出现。然而这些管理模式均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业务重组、机构重组和管理重组,将企业外部客户的需求、企业内部的生产制造流程以及供应商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整合经营的宗旨。 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各个国家的企业都无可避免地感到压力和危机。知识经济革
10、命迅猛无比,企业若不能迅速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抢占战略至高点,则其后果堪忧。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各国企业都加紧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如微软、Intel、思科、通用电气和华为、海尔、万科、TCL可看出,企业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迈入知识经济的通行证。三 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企业的信息化不能等同于设备的现代化,但信息化肯定离不开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系统的装备水平: 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装机量最少应达到每人一台,具备使用单位局域网的要求。必须建立网络应用环境,网络的带宽应根据网络应用软件的要求而
11、定,最低标准应该是100M交换到桌面,从而保证数据、音频、视频信息的网上传输。服务器的数量主交换机的性能可根据单位的资金、网络应用、重要性程度、网络管理的深度决定。2 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的配备: 应该配备基本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工具软件、数据库软件、网络管理软件、通信平台软件、多种CAD平台软件、常用办公类软件等),结合本单位的设计需要配备覆盖全部设计专业的CAD应用软件和一体化的集成应用系统。3 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应用水平: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成功与否、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在于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企业的设计和管理人员不仅对自己的业务流程及内容要求非常精通,同时对计算机基础应用比较熟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信息化 建设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