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回旋加速器和PET用制剂制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学专题一回旋加速器和PET用制剂制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一回旋加速器和PET用制剂制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回旋加速器和PET用制剂制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一、 放射诊疗准入管理 二、 预评价申请报告资料 2.1 项目名称目的与内容 (1) 项目名称 (2) 任务来源和上级部门的批件 (3) 目的意义 (4) 必要性与可行性 2.2 加速器设备(生产18F)(1) 生产厂家、型号 (2) 离子源、获得方式、组成、粒子的产生、粒子种类、能量和束流 (3) 加速器的组成、粒子加速的工作方式、加速的粒子最终能量(MeV)、束流 (4) 靶产物:靶材料、厚度、几何尺寸 产物:核素、活度、半衰期, 日、年产量 不同照射时间的产额靶的换取方式:自动、手动, 可自动换取的数量(种类)(5) 无自屏蔽时的辐射能量
2、、剂量率和其角分布:X射线、中子 (6) 自屏蔽:是否有屏蔽? 自屏蔽的主要组成与厚度自屏蔽外表面和距表面1m处的辐射剂量水平和等剂量曲线透过自屏蔽的辐射类型与能量和相应的辐射剂量率份额加速器室墙内表面不同位置的辐射剂量率自屏蔽内腔的容积(7) 加速器冷却水:是否闭合循环使用?流通量、总水量 是否有备用水处理设备、闭合循环的水系统意外破损时的水处理应急设备与应急处置方法 (8) 加速器的通风(包括自屏蔽内和自屏蔽外)通风口截面积、通风的位置、风速与通风量、厅(室)换气速率(次/小时)通风排出前的过滤处理措施(有无材料、过滤效率)和过滤设备的更换 通风管线与其它室通风管线的支干关系、排风口的设置
3、位置 (9) 加速器厅(自屏蔽内、外)可能产生的活化产物及其辐射水平、空气中活化 放射性 气体与气溶胶的核素、活度与空气中的浓度估计 (10) 加速器的安全联锁与控制设备 (11) 加速器的附属应急处置设备(12) 通风和电器等穿墙管孔的防护:孔的位置、截面、孔的通路及管孔处理等 2.3 PET药物与检查设备 (1) 受照靶至热室的传输方式、传输管道及其局部屏蔽 (2) 热室的面积与体积;额定操作量;屏蔽材料与厚度(含观察窗)(3) 热室的通风口截面、通风量与换气率;通风排出的过滤处理措施(4) 热室中制备PET用放射性制剂的制备工艺与制备设备、制备模板距热室前面外表面的距离 (5) 制取的制
4、剂输往处、制剂屏蔽容器的材料、厚度、及容器外部的辐射剂量水平 (6) PET用制剂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剂活度检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与方法以及检测时的局部屏蔽 (7) 制剂制取模板用后的更换与废弃方法、模板及其它固体放射性废物(如废制剂注射针眼按压棉签等)的数量、活度及处置方式 (8) PET检查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9) PET质量检验用校验源的校验应用与源的存放、更换等 (10) PET的质量检查质控设备 (11) PET检查室的面积室屏蔽观察窗墙顶门材料与厚度 2.4 放射性同位素用量与核医学检查工作量及放射性三废处置 (1) 操作的核素、日、年用量与操作方式 (2) 主要核素的年/周/日最大
5、工作量检查病人数和一般每个受检者用量 (3) 是否有131I治疗(其要求见另篇)(4) 固体放射性废物量(体积、活度范围)及处置方式 (5) 液体放射性废物量(体积、活度范围)及处置方式 (6) 放射性废液处理池设施及其细节(位置、容积、分室、可处置量、排入排出方式、屏蔽等)(7) 核医学检查设备及检查质量控制设备(活度计、模体、校准源等)2.5 相关功能室操作及其防护设施(PET、SPECT、18F、99mTc及其他)(1) 由PET制剂热室制备到患者PET检查的相关功能室设置及其平面布局(包括:活度测定、制剂质量检验、制剂分装与活度检测、注射、注射前和注射后患者候诊室以及卫生间等设置)(2
6、) 各功能室的辐射源项 (3) 各功能室的辐射屏蔽,包括建筑屏蔽、可移式屏蔽和可搭接的屏蔽 (4) 可能有辐射污染的功能室的防污染设施(热室、通风橱、手套箱、注射台等装置以及各室墙、地、工作台表面等)(5) 通风设施 :各功能室的通风设施和在整体通风系统中的支、干路关系,支干排风量,系统总排风及通风过滤等 (6) 辐射安全措施 2.6 操作、个人防护、剂量监测与管理 (1) 涉及放射性制剂各操作环节的制剂屏蔽、操作方式、操作量与操作条件、操作的局部屏蔽设施与措施等 (2) 操作者的个人防护设施(手套、工作服、局部屏蔽设施、个人剂量监测等)(3) 剂量仪、表面污染仪等监测仪表的配置与使用 (4)
7、 安全操作规程 (5) 防护与安全相关的管理规定(含核医学检查的质量控制管理)三、 项目的选址与布局 3.1 选址 u 单位目前和规划中周围人员相对少的位置 u 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底层的一端 u 邻近核医学科PET检查工作区 u 医院的核医学科相应工作区相对集中 3.2 布局 3.2.1 回旋加速器: u 迷路:无自屏蔽的回旋加速器室必须设迷路 有自屏蔽的回旋加速器室可以不设迷路 u 控制室和入口避开粒子束打靶的方向;打靶方向的局部屏蔽 u 控制室和入口设于制药室区外 u 气瓶室设于加速器室外邻近入口区,并设防爆设施 u 通道和入口考虑设备的引入;设备引入“天井”;引入墙洞梯形洞口 3.2.
8、2 制剂制备区: u 制备热室(厚壁制备箱)、制药室、质控室和放化实验室按GMP要求分别应达到百级、万级、十万级和三十万级净化。 u 热室为制药室的主要设备,贴近加速器室墙。 u 进入制药室设卫生通道(“一更”“二更”“风淋”)。 u 药物运出:短通道,便于与PET受检者注射的衔接,便于向外运药车辆的转送。 四、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标准 4.1 危害因素 u 贯穿辐射外照射:加速粒子产生的中子和X射线 粒子轰击靶的产物和热室制取的PET检查用药物 u 活化产物:离子源、靶和粒子经往的加速器部件(被活化)的外照射和放射性污染;空气活化的放射性气体与气溶胶的吸入内照射。u 药物的制取和操作中
9、的放射性气体、气溶胶及表面污染致人体吸入、食入内照射。 u 放射性废物(靶、药物制取装置等固体废物及少量液体废物)及其转移致人员照射。 u 辐射与空气作用所产生的O3和NOx有害物质。 u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类,回旋加速器属于“严重危害”类别,核医学诊疗(体内)属于“一般危害”类别,体外放免分析属于“轻微危害”类别。 4.2 控制标准 u GB18871的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实践正当性;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约束;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u 剂量限值:剂量限值(GB18871-2002)放射工作
10、人员公众关键人群组成员连续五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且任何一年有效剂量50mSv年有效剂量1mSv;但连续五年的年平均值不超过1mSv时,某一单一年可为5mSv眼晶体的当量剂量150mSv/a 四肢或皮肤的当量剂量500mSv/a眼晶体的当量剂量15mSv/a 皮肤的当量剂量50mSv/au 管理目标:职业人员5mSv/a;其中建筑屏蔽外的部分1mSv/a;公众0.1mSv/a。 u 空气污染:以ALI控制。 u 表面污染 :五、辐射屏蔽 5.1 加速器辐射源基本参数 u 加速的粒子:质子(p)、氘(d)粒子能量:8-19MeV ;束流:30-60A u 靶材料和靶产物及产额 5.2 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回旋加速器 PET 制剂 制备 职业病 危害 因素 防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