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1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16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第 15 页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在亚、非、欧洲等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人类进化的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 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
2、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附在子宫内膜。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这一过程叫做分娩。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 :三、青春期 1、描述青
3、春期的发育特点 (1)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2)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4)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些生理现象。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展,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状,如男孩的喉结等。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 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4、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3)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无机盐的作用: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3031)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 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消化
5、系统的组成和消化腺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 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
6、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 (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 (5)营养被小肠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
7、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 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三、 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 合理营养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
8、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3、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的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 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 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3、会厌软骨的作用: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边笑边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下册 知识点 汇总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