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期末试题(6页).doc
《生态学期末试题(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期末试题(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学期末试题-第 6 页1、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 ?(p120)最后产量恒值法则答:不管初始组织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特定组织种群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公式:Y=W*D=Ki(W-植物个体平均密度 d-密度 Y-单位面积产量 Ki-一常数)2、Simpsons diversity index?(P160)辛普多森多样性指数(同名词解释)3、what is 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P131)什么是竞争排斥原理?答: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
2、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4、General law of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p258)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水平分布格局有什么规律?答:中国东部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林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西部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山系,植被水平分布呈现: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5、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n
3、atural population?(P67)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答:自然种群有3 个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着得;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6、What is ecesis?(P183)什么是定居?答: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植物到达新地点后,有的不能发芽,有的能发芽但不能生长,或是生长了但不能繁殖,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地点上能够繁殖,才能算是定居的过程完成。7、What is primary bare area and se
4、condary bare area?什么是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P183)答: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的地段,如冰川移动等造成的裸地;次生裸地是指缘由植被虽已不存在,但缘由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8、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取决于那些因素?(P229)答: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待分解资源的质量和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三方面的组合决定分解过程每一阶段的速率。9、什么是群落交错区?试述它的主要特征;(P169)答: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
5、个群落之间的过度区域。其主要特征有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区,也常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阻抗相对较低,界面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生态环境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也造成生态环境恢复的困难。10、集合种群概念及其意义?(P89)答:集合种群所描述的是斑块生境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通常所说的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意义:(1)集合种群理论模型的重要应用是做出预测,而其中的一些预测对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有
6、很大的潜在使用价值。(2)集合种群理论在保护生物学中将主要涉及环境破碎化的种群动态和遗传进化的结局,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原理。(自然保护)11、什么是负反馈调节?它对维护生态平衡有什么指导意义?(P215)答:负反馈调节是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意义:对已退化的生态系统,经人为修复使其负反馈系统恢复正常,生态系统就能得到修复。在生态系统的利用中,不能超过其生态阈值,否则负反馈作用下降,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愈高,结构愈复杂,负反馈功能就愈强,生态平衡就愈稳定。因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很重要。12.原生裸地与次生裸地有什
7、么不同?(P183)答: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的地段,如冰川移动等造成的裸地;次生裸地是指缘由植被虽已不存在,但缘由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这类情况如森林砍伐、火烧等造成的裸地。13说明水生演替和旱生演替系列的过程(P187)答: (1)水生演替系列:a.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植物漂浮生长,其死亡残体增加湖底有机质的聚积,雨水冲刷带来的矿物质沉积也逐渐提高了湖底;b.沉水植物阶段,湖底裸地上最先出现的先锋植物是轮藻属的植物,使湖底抬升作用加快,当水深至24m 时,一些高等水生植
8、物大量出现,垫高湖底的作用更强了;c.浮叶根生植物阶段,一方面浮叶根生植物残体抬升了湖底,另一方面使水下光照不足,迫使沉水植物向较深湖底转移;d.直立水生阶段,根茎交织使湖底抬升甚至形成浮岛,生境开始出现陆生植物生境特点;e.湿生草本植物阶段,喜湿生的沼泽植物开始定居于新从湖中抬升出来的地面; f.木本植物阶段,灌木首先出现,之后逐渐形成森林。水生演替系列就是湖泊填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湖泊周围向中央顺序发生的。(2)旱生演替系列:a.地衣植物群落阶段,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岩石表面,再加之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岩石表面出现小颗粒,在地衣残体作用下,有了有机成分;b.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的生
9、长积累了更多腐殖质,加强对岩石表面的改造,使岩石颗粒更细小,松软层更厚;c.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种子植物对环境改造作用加强;d.灌木群落极端,与高草混生,形成“高草灌木群落”;e.乔木群落阶段。旱生演替系列就是植物长满裸地的过程,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过程,也是群落环境的形成过程。14、试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P75)答:我国人口现状的年龄锥体属于典型的金字塔锥体,基部宽顶部狭,表示人口数量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增长型种群。在庞大的人口基数的基础上,人的存活曲线为型,曲线凸型,幼儿存活率高,而老年个体死亡率低,在接近生命寿限前只有少数
10、个体死亡,所以人口增长呈上升趋势;从r=ln R0/T 来看,r 随R0 增大而增大,随T 增大而变小,据此式,控制人口、计划生育有两条途径:降低R0 值,即使世代净增殖率降低,这要求限制每对夫妇的子女数;增大T 值,可通过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或者晚婚来达到。15、什么是演替顶极?单元顶级演替与多元顶级演替理论有什么异同点?(P191)答:演替顶级(climax)是指每一个演替系统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单元顶级论认为: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植被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级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更多植物生长,最终都趋向于中生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期末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