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教学模式(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课堂教学模式(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第 11 页优化课堂教学生态 构建共生共荣教学模式 江汉区华中里小学一、模式构建背景1学校特色视角:因为学校是国际湿地教育实验学校、国际生态学校、国家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示范学校,所以,学校应用了生态学,发现了“教育生态学”,为此,学校汲取“教育生态学”之内涵,化作“教育生态化”之办学理念,全面贯彻于教育教学每个方面,由此思考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构建共生共荣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提高。2教学改进视角:我们解决了“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问题,但还没有达到“乐教、乐学”的境界,教师还没有真切地感受到从教的幸福、为师的快乐,师生关系中还存在诸多不和谐的音符等;课堂
2、和外部生态系统割裂,直接造就了一个极为封闭 “花盆环境”的课堂,因为封闭,维系课堂生态的纽带信息被阻断,信息之间的交流缺失了活力,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要么直接形成了看似自主却是自流,看似热闹却是吵闹,看似课改却是改课的课堂。这些都在制约着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引起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深入思考。3教学创新视角:用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待教学生态,打开了观察教学、思考教学、改进教学新思路。我们期待,在承认多样性、珍惜独特性、强调关系性、构成和谐性的教学生态中,让师生各展风采,各显魅力,呈现生机勃勃、美轮美奂教育美景。4传承优秀文化视角: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老庄的关于人性的自然和自由的主张、孔子的
3、“游于艺”、“和为贵”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等,给我们有益启示。二、模式理论依据: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位,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与内驱力的调动。: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生命教育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而教育,则是生命发展逐渐显现的过程,课堂是重要渠道之一。3、教育
4、生态观:教育生态学是由自然环境学的生态理论衍化而来。环境生态学里“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的生态系统划分分别对应着教育生态学的“社会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环境”的系统划分(详见教育生态学,范国睿著,人民教育出版社,31页)。生态课堂的系统划分里演变成为“社会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系统(课程观、课程资源)、课堂生态环境”,三个系统“圆融互摄”的动态发展,给教学带来的开放性影响,通过物质流、人员流、信息流、智慧流等构成课堂生态场。:新课标提出,要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以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和手段,创建新的课堂模式,这就给课堂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三、模式构建界定
5、生态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生态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态课堂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生命性、生成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它不否定传统的课堂,而是重构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课堂。因此,生态课堂不是“生态加课堂”,而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照课堂,是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的课堂。生态课堂的本质是联系、发展、和谐与共生,内涵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动态生成的课堂生态情境与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将
6、课外的资源引入课内,以理解、交往、动态生成等为教学方法,协调课堂生态内部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合作者,学生与学生成为协同的自主学习者、竞争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成长。共生共荣课堂教学模式:“共生”是相互依存,“共荣”是互惠互利。共生共荣教学模式是把学习看作课堂的核心,在由教师、学生、课程、环境与技术等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各个因子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各自实现个性化的发展,通过便利流畅的能量流动来共同推动课堂学习的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成就别人、快乐自己、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教学境界。四、模式实
7、施流程模式以师生发展为宗旨,以学生需要为准则,以课内外联接为切入点,以问题解决为纽带,以“顺应天性,呵护个性,舒展灵性,植养品性”为教学原则,营造宽松、愉悦“生命共生场”,创设独立学习、感受领悟“自主体验场”,组建交流讨论、充分表达的“实践演练场”,搭建展示成功、张扬个性的“成果展示场”,建构深思改进、生发智慧的“知识探究场”,建立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技能提升场”、形成消化吸收、重组内化的“灵魂升华场”。学校倡导各学科在教育生态学教学思想引领下,基于学科特点,基于学情,运用“道”的方式,“道”的规律,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合而不同的课堂教学范式,构建能促进学校发展的、具有鲜明特
8、色的课堂文化,模式流程: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美好,形成师生共生共荣亮丽的教育风景线,即:成就学生,提高自己,快乐自己,互惠双赢,教学相长。五、模式实施策略“共生共荣的课堂生态”是全景,是关联,是动态,是演进,是辨证,是和谐,我们只有采用有效的方法,才能将课堂引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合理运用学习资源、恰当协调相互关系、师生共生荣、有效促进师生均衡发展的新境界。为促使教师应用模式时有良好教学效果,我们建议:1、打破花盆环境,让课堂内外圆融互摄空间 学习中花盆环境的存在,主要是受教材以及学习时空的限制。因此,生态课堂的实施,首先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着力,努力打破制约课堂
9、学习的“花盆环境”。首先,改变教室空间,让教室成为“生态园区”,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态空间,有生活的气息,是“润泽的”,学生可以借助这样的空间看到学习的广泛用途,重建学习空间,获得焕发自己的时间,借助焕发自己的时间唤醒自己的身心,借助身心的唤醒编织自己的话语,借助自己的话语获得自己的人际纽带。这样的空间书香浓浓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形成课外读物的生态群落。这样的空间,让学习的外部生态系统永远如一泓活水,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整个世界都是教材。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10、,善于抓住联系,进行探究,拓宽教学内容。把课教活,除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外,还要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把课内外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拓宽教学内容,激活内外两个生态系统。将课堂置于学生成长的生态链上开发课程资源;在观照课堂教学内涵与社会发展契合的关系中,不断地矫正课堂教学的方向,让生态课堂和社会生态文明共同进退。2、应用南风效应,让课堂成为心灵成长空间教师“眼中有差异,心中无差生”,通过情感互动而构成的一种让学生感觉安全、温馨的心理氛围,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有利于学生心灵成长。这样氛围的创设,首先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其次是教师的心理换位能力和角色的转换能
11、力,教师要学会用“童眼”来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怀“童心”来想学生的问题,以“童趣”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高度尊重每一位学生个体,全方位地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去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去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和成功之路。在这样的课堂,学生耳闻目染,有阳光的照耀,有雨露的滋润,有春风的吹拂,心灵成长水到渠成。3采用鲶鱼效应,让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空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两个生态要素,只有这两个要素相互平衡,有序互动,和谐共处,课堂才能闪现智慧的火花,才能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乐园。师生虽然是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关系,但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关系是教育的特性,如果教师如鲶
12、鱼启动、带动,学生才会起动、运动,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天地。我们身边的教学情境是流淌不息的“信息流”,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所以对教学时空必须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4、瞄准生态位,让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出彩空间生态位,使不同物种都能获得比较生存优势,这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在课堂教学生态中,我们遵循学生的天赋,设定不一样的目标
13、,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在找到这样的方法之前,让学生充分摸索,自然引导;千方百计地构筑基于差异的学习“共同体”,它不是“珊瑚礁”的共同体,而是“交响乐”般的共同体。构筑这样和谐的共同体,教师注重学生情感经历的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习的过程,成为生活的过程,情感经历的过程、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六、模式实施评价共生共荣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班 级:科目: 执教人:课 题: 时间: 总 分: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对评价特征的描述权重教学环境教室环境教室干净整洁,光线适中,座位摆放方便教与学。有展示学生优秀成果的空间,空间布局合理且美观。2心理环境学生人格受到尊重,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师生、生生平等交流,人
14、际关系和谐;学生有充分的话语权。4技术环境提前做好教具、学具准备,电子白板里教学资源丰富,提取方便。2教学设计全面把握全面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明确各学段的具体要求,以及该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2目标完整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2关照学情与学生原有经验和认知水平相适应;把握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巧妙设置问题情境。2关注差异关注学生的差异,设置层次性目标;设置弹性作业允许自主选择。2教学资源引入资源善于开发、应用来自学生的、生活的、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2拓展资源纵向拓展深度,横向拓展宽度。一是跨学科的整合;二是在知识深度上适宜地拓展,在技能
15、上提高熟练程度;三是向生活延伸,加强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四是向学生精神层面的深度拓展。2教学调控多方指导既有面向全体又有面向小组的教学活动;小组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重结果更重过程,有自主探究空间;注重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培养。4适时点拨注重思维方式的引导,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学生思维迷茫困顿时点拨;在学生思维处于浅层次时引导。4过程调控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各种情况。4节奏把握教学各环节时间安排科学,学生学习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既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4学生参与参与态度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积极;集中注意力倾听。4参与广度全员参
16、与;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活动的方式多样,时间充足。4参与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积极动手操作、参与研讨;愿意协作、分享,有合作意识;适当练习。4多向交流多向交流信息传递交流要有多向性、互动性,既有师生交流,也有生生交流;既有个体间的交流,也有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4多维交流既有学习内容上知识技能上的交流,也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交流。4多元评价主体多元有自我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个体对个体的评价,也有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评价。4关注三维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进
17、行评价。4方式多样有针对性,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语言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对学生充满期待。4教学效果基础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4发展目标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能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4创新目标少数学生有独特、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4八、模式研修步骤把通用模式变成各个学科的模式,并且不断丰富教学策略,让模式的变式符合学科特点,这里面有许多研究的空间,为此,学校推出模式研修流程:自主探究同伴研讨专题打磨专家引领反思提升。以此引导教师同伴相助,集体备课;围绕“中心议题”,激智启慧,解决教学问题,共同研究中共同提高,形成“共生共荣”的教研风景线。我们深知我们的优质生态课堂的探索才开始,还有许多思考需要用课堂检验、用质量印证、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去诠释,“华小”人将不懈追求“优质”,让优质的教育造福于千千万万个学生,千千万万个家庭。能否“踏雪无痕”,真实、自然、和谐,呈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态情境?如何构建生态课堂,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境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我们在追求着,探索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