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0页).doc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第 10 页前言1范围2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2.1 总体要求2.2 电网结构2.3 无功平衡及补偿2.4 对机网协调及厂网协调的要求2.5 防止电力系统崩溃2.6 电力系统全停后的恢复3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3.1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储备标准3.2 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3.3 对几种特殊情况的要求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附录A(标准的附录) 有关术语及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uide on Security and Stability DL 755-2001 for Power
2、 System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规划和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220kV以下的电力系统可参照执行。 2 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21 总体要求 2.1.1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频率、电压的正常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备用容量。备用容量应分配合理,并有必要的调节手段。在正常负荷波动和调整有功、无功潮流时,均不应发生自发
3、振荡。 2.1.2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电网的规划设计阶段,应当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也要注重电网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电网结构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 能够满足各种运行方式下潮流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能适应系统发展的要求; b) 任一元件无故障断开,应能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不致使其它元件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和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 c) 应有较大的抗扰动能力,并满足本导则中规定的有关各项安全稳定标准; d) 满足分层和分区原则; e) 合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 2.1.3在正常运行方式(含计划检修方式,下同)下,系统中任一元件(发电机、线路、
4、变压器、母线)发生单一故障时,不应导致主系统非同步运行,不应发生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 2.1.4在事故后经调整的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仍应有规定的静态稳定储备,并满足再次发生单一元件故障后的暂态稳定和其它元件不超过规定事故过负荷能力的要求。 2.1.5 电力系统发生稳定破坏时,必须有预定的措施,以防止事故范围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2.1.6低一级电网中的任何元件(包括线路、母线、变压器等)发生各种类型的单一故障均不得影响高一级电压电网的稳定运行。 2.2.1.1受端系统是指以负荷集中地区为中心,包括区内和邻近电厂在内,用较密集的电力网络将负荷和这些电源联接在一起的电力系统。受端系统通过接受外部及
5、远方电源输入的有功电力和电能,以实现供需平衡。2.2.1.2受端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实现合理的电网结构的一个关键环节予以加强,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加强受端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要点有:a.加强受端系统内部最高一级电压的网络联系; b.为加强受端系统的电压支持和运行的灵活性,在受端系统应接有足够容量的电厂; c.受端系统要有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 d.枢纽变电所的规模要同受端系统的规模相适应; e.受端系统发电厂运行方式改变,不应影响正常受电能力。 2.2.2电源接入 2.2.2.1根据发电厂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规模的发电厂应分别接入相应的电压网络;在经济
6、合理与建设条件可行的前提下,应注意在受端系统内建设一些较大容量的主力电厂,主力电厂宜直接接入最高一级电压电网。2.2.2.2外部电源宜经相对独立的送电回路接入受端系统,尽量避免电源或送端系统之间的直接联络和送电回路落点过于集中。每一组送电回路的最大输送功率所占受端系统总负荷的比例不宜过大。具体比例可结合受端系统的具体条件来决定。2.2.3电网分层分区 2.2.3.1应按照电网电压等级和供电区域,合理分层分区。合理分层,将不同规模的发电厂和负荷接到相适应的电压网络上;合理分区,以受端系统为核心,将外部电源连接到受端系统,形成一个供需基本平衡的区域,并经联络线与相邻区域相连。2.2.3.2随着高一
7、级电压电网的建设,下级电压电网应逐步实现分区运行,相邻分区之间保持互为备用。应避免和消除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磁环网,发电厂不宜装设构成电磁环网的联络变压器。2.2.3.3 分区电网应尽可能简化,以有效限制短路电流和简化继电保护的配置。2.2.4.1 电力系统采用交流或直流方式互联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2.2.4.2交流联络线的电压等级宜与主网最高一级电压等级相一致。2.2.4.3互联电网在任一侧失去大电源或发生严重单一故障时,联络线应保持稳定运行,并不应超过事故过负荷能力的规定。2.2.4.4在联络线因故障断开后,要保持各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2.4.5系统间的交流联络线不
8、宜构成弱联系的大环网,并要考虑其中一回断开时,其余联络线应保持稳定运行并可转送规定的最大电力。2.2.4.6对交流弱联网方案,应详细研究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后,方可采用。2.3无功平衡及补偿 2.3.1 无功功率电源的安排应有规划,并留有适当裕度,以保证系统各中枢点的电压在正常和事故后均能满足规定的要求。2.3.2电网的无功补偿应以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为原则,并应随负荷(或电压)变化进行调整,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传送无功功率, 330kV及以上等级线路的充电功率应基本上予以补偿。 2.3.3 发电机或调相机应带自动调节励磁(包括强行励磁)运行,并保持其运行的稳定性。2
9、.3.4 为保证受端系统发生突然失去一回重载线路或一台大容量机组(包括发电机失磁)等事故时保持电压稳定和正常供电,不致出现电压崩溃,受端系统中应有足够的动态无功备用容量。2.4 对机网协调及厂网协调的要求发电机组的参数选择、继电保护(发电机失磁、失步保护、频率保护、线路保护等)、自动装置(自动励磁调节器、电力系统稳定器、稳定控制装置、自动发电控制装置等)配置和整定等必须与电力系统相协调,保证其性能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2.5 防止电力系统崩溃2.5.1在规划电网结构时,应实现合理的分层分区原则;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必须在适当地点设置解列点,并装设自动解列装置。当系统发生稳定破坏时,能够有计划
10、地将系统迅速而合理地解列为供需尽可能平衡(与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过频率切水轮机、低频自起动水轮发电机等措施相配合)而各自保持同步运行的两个或几个部分,防止系统长时间不能拉入同步或造成系统频率和电压崩溃,扩大事故。2.5.2电力系统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情况,并配合解列点的安排,合理安排自动低频减负荷的顺序和所切负荷数值。当整个系统或解列后的局部出现功率缺额时,能够有计划地按频率下降情况自动减去足够数量的负荷,以保证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发电厂应有可靠的保证厂用电供电的措施,防止因失去厂用电导致全厂停电。 2.5.3在负荷集中地区,应考虑当运行电压降低时,自动或手动切除部分负荷,或有计划解列
11、,以防止发生电压崩溃。 2.6 电力系统全停后的恢复2.6.1电力系统全停的恢复应首先确定停电系统的地区、范围和状况;然后依次确定本区内电源或外部系统帮助恢复供电的可能性;当不可能时,应很快投入系统黑启动方案。2.6.2制定黑启动方案应根据电网结构的特点,合理划分区域,各区域必须安排一至两台具备黑启动能力机组,并合理分布。2.6.3系统全停后的恢复方案(包括黑启动方案),应适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以便能快速有序地实现系统的重建和对用户恢复供电。恢复方案中应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恢复步骤和恢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保护、通信、远动、开关及安全自动装置均应满足自启动和逐步恢复其它线路和负荷供电的特
12、殊要求。2.6.4在恢复启动过程中应注意有功、无功功率平衡,防止发生自励磁和电压失控及频率的大幅度波动,必须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稳定问题,合理投入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防止保护误动而中断或延误系统恢复。3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3.1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储备标准 3.1.1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对不同的电力系统,按功角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应满足15%20,按无功电压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v)满足10%15。3.1.2在事故后运行方式和特殊运行方式下,Kp不得低于10,Kv不得低于8。3.1.3水电厂送出线路或次要输电线路下列情况下允许只按静态稳定储备送电,但应有防止事故扩大的
13、相应措施:a.如发生稳定破坏但不影响主系统的稳定运行时,允许只按正常静态稳定储备送电; b.在事故后运行方式下,允许只按事故后静态稳定储备送电。 3.2 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级:第一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第二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第三级标准: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受到下述单一元件故障扰动后,保护、开关及重合闸正确动作,不采取稳定控制措施,必须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其它元件不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能力,不发生连锁跳闸。a.任何
14、线路单相瞬时接地故障重合成功; b.同级电压的双回或多回线和环网,任一回线单相永久故障重合不成功及无故障三相断开不重合; c.同级电压的双回或多回线和环网,任一回线三相故障断开不重合; d.任一发电机跳闸或失磁; e.受端系统任一台变压器故障退出运行; f.任一大负荷突然变化; g.任一回交流联络线故障或无故障断开不重合; h.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故障。 但对于发电厂的交流送出线路三相故障,发电厂的直流送出线路单极故障,两级电压的电磁环网中单回高一级电压线路故障或无故障断开,必要时可采用切机或快速降低发电机组出力的措施。3.2.2 第二级安全稳定标准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受到下述较严重的故障扰动
15、后,保护、开关及重合闸正确动作,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必要时允许采取切机和切负荷等稳定控制措施。a.单回线单相永久性故障重合不成功及无故障三相断开不重合; b.任一段母线故障; c.同杆并架双回线的异名两相同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重合不成功,双回线三相同时跳开; d.直流输电线路双极故障。 3.2.3 第三级安全稳定标准 电力系统因下列情况导致稳定破坏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崩溃,避免造成长时间大面积停电和对最重要用户(包括厂用电)的灾害性停电,使负荷损失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电力系统应尽快恢复正常运行。a.故障时开关拒动; b.故障时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 d.自动调节装置失灵; e.多重故障
16、; f.失去大容量发电厂; g.其他偶然因素。 3.3 对几种特殊情况的要求 3.3.1为了使失去同步的电力系统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减少运行操作,经计算分析,在全部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不解列,允许局部系统作短时间的非同步运行,而后再同步:a.非同步运行时通过发电机、调相机等的振荡电流在允许范围内,不致损坏系统重要设备; b.在非同步运行过程中,电网枢纽变电所或接有重要用户的变电所的母线电压波动最低值不低于额定值的75; c.系统只在两个部分之间失去同步,通过预定控制措施,能使之迅速恢复同步运行。若调整无效,应在事先规定的适当地点解列。 3.3.2 向特别重要受端系统送电的双回及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系统 安全 稳定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