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2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23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第 22 页填空题1.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 物理吸附 、 化学吸附 和 交换 吸附;2. 比表面积 和 孔径 是评价吸附剂性能的主要参数。3. 层析操作必须具有 固定 相和 流动 相。4. 溶质的分配系数大,则在固定相上存在的几率 大 ,随流动相的移动速度 小 。5. 层析柱的理论板数越 多 ,则溶质的分离度越 大 。6. 两种溶质的分配系数相差越 小 ,需要的越多的理论板数才能获得较大的分离度。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8. 离子交换树
2、脂由 网络骨架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交换离子 组成。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TEMED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11. 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12. 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
3、有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13. 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吸附方程,其形式为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 15. 等电聚焦电泳法分离不同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其 等电点 的不同;16.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 静态洗脱 和 动态洗脱 ;17. 晶体质量主要指 晶体大小 , 形状 和 纯度 三个方面;18. 亲和吸附原理包括 配基固定化 , 吸附样品 和 样品解析 三步;19.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 吸附、离交、亲和、凝胶过滤色谱 2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 免疫亲
4、和色谱法, 疏水作用色谱法 , 金属螯合色谱法 和 共价作用色谱法 ;21. SDS-PAGE电泳制胶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目的是消除各种待分离蛋白的 分子形状 和 电荷 差异,而将 分子量 作为分离的依据;加入二硫叔糖醇的目的是 强还原剂,破坏半胱氨酸间的二硫键 ;22. 影响亲和吸附的因素有 配基浓度 、 空间位阻 、 配基与载体的结合位点 、 微环境 和 载体孔径 ;23. 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弱酸性 和 中强酸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 、 、;24. 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碱性、 弱碱性 和 中强碱性 ;其
5、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兼有以上两种基团;25.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 离子水合半径 、 离子价 、 离子强度 、 溶液pH,温度 、溶液浓度 、 搅拌速率 、和 交联度、膨胀度、颗粒大小 ;26. 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 静态 和 动态 两种;27. 依据电泳原理,现有电泳分离系统可分为 移动界面电泳、 区带电泳 和稳态电泳 ;28. 双相电泳中,第一相是 等电聚焦 ;第二相是 SDS-PAGE ;29. 结晶包括三个过程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 晶核的形成 和 晶体生长 ;30.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 热饱和溶液冷却 、 部分溶剂蒸发 、 真空蒸发冷却法、 化学反应结晶法 和 盐析法 ;
6、31. 晶核自动形成时,体系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G由 表面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S和 体积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V 组成;32. 基本的离子交换过程由 外部扩散 、 内部扩散 和 化学交换 组成;33. 吸附包括 将待分离的料液通入吸附剂中 , 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 ,料液流出 和 解吸 四个过程组成;34. 大孔网状吸附剂有 非极性 , 中等极性 和 极性 三种主要类型;35. 亲和吸附剂表面连接的“手臂链”的作用是 降低空间位阻的影响 ;36. 分子筛色谱(凝胶色谱)的主要应用是 脱盐 、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37. 电泳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电泳槽 、 电源 、 灌胶模具 、 外循环恒温系统
7、、 凝胶干燥器 、 电泳转移装置 、 电泳洗脱仪 和 凝胶扫描和摄录装置;38. 电泳后,样品的主要染色方法有 考马斯亮蓝 和 银染法 ;39. 电泳过程中,加入溴酚兰的目的是 指示蛋白的迁移位置 ;40. 固体可分为 晶体 和 无定形固体 两种状态;41. 结晶的前提是 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 ;结晶的推动力是 过饱和度 ;42. 根据晶体生长扩散学说,晶体的生长包括 溶质通过扩散作用穿过靠近晶体表面的一个滞流层,从溶液中转移到晶体的表面 、 到达晶体表面的溶质长入晶面,使晶体增大,同时放出结晶热 和 结晶热传递回到溶液中 三个过程;43. 影响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有 杂质 、 搅拌 和 温度 ;
8、44. IEC操作多采用 线性梯度 洗脱和 逐次 洗脱。45. HIC(疏水性相互作用层析)主要采用 降低 流动相离子强度的线性梯度洗脱法和逐次洗脱法;IEC(离子交换层析)主要采用 增加 流动相离子强度的线性梯度洗脱法和逐次洗脱法。46. 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加剧,结合部位的静电作用、氢键及金属配位键的作用会 减弱 ,疏水性相互作用会 增强 。47. 电泳是 荷电(电解质) 溶质在 电场 作用下,发生定向泳动的现象。48. 电泳分离是利用 电解质 在电场中 泳动速度 的差别进行分离的。49. 亲和层析的洗脱方法有 特异性洗脱 法和 非特异性洗脱 法。50. 荷电溶质在电场中受到
9、电场 力和 黏性阻 力的作用。51. 不连续凝胶电泳的凝胶层由 浓缩 层和 分离 层组成。52. 不连续凝胶电泳的上层起 浓缩 作用,下层起 分离 作用。 53. 当微小晶体的半径时,则微小晶体会 自动溶解 ;当微小晶体的半径时,则微小晶体会 自动生长 。53. 结晶是从液相或气相中生成 形状一定 、 分子(或原子、离子)有规则排列 的晶体的现象。54. 结晶是内部结构的质点元作 三维有序规则 排列的形状一定的固体粒子,而沉淀是 无规则 排列的无定形的粒子。 55. 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 和 两种; 56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pH梯度) 和(离子强度(盐)梯度)。57. 简单地
10、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内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58. 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59. 根据晶体生长扩散学说,晶体的生长包括(溶质借扩散作用从溶液中转移到晶体的表面)、(溶质长入晶面放出结晶热)和(结晶热传递回到溶液中)三个过程;60. 影响晶体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杂质)、(搅拌)、(过饱和度)和(温度)。选择题1. 凝胶过滤层析中,流动相的线速度与HETP 关系。 A.无 B.线性减少 C. 线性增加 D. 对数2. GFC中溶质的分配系数在分级范围内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值增大而 。 A.线性增大 B.线性减少 C.急剧增大 D.急剧减少3
11、. 凝胶的分级范围越小,则分离度 。 A.越大 B.越小 C.小于1 D.小于04. 线性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线性增大,因此,溶质的 连续降低,移动速度逐渐增大。 A.溶解度 B.扩散系数 C.分配系数 D.分离度5. 逐次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阶跃增大,溶质的分配系数 降低。 A.逐渐 B.阶段式 C.线性 D.急剧6. 当吸附操作达到穿透点时,应 B 操作。 A.继续吸附 B.停止吸附 C.停止再生 D.停止洗脱7. 离子交换的分配系数与离子浓度呈 D 关系。 A.线性增加 B.线性减少 C.指数增加 D.指数减少8. 凝胶过滤层析中,流动相的线速度与HETP成 C 关系
12、。 A.无 B.线性减少 C.线性增加 D.对数9.GFC中溶质的分配系数在分级范围内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值增大而 B 。 A.线性增大 B.线性减少 C.急剧增大 D.急剧减少10. 凝胶的分级范围越小,则分离度 A 。 A.越大 B.越小 C.小于1 D.小于011. 如果亲和作用主要源于静电引力,提高离子强度会 D 亲和作用。 A.增加 B.减弱 C.不影响 D.减弱或完全破坏12. 如果亲和作用以氢键为主,提高离子强度会 D 亲和作用。 A.增加 B.减弱 C.不影响 D.降低或消除13. 当亲和作用以疏水性相互作用时,提高离子强度会 A 亲和作用。 A.增加 B.减弱 C.无影响 D
13、.完全破坏14. 在亲和分离操作中,许多亲和吸附的目标蛋白质用高浓度的盐溶液洗脱,说明 D 在亲和作用中占主要地位。 A.疏水性相互作用 B.配位键 C.非共价键 D.静电力15. C 的存在可以抑制氢键的形成。 A.氧原子 B.氮原子 C.尿素和盐酸胍16. 电泳分离的机理是 B 分离过程。 A.液液相平衡 B.速率 C.分配平衡 D.筛分17. 凝胶电泳时利用 D 使分子大小不同的电解质分离的。 A.静电作用 B.亲水作用 C.疏水作用 D.分子筛作用18. 电解质溶质的迁移率是 C 下的泳动速度。 A.单位时间 B.单位溶质质量 C.单位电场强度 D.单位静电引力19. 结晶是利用溶质之
14、间 C 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一种扩散分离操作。 A.浓度 B.静电引力 C.溶解度 D.扩散系数20. 若亲和结合作用源于亲和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则加入 可使亲和结合作用消灭。 A.NaCl B.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21.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 B 普遍大颗粒晶体的溶解度。 A.低于 B.高于 C.接近 D.等于22.线性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线性增大,因此,溶质的 C 连续降低,移动速度逐渐增大。 A.溶解度 B.扩散系数 C.分配系数 D.分离度23.逐次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阶跃增大,溶质的分配系数 B 降低。 A.逐渐 B.阶段式 C.线性 D.急剧24. 具有亲和
15、作用的分子(物质)对之间具有“钥匙”和“锁孔”的关系是产生亲和结合作用的 C 。 A.充分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D.假设条件25. 若亲和结合作用源于亲和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则加入 C 可使亲和结合作用消灭。 A.NaCl B.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26、结晶过程具有很好的( )。 A自范性 B均匀性 C选择性 D各向异性27、晶体具有自发地生长为多面体的可能性,此性质称为晶体的( )。 A自范性 B均匀性 C选择性 D各向异性28、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的差别,表现在( )的大小。 A离子价数 B溶液浓度 C离子水化半径 D选择性系数29、离子交换反应的速度主要取
16、决于( )。 A离子大小 B溶液浓度 C交联度 D扩散速度30、一般用分离度R =( )作为相邻两色谱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A0.9 B1.2 C1.5 D31、下列离子交换剂中,离子交换( )并不适合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A树脂 B纤维素 C葡聚糖凝胶 D琼脂糖凝胶32、( )的效率是所有分离纯化技术中最高的。 A溶剂萃取 B双水相萃取 C膜分离 D色谱分离33、工业规模的色谱分离大多采用( )分离法。 A柱色谱 B纸上色谱 C薄层色谱 D平板色谱34、选择HPLC方法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样品的( )。 A分子结构 B分子大小 C等电点 D溶解度 35. 利用硅胶做固定相进行吸附柱层析,下列哪种
17、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弱( )A.水 B.乙醇 C.氯仿 D.乙酸乙酯36. 下列哪种离子与DEAE-纤维素(Cl型)的亲和力最大( )A F- B. Cl- C. Br- D. I-37. 下列分离技术中,不能用于去离子水制备的方法有( )A. 离子交换柱层析 B. 膜蒸馏 C. 渗透蒸发 D.电渗析38. 根据物质极性大小不同分离的方法是( )A. 吸附层析 B. 离子交换层析 C. 凝胶层析 D.亲和层析39. 吸附作用是指物质从 浓缩到固体表面的过程。A、 液体 B气体 C流体 D.固体40. 下列哪种离子交换树脂适宜制备软水( )A. RSO3Na B. RSO3H C. RCOOH D.
18、 RCOONa41. 在凝胶过滤(分离范围是5000400000)中,下列哪种蛋白质最先被洗脱下来( )。A、细胞色素C(13370) B、肌球蛋白(400000)C、过氧化氢酶(247500) D、血清清蛋白(68500)42. 下列关于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说法正确的是( )。A. 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 B 正相色谱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慢 C. 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 D. 反相色谱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慢43. 下列分离技术中,不能作为蛋白质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去除的方法是( )A. 离子交换
19、柱层析 B. 透析 C. 超滤 D. 凝胶过滤44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 C )。A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45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C )。A.凝胶过滤 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 D.纸层析46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A.该酶的活力高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D.最适温度高E.酶具有多个亚基47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 C )A离子交换色谱 B.亲和色谱 C.凝胶过滤色谱 D.反相色谱48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可采用( C )方法。A离子交换
20、层析 B.亲和层析 C.凝胶层析 D.聚酰胺层析49氨基酸的结晶纯化是根据氨基酸的( A )性质。A.溶解度和等电点 B.分子量 C.酸碱性 D.生产方式50离子交换剂不适用于提取( D )物质。A抗生素 B.氨基酸 C.有机酸 D.蛋白质51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A)A :正极移动;B:负极移动;C:不移动;D:不确定。52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 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53依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分离 工程 期末 复习题 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