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的用法(6页).doc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之的用法(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第 6 页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而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词义的角度看,实词主要是表示词汇意义(实际意义,概念),虚词主要表示语法意义(表示概念之间的各种的各种语法关系和句子语气等)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后两者有的归为虚词)虚词:连、介、语、助、叹、(代、副)之一、代词 (一)、作动词的宾语 1.作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指人、事物处所等。 (1)指人,主要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等。指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用例很少。可译为“我”、“我们”、“你”等。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爱共叔段,想要立他做太子。(2)指代物。可译为“它”,或仍用所代的名词。
2、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误以为是老虎就射它,射中石头,箭头进入石中。看看它,原来是石头。(3)指代事。可译为“这件事”、“这个问题”、“这个道理”等。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十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这差事上,我的父亲又死在这差事上,如今我接续干这个差事十二年了,几乎丧命有好多次。”小子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学生们记住这个道理: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凶猛。(4)指代处所。可按前面表处所的词语酌情译出。请京,使居之,渭之京城大叔。左传隐公无年姜氏请
3、求京地,庄公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京城大叔。(5)指代动作。“之”在否定句里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提到动词之前。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于梁惠王上 七十岁的人穿绸缎吃肉,老百姓们不挨饿不受凉,做到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这种事。2作不及物动词的宾语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带有宾语时,就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称为“使动用法”。 求也退,故进之;仲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让他前进,仲由好胜过别人,所以让他谦退。君将哀而生之乎?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吗?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所以远方的如果不服从,
4、就修礼乐使他们归附。 3作形容词的宾语形容词本来不能带宾词加果带有宾语,就活用作动词。(1)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使动,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如焉?”曰;“富之。”论语子路冉有说:“人口已经多了,再办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2)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手下的人认为盂尝君看不起冯援,就给他粗劣的食物吃。(具:饮食的东西。)4.作名词的宾语名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有宾语,就活用作动词。(1)用作一般的动词 驴不胜怒,
5、蹄之。唐柳宗元黔之驴驴怒不可止,就用蹄子踢它。(2)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的很少。(3)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燕昭王求士 于是昭王建造了房屋并以郭隗为师(把郭隗当做老师)。 扁路过齐,齐恒公客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路过齐国,齐桓公把他当做客人来接待。5.作间接宾语所谓间接宾语,就是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是间接宾语,在前,指物的是直接宾语,在后。(1)作有“授与”意义的动词的间接宾语,常用的动词有“赐”、“于”、“遗(wei 4)、“语(yu 4)”、“告”、“教”、“授”等。公赐之食。
6、郑伯克段于鄢庄公赐给他食物。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告诉他什么缘故,而且告诉他自己后悔了。(2)作一般及物动词“为”等的间接宾语。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兹蔓。郑伯克段于鄢不如趁早儿安排他一个地方,不要让他滋长蔓延起来。6.作兼语“之”作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同时兼作后一个动词的主语。 使之主事,而事治。(孟子万章上让舜主持工作,事情办得很好。 (二)作介词的宾语主要是作介词“为”、(wei 4)与”的宾语。 1指代人或原因等及庄公即位,为之诸制。郑伯克段于鄢等到庄公即位,替他请求制地。公与之乘。(左传庄公十年庄各跟曹刿乘坐一辆战车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虚词 用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