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考研习题带答案(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理学考研习题带答案(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考研习题带答案(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理学考研习题带答案-第 12 页生理学考研习题第一章绪论A1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A细胞的生命现象 B器官的功能活动C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D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2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A物质代谢 B新陈代谢 C适应性 D应激性 E自控调节3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A适应性反应 B旁分泌反应 C稳态反应 D非自控调节 E前馈调节4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分娩 B排尿反射 C降压反射 D小肠运动 E血液凝固5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A神经递质 B调制物 C内分泌激素 D旁分泌物质 E局部体液因素6内环境
2、是指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液 D体液 E组织液 7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 B血浆 C尿液 D淋巴液 E细胞内液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部分的信息称为A偏差信息 B干扰信息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E自控信息A2型题9家兔,雄性,体重2.1kg,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切开腹壁找到膀胱,两侧输尿管扦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这种实验方法属于A整体实验 B离体实验 C在体慢性实验 D在体急性实验 E生理实验10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是依赖体内的调节机制而实现的。其中,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作用迅速、精确、短暂 B作用缓慢、广
3、泛、持久 C有负反馈 D有生物节律 E有前瞻性B1型题题11-13A整体水平B局部水平C组织水平D细胞、分子水平E器官、系统水平11揭示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12探索神经轴突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13阐明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题14-16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14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心血管、呼吸活动便开始增强,属于15平均动脉压在一范围内升降,脑血管口径产生适应性改变以保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属于16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属于试题答案第二章细胞单项选择题1细胞膜的热力学稳定性主要由于A分子间电荷吸引B分子间共价键
4、C蛋白质的粘合D脂质分子的双嗜性E糖键的作用2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产生饱和现象的机理是A跨膜梯度降低B载体数量减少C能量不够D载体数量所致的转运极限E疲劳3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A维持细胞内高钾B防止细胞肿胀C建立势能储备D消耗多余的ATPE维持细胞外高钙4单个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的原因是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C不应期 D细胞兴奋性过高E离子分布恢复不完全5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A为零B高于正常C低于正常D无限大E正常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取决于A刺激强度B刺激持续时间C.K和Na的平衡电位 D阈电位水平E兴奋性高低7与静息电位值的大小无关的A膜内外离子浓度差B膜对钾离
5、子的通透性C膜的表面积D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E膜对蛋白质等负离子的通透性8骨骼肌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使A静息电位增大B动作电位幅度变小C去极化加速D膜电位降低E复极化加速9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A钠离子平衡电位 B钾离子平衡电位C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E锋电位减去后电位10在局部兴奋中,不应期不明显的原因是A激活的钠离子通道数量少,失活也少 B与动作电位中的钠离子通道性质不同C阈下刺激的后作用时间短 D没有钠离子通道的再生性开放机制E钾离子通道开放11运动终板膜上的受体是AM受体BN1受体CN2受体D受体E受体12神经冲动编码信息于
6、A锋电位幅度B动作电位时程C锋电位传导速度D动作电位频率E锋电位传导距离13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A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B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C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D化学门控非特异性镁通道E化学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参考答案:1D2D3C4C5A6C7C8B9A10A11C12D13E第三章血液 A1型题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2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A.0.85%NaCl溶液B.10%葡萄糖溶液C.1.9%尿素溶液D.20%甘露醇溶液E.0.85%葡萄糖溶液3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A
7、血浆蛋白含量B渗透压的高低C红细胞数量D白细胞数量ENaCl的浓度4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5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CNa+含量高DK+含量高ECl-含量高6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A纤维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凝血因子 D血小板 ECa2+7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A体积 B表面积 C数量 D比重 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8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A体积 B表面积 C数量 D比重 E叠连9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A变形性增大 B渗透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
8、性增大 D血沉降率降低E血红蛋白含量增大10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造血干细胞 B定向组细胞 C前体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淋巴细胞11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雄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生长激素12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A肾、肝 B脾、肝 C肾、脾 D胸腺、骨髓 E骨髓、淋巴结13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因子的激活14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A因子X的激活过程 B凝血酶激活过程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有无血小板参与E有无Ca2+参与15内
9、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16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抑制因子的激活 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增强抗凝血酶活性 E抑制血小板聚集17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A因子 B因子a C因子 D因子和a E因子18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X19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a B因子 C因子 D因子Xa E因子Xa20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加速因子复合物的形成 B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C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激活因子 E促进血小板聚集21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
10、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A磷脂酶A2 B环氧合酶 C血栓素合成酶 D前列环素合成酶 E过氧化酶22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AADP BTXA2 CPGI2 D胶原 E凝血酶23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的哪项特性*A粘附 B聚集 C收缩 D吸附 E释放24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A纤维蛋白收缩 B红细胞叠连 C白细胞变形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红细胞破裂25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H抗原 EC抗原26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AC抗原 BA抗原 CD抗原 DE抗原 EB抗原27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A运输O2和CO2 B缓冲功能 C参与生理
11、止血 D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E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A2型题 28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分析此人的血型为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Rh阳性29在某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中加入足量组织因子和Ca2+后血浆凝固时间明显较正常人延长,该患者可能缺乏下列哪种物质ACa2+ B因子 C因子 D血小板 E因子30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A增快 B下降 C正常 D无变化 E无法判断31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对哪项物质吸收障碍A蛋白质 B叶酸 C维生素B12 D脂肪 E铁32血小板减
12、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A不易形成止血栓 B血管不易收缩 C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D血凝块回缩障碍 E血液凝固障碍33Rh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A血友病 B白血病 C红细胞增多症 D新生儿溶血病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1型题题3435A红细胞数目 B血浆总蛋白含量 C血浆球蛋白含量 D血浆白蛋白含量 E血浆NaCl含量34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35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决定于题3637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36处于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第一线的细胞是37可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题3840A因子 B因子
13、C因子 D因子 E因子38可增强a活性的是39可增强a活性的是40与纤溶酶原的激活有关的是题4143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41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的是42能释放组胺酶的是43能释放肝素的是试题答案16.D17.D18.C19.A20.C21.B22.C23.A24.D25.D26.C27.A28.D29.E30.C31.C32.C33.D34.A35.D36.A37.B38.C39.A40.E41.C第四章血液循环1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相 C快速射血相 D减慢射血相- E快速充盈相2心动周期中,心
14、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血液的重力作用 B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C胸膜腔内负压 D心室舒张的抽吸E骨骼肌的挤压3心动周期是指A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心音活动周期 D心率变化周期E室内压变化周期4心指数是指下列哪项计算的心输出量A单位体重 B单位身高 C单位体表面积 D单位年龄 E单位能量消耗率5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动脉血压升高 C心率减慢 D心肌收缩能力增强E快速射血相缩短6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是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7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
15、 E心力储备8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脏泵功能的常用指标是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9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A为机能合胞体 B肌浆网不发达,储Ca2+少 C有自律性D呈全或无收缩 E有效不应期长10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A肌小节初长 B肌钙蛋白活性 C肌浆游离Ca2+浓度 D心肌收缩能力E横桥ATP酶活性11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A肌小节初长B肌钙蛋白活性C肌浆游离Ca2+浓度D心肌收缩能力E横桥ATP酶活性12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A心室收缩期延长B等容收缩相延长C
16、心室射血期延长D心室舒张期延长E心房收缩期延长13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A粗细肌丝重叠状态B横桥ATP酶活性C胞浆游离Ca2+浓度D肌钙蛋白对Ca2+亲合力 E肌动蛋白活性14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A快速充盈相B减慢充盈相C等容收缩相D减慢射血相E心房收缩期15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A每搏输出量B射血速度C心室舒张末期压力D射血分数E肺动脉平均压16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A第一心音B第二心音C第三心音D第四心音E二尖瓣关闭音17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A第一心音B第二心音C第三
17、心音D第四心音E主动脉瓣关闭音1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Na+内流与Ca2+内流 BNa+内流与K+外流 CCa2+内流与K+外流DCa2+内流与Cl-内流 EK+外流与Cl-内流19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ANa+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B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CCa2+通道处于激活状态DCa2+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E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20心室肌细胞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是Na+通道处于什么状态A启动 B备用 C激活 D失活 E开放2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期的时程长A0期除极 B1期复极 C2期复极 D3期复极 E4期22心室肌细胞不
18、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A兴奋性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有效不应期长23浦肯野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A兴奋性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有效不应期长24钠泵活动抑制剂可引起心肌A收缩增强 B舒张增快 C静息电位增大 D传导性增高 E动作电位增高25钙通道阻断剂异搏定对浦肯野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是A0期除极幅度降低 B0期除极速度减慢 C1期复极时程缩短D2期复极时程缩短 E3期复极时程缩短26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是哪一期的快慢A0期除极 B1期复极 C2期复极 D3期复极 E4期自动除极27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最大复极电位低 B阈电位与最大复极电位差距小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考研 习题 答案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