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点共九页(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病理学知识点共九页(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知识点共九页(21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理学知识点 共九页-第 19 页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1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肥大。2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称增生。3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而致器官或组织缩小称萎缩。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5变性:是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形态学变化,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含量显著增多。6气球样变:当细胞发生重度水肿时,细胞膨大如气球,称为气球样变。7脂肪变性:由于细胞损伤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
2、明显增多,称脂肪变性。8坏死: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9坏疽: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合并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并出现特殊的形态学改变称坏疽。10机化:肉芽组织替代坏死组织的过程称机化。11再生:组织缺损后,由邻近细胞分裂增殖以恢复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称再生。12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肉眼观,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名肉芽组织。简答1病理性萎缩的类型?营养不良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2脂肪变性的原因?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酸氧化障碍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3玻璃样变性的分类?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
3、玻璃样变性细胞内玻璃样变性4细胞核改变的表现?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5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纤维蛋白样坏死6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7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其他异物8骨折愈合的过程?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建立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名词解释1淤血:因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淤血。2心力衰竭细胞: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即转变成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3槟榔肝:见于右心衰竭,肉眼观,淤血的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切面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为槟榔肝。4血栓: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5赘生物:当细菌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在心瓣膜上形成的血栓称为赘生物。6再通:血栓形成后,在血栓附近有新生的肉芽组织形成,机化的血栓和血管壁紧密相连,不易脱落。经过一段时间后,机化的血栓发生收缩,使血栓内或血栓与血管壁之间出现裂隙,此后,血栓内皮细胞长入并衬覆于裂隙表面而形成新的管腔,这些管腔相互吻合沟通,形成狭窄迂曲的血管腔,血液能够重新通过,这
5、一过程称为再通。7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循环阻塞血管的现象,称为栓塞。8减压症:当人从高气压环境急速进入正常气压或者低气压环境时,原已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迅速游离出来并形成气泡,所引起的气体栓塞,称为氮气栓塞,又称为减压症。9梗死:机体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动脉血流阻断而发生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简答1淤血的后果?组织水肿或浆膜腔积液出血组织细胞萎缩、变性及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2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强3血栓的形态?白色血栓,主要成分是血小板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4血栓的转归?溶解吸收软化脱落机化与再通钙化5
6、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6梗死的类型?贫血性梗死,如心肾脾出血性梗死,肺肠败血性梗死7出血性梗死的形成原因与条件?血流阻断严重的淤血側支循环丰富组织疏松第三章炎症名词解释1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致局部损害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2炎症介质:是指一组参与并诱导炎症发生发展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也称化学介质。可以促进血管反应、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及对炎细胞的趋化作用。3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变性和坏死。4渗出:是指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浆膜腔、粘膜表面及体表的过程。5液体渗出: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液中的液
7、体成分通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的过程,称为液体渗出。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渗出液积存于组织间隙,称为炎性水肿。积存在体腔称为积液。6炎细胞浸润: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渗出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炎细胞聚集在炎症区域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7趋化作用:白细胞游出后,受某些化学物质的吸引,沿着组织间隙,以阿米巴样运动的方式,向炎症灶定向游走称为趋化性或称趋化作用。8增生:炎症时致炎因子和组织崩解产物的作用下,炎区内细胞增殖,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9化脓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10化脓:是指化脓性炎症灶内,坏死组
8、织被中性粒细胞或组织崩解产物释放的溶蛋白酶溶解液化的过程。11脓肿:为器官或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12蜂窝织炎: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发生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蜂窝织炎。13肉芽肿性炎: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变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环境明显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14炎性息肉:由于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和肉芽组织局限性增生而形成向表面突出、根部带蒂的肿物称炎性息肉。15炎性假瘤:是局部组织的炎性增生所形成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见于眼眶及肺。16菌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血液中可查到细菌,但临床上没有全身中毒症状。17毒血
9、症:细菌产生的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临床上出现全身中毒症状。18败血症:毒性强的细菌入血,在血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简答1渗出液的作用?有利作用:稀释毒素及有害物质,以减轻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为炎症灶带来营养物质,带走炎症灶内的代谢产物渗出物内含有抗体、补体等,可消灭病原体所含的纤维蛋白原,在坏死组织释放出的组织凝血酶作用下,变成纤维蛋白互相交织成网,可阻止细菌扩散,使炎症灶局限并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在炎症后期,纤维蛋白网还可成为修复支架,有利于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及毒素随淋巴液被携带至局部淋巴结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有
10、害作用:如果渗出过多,可压迫邻近器官,影响其功能,如大量心包积液可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纤维蛋白渗出过多不能完全吸收时,发生机化,则可引起组织粘连,如心包粘连、胸膜粘连等。2白细胞渗出的过程?靠边与附壁游出趋化性吞噬作用3吞噬作用的过程?识别和粘着包围吞入杀灭与降解4渗出性炎症的分类与举例?浆液性炎症,感冒初期的流鼻涕纤维蛋白性炎症,大叶性肺炎化脓性炎症,脓肿、蜂窝织炎出血性炎症,流行性出血热5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6炎症的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第四章肿瘤名词解释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导致其失控性增生和
11、分化障碍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表现为局部肿块。2肿瘤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3肿瘤演进: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称为肿瘤的演进。4肿瘤异质性:是指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和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癌细胞亚克隆的过程。5直接蔓延:肿瘤细胞沿细胞间隙、脉管壁或神经束衣等不断地侵袭和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6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脉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种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7恶病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知识点 共九页21页 病理学 知识点 共九页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