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名词解释(4页).doc





《卫生学名词解释(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名词解释(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4、 卫生学名词解释-第 4 页5、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6、 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7、 三级预防:又称三水平预防,根据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及采取的相应预防或干预措施,将预防策略分为三个不同等级。8、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
2、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9、 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10、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11、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12、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13、 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
3、高于环境的浓度。14、 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15、 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16、 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17、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18、 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环境污染物的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远期19、 公害病: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
4、的区域性疾病。20、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21、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发生率来表示。22、 大气圈: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23、 太阳辐射:是产生各种复杂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24、 空气离子化: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的外层电子逸出,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即空气正离子,一部分逸出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结合成为阴离子即空气负离子。25、 温室效应:由于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排入大气,又因
5、大面积森林砍伐而缺乏足够的植物来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二氧化碳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26、 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雹、雾等所有降水。27、 水资源:全球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指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28、 富营养化:是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29、 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30、 自然沉淀:天然水中常含有各种悬浮
6、物和胶体物质,由于重力作用某些悬浮物可以下沉,使水浑浊程度降低。31、 混凝沉淀:天然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特别是胶体颗粒,难以用自然沉淀的方法加以去除,需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32、 过滤:是指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以截留水中悬浮杂质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33、 必需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及生理功能,维持生物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繁衍不可缺少的元素。34、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壤、植物中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或缺乏,使当地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该元素的量不能满足或超过机体正常需要而引起的疾病。35、 碘缺乏病: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学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