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程教材.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仪器分析课程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课程教材.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21:21,龙岩学院,仪器分析教学 主讲教师:涂逢樟 讲师 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23:21:21,第十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仪器分析,使用教材:朱明华编 主讲教师:涂逢樟,23:21:21,第一节 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定义:红外吸收光谱是物质的分子吸收了红外辐射后,引起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而形成的光谱,因为出现在红外区,所以称之为红外光谱。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之为红外吸收光谱法。 1. 红外吸收光谱的发现 红外辐射是在 1800年由英国的威廉.赫谢(Willian Hersher) 尔发现的。一直到了1903年,才有人研究了纯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 二次世界大战
2、期间,由于对合成橡胶的迫切需求,红外光谱才引起了化学家的重视和研究,并因此而迅速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红外光谱仪与其它大型仪器的联用,使得红外光谱在结构分析、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以及生产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四大波谱”中应用最多、理论最为成熟的一种方法。,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2、红外光谱法的特点,1. 气态、液态和固态样品均可进行红外光谱测定;2.每种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并显示了丰富的结构信息;3.常规红外光谱仪价格低廉,易于购置;4.样品用量少:可减少到微克级;5. 针对特殊样品的测试要求,发展了多种测量新技术,如:光声光谱( PAS)、衰减反射光谱(ATR)
3、,漫反射,红外显微镜等。,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一、红外吸收与振动 - 转动光谱 1. 光谱的产生: 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转光谱,称红外光谱。 2. 所需能量:,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3. 研究对象:具有红外活性的化合物,即含有共价键、并在振动过程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 4. 用途: 结构鉴定、定量分析和化学动力学研究等。,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二、分子振动方程式,1. 振动频率 对于双原子分子,可认为分子中的原子以平衡点为中心,以非常小的振幅作周期性的振动即化学键的振动类似于连接两个小球的弹簧( 图 10.2) ,
4、 可按简谐振动模式处理,由经典力学导出振动频率:,图10.2 双原子分子振动模拟图,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L,图 10.3 双原子分子的势能曲线,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2.振动能级(量子化): 按量子力学的观点,当分子吸收红外光谱发生跃迁时,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振动能级是量子化的,可能存在的能级满足下式: E 振 =( V+ 1/2 )h n n : 化学键的 振动频率; V : 振动量子数。 任意两个相邻的能级间的能量差为:,(用波数表示),其中: K 为 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 m 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5、,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 K 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如:,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三、 分子的振动形式两类基本振动形式:变形振动和伸缩振动。以甲烷为例:变形振动,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四.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满足两个条件:1. 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中某基团振动频率一致;2. 分子振动引起瞬间偶极矩变化。,完全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变化,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如: N2 、 O2 、 Cl2 等;非对称分子有
6、偶极矩,属红外活性,如 HCl 。 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作用可用 图 10.6 表示。,图 10.6 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作用示意图,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1.位置:由振动频率决定,化学键的力常数 K 越大,原子折合质量 m 越小,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2.峰数:分子的基本振动理论峰数,可由振动自由度来计算,对于由 n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其自由度为3 n 3n= 平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 分子的平动自由度为3,转动自由度为:非线性分子3,线性分子2 振动自由度=3 n- 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非线性分
7、子: 振动自由度=3 n-6线 性 分 子: 振动自由度=3 n-5,绝大多数化合物红外吸收峰数远小于理论计算振动自由度(原因:无偶极矩变化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吸收简并;吸收落在仪器检测范围以外;仪器分辨率低,谱峰重叠等。)如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图10.7, 图 10.8) 。,五. 红外光谱峰的位置、峰数与强度,23:21:21,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则:,3强度: 红外吸收的强度与 跃迁几率的大小和振动偶极矩变化的大小有关,跃迁几率越大、振动偶极矩越大,则吸收强度越大。 4 红外光谱图: 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横坐标为波长 , ( m ),和波数 1/ ,单位: cm
8、-1 ,可以用峰数,峰位,峰形,峰强来描述,如仲丁醇的红外光谱(图 10.9 )。,23:21:2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六 . 常用的红外光谱术语1. 频峰: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的强吸收峰,称为基频峰(强度大);2. 倍频峰:由基态直接跃迁到第二、第三等激发态,产生弱的吸收峰,称为倍频峰;3. 合频峰:两个基频峰频率相加的峰;4Fermi 共振 :某一个振动的基频与另外一个振动的倍频或合频接近时,由于相互作用而在该基频峰附近出现两个吸收带,这叫做 Fermi 共振 。 5. 振动偶合:两个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常使这两个化学键的基频吸收峰裂分为两个频率相差较大的吸收峰,这种
9、现象叫做振动偶合。,23:21:21,第二节 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一、基团频率与红外光谱的分区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 4000 670 cm -1 ,依据基团的振动形式,分为四个区:,23:21:21,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二、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不仅与其性质有关,还受分子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因素影响。相同基团的特征吸收并不总在一个固定频率上。1.内部因素 电子效应(1) 诱导效应:吸电子基团使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兰移),23:21:21,23:21:21,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 共轭效应,. 空间效应:场效应、空间位阻、环张力(1) 场效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分析 课程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