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七章new.ppt
《传热学-第七章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第七章new.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凝结换热 第二节 沸腾换热 第三节 热管,第七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膜状凝结,珠状凝结,7-1 凝结换热,1凝结形式 (1)定义: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汽化潜热释放给固体壁面,并在壁面上形成凝结液的过程,称凝结换热现象。 (2)视凝结液体依附壁面的不同可分为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两种 。,膜状凝结,(1)定义:凝结液体能很好地湿润壁面,并能在壁面上均匀铺展成膜的凝结形式,称膜状凝结。 (2)特点:壁面上有一层液膜,凝结放出的相变热(潜热)须穿过液膜才能传到冷却壁面上,此时液膜成为主要的换热热阻. 如果冷凝壁面是水平放置,那么随着凝结过程的进行液膜厚度会逐步增加,热阻也就越来越大;
2、 如果冷凝壁面是竖直安放,那么液膜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形成一个流动的液膜层,随着沿途蒸汽的不断凝结液膜也会逐步增厚,变成一个类似于流体边界层的流动换热的模式。显然,竖直壁面上部的换热性能要好于竖直壁面的下部。,珠状凝结,(1)定义: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湿润壁面,凝结液体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液珠的凝结形式,称珠状凝结。 (2)特点:凝结放出的潜热不须穿过液膜的阻力即可传到冷却壁面上。 当凝结液不能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在壁面许多点上以颗颗小液珠的形式依附于壁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珠滚下并与相通的液珠汇合成较大的液滴,在向下滚动的同时扫清了沿途的液珠,让出无液珠的壁面供继续凝结凝结过程主要是直接在冷
3、壁面上进行的,没有凝结液膜引起的附加热阻,因此有较高的换热强度。实验表明珠状凝结的换热系数比膜状凝结要高510倍以上。 虽然如此,但到目前为止在工业冷凝器中还没能创造出持久地保持珠状凝结的工作条件。珠状凝结的机理及保证产生珠状凝结的条件正在广泛地研究中。 如果冷凝壁面水平放置,壁面迟早会被冷凝液覆盖;如果冷凝壁面是竖直安放,液珠会逐步变大而沿着壁面向下滚动,使得冷凝壁面始终能与蒸汽直接接触,保持良好的热交换性能。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珠状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定大于膜状凝结的传热系数。,2 膜状液膜的流态,凝结液体流动也分层流和湍流,并且其判断依据仍然是Re,,式中: ul 为 x = l 处液膜层
4、的平均流速; de 为该截面处液膜层的当量直径。,如图, 由热平衡, 所以 根据膜层雷诺数的大小,其流动状态分: 层流 Re 1800 湍流 Re 1800,蒸汽凝结量,对流换热量,3 层流膜状凝结的分析求解,在下面假设的基础上,1916年,Nusselt提出的简单膜状凝结换热分析是近代膜状凝结理论和传热分析的基础。,假定:1)纯蒸汽、常物性;2)蒸气静止;3)液膜的惯性力忽略;4)气液界面上无温差,即液膜温度等于饱和温度;5)膜内温度线性分布,即热量转移只有导热;6)液膜的过冷度忽略; 7)忽略蒸汽密度;8)液膜表面平整无波动,边界层微分方程组:,下脚标 l 表示液相,x,1)液膜的惯性力忽
5、略 ,3)膜内温度线性分布,即热量转移只有导热 ,2)忽略蒸 汽密度,只有u 和 t 两个未知量,于是,上面方程组化简为:,根据假设条件,边界条件:,为液膜在x方向的压力梯度,可按y=处液膜表面蒸汽压力梯度计算。,求解上面方程可得:,(1) 液膜厚度,定性温度:,(2) 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整个竖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注意:r 按 ts 确定,(3) 修正:实验表明,由于液膜表面波动,凝结换热得到强 化,因此,实验值比上述理论值高20左右,修正后:,4 紊流膜状凝结换热,对紊流液膜,除了靠近壁面的层流底层仍依靠导热来传递热量外,层流底层之外以紊流传递为主,换热大为增强,对竖壁的紊流凝结换热,其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学 第七 new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