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分离过程基本知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质分离过程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质分离过程基本知识.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质分离过程原理,马双忱,1,2,1.1 分离过程综述(Seperation),在生产中遇到的分离问题是各式各样的,可以将待分离物系分为均相混和物和非均相混和物两大类。 非均相混和物机械分离或称水力学分离:过滤,沉降,离心分离等,如烟气中粉尘的分离。 均相混和物须引入或产生另一相。一般属于传质分离过程,常伴有动量和热量传递,如烟气中SO2的脱除,即是气相中引入液相完成的。,3,大多数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离基础是被分离组分在两个不同相中的分配,这类分离过程被称为平衡分离过程。如蒸馏、物理吸收、萃取等。 另一类分离过程是靠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差、电动势差、浓度差、重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某种介质(如
2、半透膜)的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被称为速率分离过程或场分离过程。如沉降、离心分离、电泳、过滤、膜分离、电磁分离等。 此外还有一些分离过程是借助于化学反应来实现分离,这类分离过程称为反应分离过程,如离子交换、化学吸收。,4,1.2 常见分离过程,1.2.1 分离程度的表示 分离效率一般用产品组成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 分离效率的指标:选择性系数,截留率。 二元体系的选择性系数(分离因子)可定义为两个组分(组分i,j)在两相(y,x)中的浓度之比,或两个组分的相平衡常数(mi,mj)之比: (1-1) x和y分别为两相的浓度(摩尔分率)。 比如:当离子交换达到平衡时,两种反荷离子(counter io
3、n,与交换剂表面电荷符号相反的交换性离子) 在离子交换剂中的浓度比与在溶液中的浓度比的比值称为选择性系数,式中,y,x分别为反荷离子在离子交换剂和溶液中的平衡浓度分率,下标A,B分别表示反荷离子A和反荷离子B。选择性系数是离子交换剂的重要特性参数之一,它反映对一种离子亲和力的大小,当BA1时,离子A优先交换,当BA1时,离子B优先交换。,5,速率分离过程常用截留率表达分离的效果,其定义为某一组分i被截留的百分率: (1-2) x可以是摩尔分数、质量分数等,xiF为截流前i组分浓度,xip为截流后i组分浓度。,6,1.2.2 平衡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系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吸附剂等)使均
4、相混合物系统变为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离。 分离媒介可以是能量媒介(ESA)或物质媒介(MSA),有时也可以两种同时应用。,7,根据两相状态不同, 平衡分离过程可分为如下几类。 气液传质过程 : 如吸收、气体的增湿和减湿 汽液传质过程 : 如液体的蒸馏和精馏 液液传质过程 : 如萃取 液固传质过程: 如结晶、浸取、吸附、离子交换、色层分 离、参数泵分离等 气固传质过程 : 如固体干燥、吸附等,8,借助于流体在填充柱内的流向同某个明显影响平衡关系的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或酸度等)同步地作周期变化,实现气体或液体混合物组分间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
5、分离过程的新分离技术。参数泵分离能在小设备内连续操作,使溶质在填充柱两端的浓度比达到很高的数值。此分离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 往复运动的活塞推送流体混合物在床内作往复运动,活塞运动的方向与进入夹套的冷热流体作同步变化: 床内流体向上运动时通热水,吸附质在较高温度下脱附下来,被流体带往较高处;流体向下运动时通冷水,吸附质在较低温度下被吸附。由于当流体上行时带至高处的吸附质在流体下行过程中被吸附,不能随流体返回原处,因此,每一个循环都使吸附质在柱内的位置有所升高。经过若干周期后,几乎所有的吸附质都从底槽迁至顶槽,从而达到很高的分离程度。 (类似于POPs的蚱蜢效应),9,10,平衡分离过程
6、的基础是相平衡。对于一个含n个组分、P个相的系统,当其温度、压力和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时,即达到了平衡。一般地,把相平衡定义为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化学势或逸度(物质迁移时的推动力或逸散能力 )相等: (1-3) 或 (1-4) 相平衡从热力学的角度阐明了分离能够进行的程度,同时也指出了相平衡分离进行的限度。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四类相平衡。 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强化分离。 (1)增大界面面积 (2)充分利用相平衡 (3)多级操作,11,1.2.3 反应分离过程 能用于分离的反应有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和分解反应三类。 能够对所分离的组分进行选择性可逆反应的物质称为可逆反
7、应体,一般为液体或固体,在反应达到平衡后还要进行逆向反应,使反应体再复活。如化学吸收、化学萃取、离子交换等。 在不可逆反应分离中,比较常见的是反应结晶,再将晶体分离,例如石灰石法烟气脱硫。 分解反应分离是利用分解反应使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而除去的方法,这种方法多数需要催化剂。例如烟气脱硝。,12,1.2.4 速率分离过程,速率分离过程是指借助某种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作用,某些情况下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这类过程的特点是所处理的物料和产品通常属于同一相态,仅有组成的差别。,13,Miscible 易混合的;,速率分离可分为
8、膜分离和场分离两大类。 1、膜分离 膜分离是利用液体中各组分对膜渗透速率的差别而实现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膜可以是固态或液态,所处理的流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过程的推动力可以是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14,Adherent 追随,应用,15,16,粒子在各种物理场中会受到场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利用这一特性实现分离的操作不涉及相间的平衡,常称为场分离过程。 场分离的基础是粒子的迁移速度差,因此,产生速度差的场强成为分离中的重要因素。电渗析、静电除尘器等; 另一方面,即使有足够的速度差,若速度太小,实现分离所需要的场的面积就很大,使分离失去实用价值。 此外,分离所需的能量W是作用力F与移动距离L的乘
9、积。若想减少能耗,就要尽量使用较小的力,尽量缩短移动的距离,而后者等价于使场的几何厚度变薄,这就是膜的物理概念。 利用可以产生此速度差的材料构成具有某种机能的非均一场,这就是膜。(膜的另一种定义),17,分离CO2促进传递膜,反渗透膜,18,重力场分离:重力沉降 离心力场分离:离心分离机 电磁场分离:静电除尘 筛分:分离筛 过滤:滤布 微滤(Microfiltration,简称MF) 超滤(Ultrafiltration,简称UF)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简称PV) 渗析(D)、气体渗透(GS)、反渗透(RO) 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 GE)和电渗析
10、(ED) 纳滤(Nanofiltration,简称NF),钕铁硼永磁场,19,MF - UF - NF,20,Pressure driven processes,MF 10-300 kPa,RO 0.5-1.5 MPa,NF 0.5-1.5 MPa,UF 50-500 kPa,P=,Bacteria, parasites, particles,High molecular substances, viruses,Mid-size organic substances, multiple charged ions,Low molecular substances, single charged
11、ions,寄生虫,1.3 描述传递过程的常规方法,1.3.1 分离过程设计和优化的一般方法 逐级放大法和数学模型法 逐级放大法:用一系列规模从小到大的设备做试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过程的操作条件、设备型式、技术可行性和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逐级放大,最终确定生产设备的尺寸和操作条件。 数学模型法:将复杂过程分解,应用物理或化学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计算机进行分析求解或求数值解,最后用中间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21,1.3.2 总衡算方程 进行总衡算的空间范围称为控制体,此控制体的界面称为控制面。进行总衡算的基本定律是物料守恒定律,其方程为: 输入的流率-流出的流率=累积的速率 其中累积的速
12、率也包括由化学反应生成的速率。这一总的表达式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变化无穷,它是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 进行总衡算一般用欧拉方法,即固定控制体的体积及控制面,对控制体或控制面进行衡算。对于任意一个体积为V,控制面的总面积为A的空间控制体,有多个进出口,以u为流过微圆面积dA的流体流速,为其密度,流速方向与dA的法线交角为,则u通常称为质量通量(kg/m2.s),通用的总质量衡算方程(净质量流率+质量积累流率)为: 对于物料流入的质量流量为qm1 (kg/h) ,流出的质量流量为qm2的容器,总物料衡算方程为: 如果物料为混合物,则除了总物料衡算以外,还可以对每一个组分进行衡算。但对于一个含n
13、个组分的体系,总共只有n个独立方程。,22,通用的总能量衡算方程为: 式中 E单位质量流体的总能量(J/kg); Q由环境输入的热速率(J/s); W对环境作功的速率(J/s)。 通用的总能量衡算方程物理含义:,23,流体柏努里方程(Bernoulli):定态流动过程的总能量衡算式,也是流动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静压能(pv)的概念:为把1kg流体送入系统所需要的功,又称流动功。,粘性流体柏努里方程式变为下式则可计算压头和压头损失 : 式中各项单位m,其中Z、u2/2g、p/g分别为位压头、动压头和静压头,He为输送机械的有效压头,Hf则为压头损失。,24,1.3.3 微分衡算方程,若需对
14、空间的某一点作深入的研究,则应作微分衡算。在流动的流体内取一个边长分别为dx、dy和dz的微元立方体,作质量衡算得: 这就是著名的连续性方程。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微分动量衡算,最终得到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 方程中的Du/D为随体导数,其意义为观察者随流体质点一起运动时的导数,又称Laplace (拉普拉斯)导数。,25,在进行微分能量衡算时,可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能的变化=外界输入微元的热量+外界对微元做的功 其中外界对微元做的功可以用表面应力对微元做的功表示。得到以焓表示的能量方程(拉普拉斯算子)。 对固体,若无内热源,摩擦热又可以忽略不
15、计,简化为用于热传导的普遍化方程Fourier第二定律: 式中,热扩散率,它等于/(cp)。,26,分子扩散与Fick第一定律: 当体系内含有一个以上的组分,且存在浓度差时,即发生分子扩散,它是由浓度梯度而引起的,不依靠宏观混合作用而发生的质量传递现象。描述分子扩散的基本定律是Fick第一定律: 用欧拉方法对流动流体内的微元进行质量衡算,可推导得到传质微分方程: 式中,rAA组分的生成速率。 若混合物的总密度恒定,用物质的量浓度作单位,在无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得到著名Fick第二定律,它是计算分子扩散的基本方程:,27,Fick定律含义,Fick定律的其它表达形式(针对气体):,28,1.3.4
16、 对流传质,29,对流传质速率方程,描述对流传质的基本方程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对流传质系数,kmol/(m2sc),kmol/(m2 s),对流传质通量,30,普兰德(Priandtl)的边界层理论将流动的流体分为流动主体和边界层两部分。在边界层内,惯性力和黏性力都不能忽略。而在边界层之外的流动主体内,黏性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边界层的厚度与Re数的大小和壁面的几何形状有关。 雷诺(Renolds)类似律: 式中f为范宁(Fanning)摩擦因数。 st称为传质的斯坦顿数,雷诺类似律在普兰德数Pr1时误差较大,Sc施密特数,Nu努塞特数,Sh谢伍德数。 柯尔本(Colburn)类似律: 此处的f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质 分离 过程 进程 基本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