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小抄 .docx
《2022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小抄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小抄 .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_精品资料_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名词说明:* 简述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的法源分为 :1宪法.2 法律. 3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 的方性法规、的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 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说明.6 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掌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益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3 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毁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
2、实.4、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治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5、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治理活动的权能.行政职权只能由行政主体来行使,行政治理相对方不享有行政职权. 6、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需承担的法定义务.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需同时履行职责.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毁灭而在相应变化.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7、行政机关: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依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用权国家权力、组织治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也叫国家治理机关,简称政府8、
3、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赐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简称首长制.而赐予委员会议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议负责制,简称委员会制9、层次制与职能制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为如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职能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如干部门, 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畴大体相 同.10、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有自主权,一切均需依据上级机关的指示去办.分权制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畴内有自主打算权.上级机关对其权限内打算的事项不加干涉.11、公务
4、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 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即我国公务员的范畴限于在政府系统任职 的国家公职人员,不包括各级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 员.12、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13、行政托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托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14、行政相对方:在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15、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特的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
5、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16、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成效的行为.17、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18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依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 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答应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益,获得某种资格和才能的详细行政行为.19、所谓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肯定的行政目的,保证行政治理的顺当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自由等实行的强制性的详细行政行为的总称.20、行政强制
6、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实行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详细行政行为.21、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治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样,而确立、变更或毁灭相互权益与义务的协议.22、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畴内,依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就,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帮助,有效的实现肯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治理行为.23、行政惩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赐予制裁的详细行政行为24、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
7、实施的法律监督.即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特的监督机关的法律监督.25、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26、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详细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恳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订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爱护行政治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27、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详细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据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详细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详细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
8、打算的活动.28、行政赔偿即行政侵权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赐予赔偿的法律制度问答题27、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详细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对详细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28、行政诉讼法是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行政诉讼法就是调整行政诉讼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9、行政诉讼参
9、与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与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位置相类似的人.30、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形的一切材料和事实.31、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详细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恳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爱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32、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发觉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不是必需经过的审理程序,不具有审级的性质,是第一审、其次审以外的检验法院已结案件办案质量的一种监督程 序.33、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是指
10、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为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人民法院裁判的顺当执行,对有妨害诉讼秩序行为的人所实行的强制手段.34、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依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实体裁判.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35、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针对行政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决.行政裁定与行政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36、打算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37、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涉外因素是指行政案件的原告、第三人或者被执行人是外国公民、无国籍人或者外国组
11、织.填空1、( C)是行政法律关系必不行少的当事人A 、行政机关B、行政组织C、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 ABD )A 、主体变更B 、客体变更 C、形式变更 D、内容变更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法规 规章的权力 .3、行政法规是( B )制定的关于行政治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A 、全国人大常委会B 、国务院 C、国务院组成部门. 我国的政府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4、以下组织中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BC)A 、街道办事处 B、公安派出所C、治安联防队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划分依据是行为是否具备肯定的法律形式5
12、、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肯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B A 、单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B、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和详细行政行为D、一般行政行为和特殊行政行为6、以下情形中,说明我国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有( ABC )A 、国务院总理负责领导国务院工作B 、国务院副总理分别负责领导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C、各部部长分别负责领导本部门的工作D、国务院秘书长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7、以下组织中,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的有( BD ) A 、乡人民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镇人民政府D、居民委员会行政关系是指 行政权 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8、( B )属于行政
13、处分.A 、开除 B、撤职 C、降职 D 、辞退9、公安局赐予某人治安治理惩罚的行为属于( B ) A 、行政司法行为 B 、行政执法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惩罚分为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和申诫罚10、以下机关中,(ACD )有权制定的方政府规章.A 、北京市人民政府B、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C、河北省人民政府D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挑选题1. 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殊行政法2. 行政法治原就的核心内容是行政合法性原就3. 以下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工商所4. 李某到山林中捉野兔,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 林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
14、作人员发觉其无 证人山,对其罚款 10 元.李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问题 :工.本案中的行政主体是县林业局5. 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6. 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行政合同7.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惩罚,可以由 法律 设定 8、依据许可的性质不同,行政许可分为(A ) A 、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B、行为许可和事实许可C、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9、( ABD ),不预行政惩罚.A 、违法行政行为稍微,并准时订正B、不满 14 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C、不满 18 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D、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有违法行为的10、行政机关托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C)A 、
15、直接强制B 、即时强制C 、代执行D 、执行罚11 、 以下 各 项 制裁 形 式 中, 属 于行 政 处 罚 的有( BC)A 、罚金B 、警告C、拘留D、拘役12、行政复议以( A )为一般形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 、书面审理 B 、开庭审理C、书面审理与开庭审理相结合13、我国行政赔偿实质上是一种(C)赔偿. A 、行政机关B、公务员个人C、国家 14、假如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时,由( D)人民法院管辖.A 、原告进行挑选B 、上级人民法院裁定C、被告所在的 D、最先收到起诉状15、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 ABD )A 、原告 B 、被告 C
16、、代理人 D、第三人16、行政诉讼的证据来源于( ABC )A 、 原告举证 B、被告举证 C、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和保全D 、全人民检察院依职权收集和保全的证据.17、打算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A ) A 、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打算一律不准上诉B 、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打算之日起10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C、 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打算之日起7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D 、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打算之日起5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1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B)不适应调解.A 、可以适用B、不适用C、应当适应19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BCD .A. 在行政
17、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益与义务具有统一性20 以下属于行政法特点的是 BCD .A. 行政法具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C.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D.行政法规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21 行政主体是( ABC ) A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畴大于行政主体B 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C 非行政机关也可以是行政主体22 国家行政机关概念是A 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 权益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C 行驶的是国家行政权力D 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23
18、 应当告知当事人是 A 行政惩罚打算 B 行政惩罚的理由 C 行政惩罚的依据 D 依法享有的权益24 依据行政惩罚法的规定罚款属于B 行政强制执行 D 执行罚问答题* 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益包括( 1 )提出申请的权益( 2)参与行政治理的权益( 3)听证的权益( 4)明白情形的权益( 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益* 简述行政惩罚与刑罚的区分 .1 制裁的性质不同. 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 3惩处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4制裁的机关不同.5 做出惩罚的形式不同.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行政法律关系具
19、有不对等性.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益与义务具有统一性.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2、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也称行政法主体或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与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益、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益、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 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权益义务.行政法律关系既然是一种权益义务关系, 那么,由权益、义务构成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也是行政法律关系不行缺少的要素.3、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
20、与毁灭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除了必需存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以外,仍必需具有两个基本的条件: 具有相应的行政法律关系赖以发生的法律依据,即有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具有导致行政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政法律关系的毁灭,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权益义务的毁灭.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毁灭, 从而使原行政法律关系毁灭.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益、义务内容全部毁灭,从而使原法律关系毁灭 4、简述行政法基本原就行政合法性原就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需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 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就
21、要求行政主体必需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 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就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就的破坏.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治理活动中的权益与义务关系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就通常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证实体权益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执行这一原就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2)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赐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
22、机会.( 3)打算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看法的机会.行政合法性原就的详细要求:( 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需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这是指中心政府与的方政府的权限划分、行政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的权限划分、上级与下级的权限划分等都必需依据法律确立.各部门不能超过法律赐予的职权范畴,否就即构成违法.(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能偏废.(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托付及其运用都必需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行政合理性原就.行政合理性原就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022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小抄 2022 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