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生器.ppt
《信号发生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发生器.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信号发生器,8.1正弦信号发生器,8.2非正弦信号发生器器,本章重点和考点:,1.重点掌握RC正弦波振荡 工作原理。,3.掌握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原理。,本章教学时数:4学时,本章讨论的问题:,1.在模拟电子电路中需要哪些波形的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和控制信号?,2.正弦波振荡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所产生的自激振荡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必须有选频网络?选频网络由哪些元件组成?,4.为什么说矩形波发生电路是产生非正弦波信号的基础?为什么非正弦波发生电路中几乎都有电压比较器?,8.1正弦波信号发生器,8.1.1正弦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如果反馈电压
2、 uf 与原输入信号 ui 完全相等,则即使无外输入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端也有一个正弦波信号自激振荡。(电路要引入正反馈),图 8.1.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方框图,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由此知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即:,所以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幅度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电路起振的条件:,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组成:,放大电路:集成运放,选频网络:确定电路的振荡频率,反馈网络:引入正反馈,稳幅环节:非线性环节,使输出信号幅值稳定,分类:,RC正弦波振荡电路,频率较低,在1MHz以下。,LC正弦波振荡电路,频率较高,在1MHz以上。,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频率较高,振荡频率
3、非常稳定。,三、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和步骤,1. 检查电路是否具备正弦波振荡的组成部分;,2. 检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能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3. 分析电路是否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判断相位平衡条件的方法是: 瞬时极性法。,5.估算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4.判断是否满足振幅平衡条件。,8.1.2RC 正弦波振荡电路,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也称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或称文氏振荡电路(Wien),电路组成:,放大电路 集成运放 A ;,选频与正反馈网络 R、C 串并联电路;,稳幅环节 RF 与 R 组成的负反馈电路。,图 8.1.4,一、RC 串并联选频网络,Z1,Z2,取
4、 R1 = R2 = R , C1 = C2 = C ,令,则:,得 RC 串并联电路的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最大,F = 0。,1/3,+90,-90,图 8.1.5,二、振荡频率与起振条件,1. 振荡频率,2. 起振条件,f = f0 时,,由振荡条件知:,所以起振条件为:,同相比例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即要求:,三、振荡电路中的负反馈(稳幅环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提高带负载能力。,反馈系数,改变 RF,可改变反馈深度。增加负反馈深度,并且满足,则电路可以起振,并产生比较稳定而失真较小的正弦波信号。,图 8.1.7,反馈电阻 RF
5、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均可实现自动稳幅。,稳幅的其它措施,电流增大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减小。电流减小时,动态电阻增大,加大非线性环节,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在RF回路中串联二个并联的二极管,四、振荡频率可调的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用双层波段开关接不同电容,作为振荡频率f0的粗调;,用同轴电位器实现f0的微调。,RC串、并联网络中,如何调节频率?,问题:如何提高频率?,*其他形式的 RC 振荡电路,一、移相式振荡电路,集成运放产生的相位移 A = 180,如果反馈网络再相移 180,即可满足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振荡频率为:,270,180,90,当 f
6、 = f0 时,相移 180,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起振条件:RF 12 R,*二、双 T 选频网络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约为:,当 f = f0 时,双 T 网络的相移为 F = 180;反相比例运放的相移 A = 180,因此满足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如果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足够大,同时满足振幅平衡条件,即可产生正弦波振荡。,起振条件,*三种 RC 振荡电路的比较,8.1.3L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一、LC 谐振回路的频率特性,当频率变化时,并联电路阻抗的大小和性质都发生变化。,并联电路的导纳:,当,电路发生并联谐振。,图 8.1.10,并联谐振角频率,令:,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号发生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