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提高史名词解释.pdf
《学前教育提高史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提高史名词解释.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宫廷(儿童)教育:宫廷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宫廷儿童教育, 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宫廷的儿童教育有独特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主要体现在 保傅教育制度上。 保傅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指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 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保傅制度。师、保、傅,分太师、太保、太傅 和少师、少保、少傅,统称三公和三少。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太保的 责任主要是保证太子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要有规律,要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与健康;太 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
2、子的学业,还要教太子懂得管理国家、统 治百姓的道术。 三母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在宫廷内,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 子的职责。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主要负责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慈母要根据 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 颜氏家训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这部书在中国教育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 庭教育教科书。 颜氏家训内容全面、系统。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 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
3、题。就学前教育 而言,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婴幼儿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 颜氏家训影响广泛, 流传久远, 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 影响最大的一部家教著作。 书中所反映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 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眼前事: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 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眼前 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 ,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 。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 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 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 儿童主要是学习眼前日用之 事。 小学 : 为便于儿童学 “眼前事” , 朱熹与刘子橙编撰 小学 一书。
4、该书将大量古今圣贤的“嘉 言懿行” 汇集起来, 贯彻对儿童多用正面教育的原则, 希望用这些古人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言行, 教育和诱导儿童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学“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 全书共六卷,分内外篇,内篇有立教 明伦 敬身 稽古 ;外篇有嘉言 、 善行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刻苦学习、忠君、孝宗、事长、守节等德行方 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 小学一书影响深远,在古代儿童 家庭教育和蒙学中广为使用。 童蒙须知 :朱熹编订的童蒙须知是他为儿童制定的习学“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娟结、读书写字、杂细事宜
5、等方面,对儿童的生活起居、读书学习、 道德行为礼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该书对于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某些礼貌待人的道德规范,至 今也不失其教育意义。 王守仁“自然教育论” :王守仁提倡教育儿童要顺其自然,他深刻形象的揭露了封建传统教育, 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1989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1990 年起施行。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的园舍、 设备,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幼儿
6、园的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 规 程 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和性质,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等。 规 程的颁布,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1996 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 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 1989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 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的基础上经过试行、修改而成的。 蒙养院制度: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1903 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 也叫癸卯学制。其中,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期教育法规,其内 容包括:蒙养院的意义、对象:蒙养院招收“3 岁以上
7、至 7 岁之儿童” 。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 的重要意义、作用,指出了它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说明了设置蒙养院,是作为教育学 前儿童的专门机构。蒙养院的设置:蒙养院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蒙养院的保教要旨: 蒙养院对儿童的教育,包含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的内容,在教育原则上,提出了应该照顾 儿童情性及心理特点,指出教育要量力适度,还要利用榜样的教育作用。蒙养院课程:游戏、 歌谣、谈话、手技。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蒙养院内教师称“保姆” ,保姆由乳媪和节妇 训练而成。蒙养院实行“蒙养家教合一” 。执教者母亲或保姆所接受的训练是封建纲常名教。 武昌蒙养 院(或湖北幼稚园) :武昌蒙养院是中国
8、最早创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1903 年秋,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幼稚园,也叫湖北幼稚园,癸卯学制颁布后湖北幼稚园 改名为武昌蒙养院。湖北幼稚园曾附设女子学堂,这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湖北幼稚园的教员 主要由日本人担任。 当时聘请了户野美知慧等三名日本保姆。 户野美知慧是日本来华的最早的幼 教工作者。她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规定幼稚园“重养不重学”的原则。保育幼儿包 括发展身体、开发智识,培养行为习惯三个方面。该章程规定课程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 日语、手技、唱歌、游嬉七项。 康有为公养公育思想: “公养” 、 “公育”是康有为的理想教育制度,体现在大同书中。打破 一切界线,实现
9、政治改革的关键,是“去家界” 。他设计了一个从胎教到大学的“公养” 、 “公教” 的理想教育制度。儿童从胎教到 20 岁的全部教育由公立政府负责,全社会的人都有权接受这一 完整的教育。康有为提出的“公养” 、 “公教”的教育思想,是一个终身教育计划,贫富平等,男 女平等,前后相接,二十年一贯制。这不但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也是无法实现的,但它却有鲜明 的反封建性和民主性,是进步的。 蒙养园制度:1912 年 9 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 ,称“壬子学制” ,与“壬子学制”结合, 成“壬子癸丑学制” 。按“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蒙养园是学 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与大学院一
10、样,不占学制年限,并未单独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级。蒙养 园附属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这也是学前 教育地位提高了的标志。 幼稚园制度:1992 年 11 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 ,又称“壬戌学制”或称“新学制” 。 这个学制规定的学前教育,在小学下设幼稚园, “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之儿童” ,并把幼稚园正式 列入学校系统, 改变了以前蒙养院和蒙养园在学之中没有独立地位的状况, 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 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幼稚园课程标准 :1929 年 9 月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拟定完成,1932 年 10 月由教育部 正式公布,称幼稚
11、园课程标准 ,1936 年又曾修正。这个“标准” ,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 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幼稚园课程标准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 分。关于幼稚教育总目标, “标准”指出: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 “标准”的第二部分是七项 范围,规定的幼稚园的课程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 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共七项。 “标准”的第三部分是教 育方法要点,主要内容:规定幼稚园七项课程,应打成一片,于实际实施时,无所谓科目,教师 是儿童活动中的引导者。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是 由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教
12、育方法,因此,它既体现了 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这个“标准”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的特点,推动学前教育向 中国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个课程标准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社会背景下,存在一点封建 主义的余毒和西方教会的影响是难免的。 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一所实验性质的幼稚园,陈鹤琴创办于 1923 年春。该园以研究幼儿心理与 教育为中心。开创了大学进行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活动。该园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包括课程 实验、行为习惯的培养、技能学习、幼稚生生活历的安排、幼稚园设备等。实验总结了九项课程, 有:音乐、游戏、工作、常识、故事、读法、数法、餐点、静息。通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探索, 总结出了对儿
13、童进行卫生习惯、做人习惯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在技能训练方面,总结出了生活技 能、游戏运动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和日常常识等的内容。在幼稚生生活历方面,总结了入院儿 童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的生活历。它的实验经验和出版物在全国颇有影响。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创办人陶行知于 1927 年创办。该园的办园宗旨 为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招收贫苦农民孩子。该园结合农村实际,确定保教内容, 选取教学材料,草订幼儿生活纲要。在教学方法上继续试验“设计组织”的方法,尤其注意: 户外生活多,室内生活少;注意卫生;注意读法;看护极小的儿童。燕子矶幼稚园在幼稚 师范教育上曽做过一
14、些实验,那就是用艺友制的方法训练艺友成为幼稚园教师。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院,陈鹤琴于 1940 年创立。 该校的办学宗旨有三: 一是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与造就幼稚教育的人才; 二是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 和教材教法方面的实验研究;三是进行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课程设置,在 1937 年教育部颁定的三年制幼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所修改。从课程内容看,可以分为精神训练、基 本训练和专业训练三项。增加人生心理一科,是其创造。教材和教学方法强调尽量与小学实际、 幼稚园实际相联系,教学方法强调以“做”为中心,采用陈鹤琴提出的“做中学、做中 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在
15、训导工作方面,是要培养学生不厌不倦的 态度和敬业、 乐群、 专业、 创造的精神, 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 “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 。 1934 年苏区的托儿所组织条例 :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 1934 年 2 月颁布托儿所组织 条例。它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条例对组织托儿 所的目的、儿童入托的条件,托儿所的上级领导领导机构,托儿所的班额,保教人员的编制及标 准,环境,设备,经费,托儿所的管理,保教人员的职责,托儿所的作息时间等事项作了详细的 规定。 条例的颁布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为抢救民族后代,培育无家可归的难童健康
16、成长为抗日建国之力量,经中 国共产党联合各党派和各界知名人士发起, 于 1938 年 3 月 10 日在武汉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 会。该组织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宋美龄为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 战时儿童保育工作把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儿童培养成追求真理、手脑并 用、自觉工作、反抗侵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抗日战争中是个有卓 越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团体。 1941 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老区的保育院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保育儿童 的工作,1941 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行儿童的保育列为中心工作。同年又颁 发了
17、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 决定的主要内容有;建立管理(保育行政)组 织,保育人员的训练,建所的具体条件,此外决定还对孕母,产妇的保健待遇,保姆的待遇 等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 决定是继托儿所组织条例之后老区又一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文 件,它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 年 2 月,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他在 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提出 了军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它 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
18、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创建新 教育体制提供了 思想武器。 尚自然展个性:1918 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在他看来, “教 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这种崇尚自然、尊重儿童、 让儿童自由发展的主张,也是学前教育领域内批 判封建儿童观的思想武器。 行为课程: 这是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生 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可见,生活和实际行为是行 为课程的两大要素。首先,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他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 从生活而结束,不
19、想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他认为行为课程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 行动看做相互联系的整体。 幼稚园新大陆: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园只能建在大城市,在富人集中的地方等弊端,指出幼儿教 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工人和农民, 最应该办幼稚园的地方是工厂和农村。 工厂和农村是幼 稚园的新大陆, 他坚持幼儿教育要为工人和农民而服务的方向。 他号召应该开展一个幼稚园下厂 下乡的运动。 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体现了他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基本哲学思想。 “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所有问题都是从生活中 发出来的。 ”教学做是要解决传统教育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20、的问题。在教学做三者中,他强调做 是中心,又强调行是知识的源泉,强调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不能分开。 幼稚园三种大病: 陶行知指出旧时的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国民后代的意义。 当时的幼稚 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必须纠正和扭转幼稚园之三大弊病,就 必须把幼稚园改造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 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幼稚师范教育方面,其特点是它运用了 艺惊、艺友制培养幼教师资。艺友制便是学生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朋友,在
21、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 法是边干边学。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最大的特点也是优点,是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 服了师范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 是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的情况下, 亦能培养有质量的 师资。节省时间,一年半到两年结业,缩短幼师 3 年的毕业期限。 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 1940 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开始提出 “活教育” 思想。 活教育, 其表述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1947 年逐步整理出“活教育” 的理论体系。针对陶行知揭露旧教育的情形“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 死”决心使这种腐败的死教育变为活教育。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22、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 整个教学法:陈鹤琴提倡的“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得东西整个的,有系统的去教 儿童学,因为儿童生活是整个的,教材也必然是整个的,互相连接不能四分五裂的。他并主张最 好有一位老师去教,以体现整体性,而不致割裂。 五指活动:陈鹤琴指出,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 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制在儿童的生活上,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1 健康 活动 2 社会活动 3 科学活动 4 艺术活动 5 语言活动并采用单一原值,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单 元进行教学。 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这
23、是张宗麟在 30 年代出版的幼稚园的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幼稚园 课程的一种主张, 他认为幼稚园的课程应是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张宗麟认为社会化的课程有两 个根据即儿童社会和成人社会。社会化的课程应包括的内容,他指出共有七类(1)关于衣食住 行等(2)日常礼仪的演习(3)纪念日和节日的研究举行(4)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 的实现(5)集会的演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有以下几点: (1)培养儿童具有互助与合作的精神 (2)培养儿童具有爱和怜的情感(3)培养儿童具有顾到别人的思想。 幼儿园:1951 年 10 月 1 日,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产生了新中国第 一个学制。新学制规定
24、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招收 3 周岁到 7 周岁的幼儿,使他们的 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并指出幼儿园应在有条件的城市首先建立,然后逐步推广。值 此,自 1922 年壬戌学制定名,沿用了 30 年的“幼稚园” ,从此改称为“幼儿园” 。 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1951 年,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 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这两个法规是吸取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经验,借鉴苏联学前教 育理论,在苏联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拟定的。 暂行规程包括总则、学制、设置、领导、教养原 则、教养活动项目等。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的内容有: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点;体 育、语言、认识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提高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