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课堂教学实录(7页).doc
《《观书有感》课堂教学实录(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书有感》课堂教学实录(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观书有感课堂教学实录-第 7 页潘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课堂教学设计特色图文结合,体味古诗内容;文题勾联,感悟诗人情感。课堂教学流程实录及设计意图检查预习导入生背诵观书有感(古诗琅琅上口的节奏,简练的文体易于学生背诵,学生上课前大多已会背诵。)师:光会背还不行,能默写吗?生:能!师: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吗?生:翻开课本,看字词。师:谈一谈有没有要注意的字词?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以“渠”字为例:师:这是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在书写上突出“上下结构”呢?生:将“木”的一横写
2、长些。(字的教学应引导学生把握关键部位,既利于识记字型,又利于正确布局书写。)生默写并自查师出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重点指导“一鉴开”)师:“半亩方塘”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谁来帮帮我?要是“一剑开”我肯定知道是指诗人一剑把半亩方塘里的水给劈开了。可这儿用了这个“鉴”字,哎!(师作焦虑状)生:老师“鉴”是镜子的意思。师:噢,有这个意思?你怎么知道的,说出理由来听听?生:我查字典知道的。师:你真行!会用工具书帮助学习了。据老师了解“鉴”在2000年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里有5种意思,你怎么一眼就选中了“镜子”?生不语(引导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犹为重要,这将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并获取知
3、识的能力。)师:再读一下这句。生读后师:读出什么来了吗?生1:我觉得“鉴”在这句话中应理解为“镜子”。师:你的“这句话”说得好,你会联系句子理解字词了。)生续说:我看了文中的插图水面比较平静,半亩方塘水平如镜所以“鉴”在这儿应该理解为“镜子”的意思。师:你不仅能联系句子还能图文结合思考,谢谢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拦路虎”。可“开”字你们理解吗?生:当“打开“讲师:这个老师知道,我是向那位同学学来的(手指先前查字典的同学)老师课前查过资料了,古代的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生试说指一生说: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查阅工具书,主动收集资料是高年级学生应养成的一种学习
4、习惯。)师出示:天光云影共徘徊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生:天光和云影师: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什么叫“徘徊”?(强调双人旁)生:来回移动师:能否说成“晃动”?生:不行,用“晃动”说明方塘里的风太大了。师:你怎么知道当时风不大呀?生:上句说池塘像镜子吗?师:噢!这就叫联系上文呀!(古诗教学应培养学生学会图文结合,联系上下句理解感悟,这是一种阅读能力。)师:天光哥和云影妹在半亩方塘里手拉手散步,心情怎样?生:好高兴呀!师:你怎么知道?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生:这句中说池塘水很清师:“渠”不是“渠道”吗?你怎么说是池塘呢?生:上句写诗人看到半亩方塘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书有感 有感 课堂教学 实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