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第 6 页精练巧练,练中提值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练习与对比教学设计广丰县五都小学 吴张良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正确、快速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2、 运用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练习,帮助学生从复杂的中实际问题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最后轻松解决问题。3、 使学生经历“合作,交流,探索,总结”,并意识到“合作,交流,探索,总结”的重要
2、性,今后能自主地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快速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分析与对比,熟练将复杂的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教学关键:精设练习,引导巧练。练习内容分层,层层递进;练习形式多样:合作,抢答,填空,连线等。帮助学生分析知识、总结方法、渗透思想,使学生练中巩固,练中拓展,发挥练习课的最大值。教具准备:PPT课件1份(呈现题目),学生作业纸每小组3张。教学过程:一、 课前谈话,调整状态。1、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练习公开课,可是有一些同学认为练习课不重要,上新课时我已经懂了,所以可以不用
3、认真听讲,也不用认真读题和思考了,你们怎么看?2、 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3、 教师:同学们的觉悟都很高,其实练习课也很重要,也要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并且和老师,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这样才能在练习课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更有价值的东西。4、 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上好这节练习课吗?【设计意图:练习课通常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想教。本节课前先将这一问题抛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二、 小练几手,巩固提升。(课件逐一呈现练习题)1、连一连。(口答完成,区分概念) A、爸爸的爸爸 舅舅 B、最大 公倍数 妈妈的兄弟 爷爷 爸爸的妈妈 阿姨 最小 公因数
4、 (1) 问:爸爸的妈妈可以和阿姨相连吗?为什么?(渗透“对应”思想)用数学的话说,爸爸的妈妈和阿姨是不“对应”的,所以不能连。课件出示“对应”思想,问:爸爸的妈妈对应的谁?(2) 第2题这样连同意吗?问: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问:最大可以和公倍数相连吗?(不可以)为什么?(没有最大的公倍数)问:最小可以和公因数相连吗?(可以,所有自然数都有因数1,所以几个数的最小公因数是1)【设计意图:语文课中常有的练习形式放在数学课中练,幼儿时常唱的家族歌内容拿到数学课中练习,既吸引学生兴趣,又渗透“对应”思想,同时引出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相关概念,通过第2个
5、连线题,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这两个概念及相关知识。本环节是有效练习的开始,也可看作有效练习的第1个提升。】 2、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1)学生分组完成练习,一部分学生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一部分学生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同时指2名同学演板。(2)集体订正,交流小结:几个数的公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几个数的公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都是它们的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求法”。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相似,因此,本环节设计“分组练习”,避免重复练习,腾出时间进行其他有效练习。】3
6、、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和5 9和116和18 15和30 8和10最大公因数:() ()() () ()最小公倍数:() ()() () ()4、填一填。a是的倍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和只有公因数1。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 课件出示3、4题,先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练习,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能直接写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可以直接写。(2) 4人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方法。(3)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和方法。(4) 分类小结。(5) 集体交流第4题结果。【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提升练习。学生通过“填空分类”进行观察与思考,发现最大公因数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大 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练习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