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唐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第 4 页唐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我唐都长安,那时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也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唐文化对东亚各国,尤其是对日本的影响更为突出,例如今天在日本被尊为“正统”的“和样”建筑,即是唐代风格。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
2、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1 中国建筑脉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其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段落,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历魏晋经隋唐到宋,是成熟与高潮阶段;唐宋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剧交流等社会背景。例如秦汉的统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统
3、一增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中国内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其他艺术例如诗歌常于乱世而更见其盛的情况不同,可以认为,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筑艺术得以发展的内在契机。2 唐代建筑发展概况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时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唐代前期,经过一百多年的稳定发展,于开元年间(714741年)达到鼎盛时期。在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继续修建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在全国,出现了许多着名地方
4、城、商业和手工业城,如广陵、泉州、洪州、广州等。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这些城市的布局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由于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佛教盛行,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佛寺,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使构件比例形式逐步走向定型化。建筑材料方面除了木、土、石、竹、砖、瓦外琉璃的烧制技术的提高也增加了它的使用率。统治阶级营造的华美宅第和园林艺术意境十分高超。唐中叶爆发“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日渐衰落,但唐代的建筑深远的影响了之后存在的各朝各代。3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长安城
5、原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高颖和宇文恺经相地卜卦之后在长安六坡之上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城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i2)”,宫苑相连,街坊纵横,规整方正,布局合理。全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组成。宫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皇城在宫城之南,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东西两市各持一方。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全城以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为南北向中轴线,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全城12座城门,12条横街,9条纵街,发展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代 建筑 发展 概况 及其 特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