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凝固的音乐—建筑》课堂实录(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凝固的音乐—建筑》课堂实录(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凝固的音乐建筑课堂实录-第 6 页凝固的音乐建筑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2.通过欣赏、比较,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3.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的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 的建筑风格。感受时代的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三、学习准备: 教材、
2、各种关于建筑的相关资料。布置学生回去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秩序,了解资料的收集情况。师:请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上课了。(二)、导入:师:同学们现在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啊?生:想师:好,那么轻同学们看仔细啦,(播放PPT图片,配乐)播放完毕师:现在哪位同学能说说你欣赏到了什么?举手回答,好这位同学生1:我看到了许多的建筑物。师:好,你观察的很全面,请坐。那么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看了图片后有哪些感受?举手好,这位同学生2:我觉得它们都很精美,很漂亮师:恩,很好请坐还有
3、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位同学生3:我觉得音乐很好听,很有激情师:恩,很好,这位同学听的真准确,请坐。还有谁能说说?那位同学生4:我觉得这些建筑都很有气势,我很受感染师:好,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气势恢宏的建筑,那么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生:故宫,科隆大教堂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啊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揭题板书(三)、探究活动:1、中国古代建筑赏析:师:同学们,现在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建筑,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故宫。教师展示PPT图片师: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城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
4、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生:观察师:请拿出你搜集的资料,结合老师准备的图片资料,小组内讨论一些问题。PPT展示图片、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师:好了,现在那个小组能回答这些问题?第一个,云龙大石雕中的图案是什么意思?二组的那位同学,你来说说看。生5:上面刻了九条龙和一个珠子,我想这应该就是九龙戏珠。师:真棒,请坐。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云龙大石雕上雕刻有龙
5、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师:现在第二个问题,故宫大门上的门钉和铺首是什么意思?那个小组来回答?生:我我我(积极举手回答)师:一组的代表来回答。生:我们觉得门钉是用来加固大门的,辅首师用来敲门的。师:恩,回答的很好,但是不全面,那个小组来补充一下?那位同学。生:我觉得可能还有装饰的作用,看起来很好看。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除了加固、装饰的作用以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师:那么第三个问题,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走兽叫什么名字?哪个小组有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四组。生: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依次有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
6、押鱼、獬豸、斗牛、行什,皆为吉祥的象征。师:很好,这位同学介绍的很准确,也很详细,大家请看大屏幕(PPT图片展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现在第四个问题,故宫的黄色屋顶和红色墙壁产生什么效果?都代表什么含义?四组接着回答这个问题。生:我觉得黄色屋顶和红色墙壁有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颜色。师: 这位同学说的很全面,很棒。现在同学们已经对故宫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谁来说说你对故宫的印象和感受?这位同学。生:了解了故宫,我真是大开眼界,它那富丽堂皇的建筑、珍贵的文物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精湛的工艺、超人的技术、专注的精神。我为我的祖先而
7、感到自豪!师:说的很好,还有那位同学来说说?这位同学生:偌大的故宫,建筑的形态,恢弘的气势也让人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真正体味到什么是智慧的结晶。 师:说的真好,故宫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辉煌遗产,同学们以后要多多留意故宫的消息哦。2、欣赏国外的古建筑 师:接下来,咱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的建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PPT展示)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边观察边讨论答案,好不好?生:好师:那么就快快行动起来吧!(教师巡视,学生观察、讨论)(讨论结束)师:好了,那么现在请一组给同学们说说外国建筑的特点。生:材料上大多是石材,造型简单,里面的装饰比较华丽。师: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条理清楚也很全
8、面,谁还有要补充的么?生:有的造型上也比较复杂,比如科隆大教堂。师:恩,真棒,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确实科隆教堂的外形很复杂。咱们已经了解了外国建筑的特点,那么,现在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考眼力,找不同。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PPT展示中外建筑对比图片) 师:故宫为木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泰姬陵为白色大理石,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科隆大教堂是砖石结构的建筑,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凡尔赛宫为砖石结构,内部装饰的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总结乾清宫内景和凡尔赛宫内景有什么不同,给你一种
9、什么样的感受?生:乾清宫内部陈设比较简洁,凡尔赛宫内部摆设华丽。师:很好,这位同学在内部陈设上找出来区别,那么谁能在颜色上找出不同?生:乾清宫内部颜色不如凡尔赛宫内部丰富。师:恩,很棒。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国外古建筑的特点,共同感受这些建筑在造型、材质和色彩方面的韵律美感。 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的不同造型之美,感受中外建筑风格的不同。3、欣赏现代建筑 师:咱们看了那么多古代建筑,现在咱们来欣赏一下现在的建筑(PPT展示),现代建筑物造型独特而高大。因为随着
10、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材质、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让现代建筑更加醒目、高大,独具一格。 教学意图:了解现代高科技带给建筑的巨大变化,欣赏建筑造型的多样性,感受现代建筑的丰富多彩和令人振奋的科学技术。 4、学生实践 师:课前的时候我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建筑的资料,里面肯定有一些老师没说过的,那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也介绍一个著名建筑吧。(教师巡视,学生交流)(讨论结束)师:好了现在那个小组来介绍?生:我们组介绍的是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在世界古建筑中实属罕
11、见。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这里举行,名为天地坛。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方泽坛,实行天地分祭,从此这里专门用于祭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作为祭天的场所,天坛有别于任何其它皇家建筑,其造型充分显示了天的内涵。圆丘为祭天而建,坛面砌九重石板,符合上天共有九重的传说。 天坛内还保存有大量的祭祀用品、祭祀服饰等珍贵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宝贵历史资料,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
12、所。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的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师:介绍的很不错,要是再多一点图片就更好了,下面谁来?生:我们组介绍的是比萨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它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
13、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 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师:非常好,介绍的很详细。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就不再一一展示了。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5、课后拓展师:这节课咱们一起了解了中外建筑,知道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不同之处,希望在课下的时候大家寻找家乡的古老建筑,用文字和绘画记录下来,介绍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好不好?生:好师:那么大家收拾收拾自己的东西,下课吧教学意图:课后拓展是课堂知识的延续,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