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一些思考(7页).doc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一些思考(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一些思考(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一些思考-第 7 页小学数学论文未学“先知”,教师该如何应对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一些思考【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中,我们频频遇到学生的未学“先知”现象。介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点,这些“先知”存在着许多不同水平。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往往以一些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错误的方式去应对,如:不顾学生当前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知故问;又或者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摒弃了带领学生深度学习思考,从而导致了学生认知的不完善。本文中,我试图以直面结果、找准起点;顺水推舟、完善认知两大方面来探讨教师该如何应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未学“先知”的现象。【关键词】
2、小学数学 学生经验 数学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含知识经验和学习操作探究经验)。”“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中,我们屡屡遭遇这样的尴尬:有时刚刚导入新课,学生就高声喊着“我早就知道了”;有时兴致高昂的引领着新课,学生却提不起劲来;有时话刚开了头,学生就迫不及待把后面的内容讲了出来;有时满以为学生都会了,可是做起作业却又错误百出面对学生的这种未学“先知”现象,我们教师不可谓不头疼,有时甚至害怕学生的未学“先知
3、”现象。我们曾经为了营造课堂的效果而忽视学生的这种“先知”,对学生的已知经验视而不见,硬生生地把学生给拉回来,从头教起,从零学起;也曾为了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省去了苦苦求索的过程,摒弃深入学习的大好时机,直奔练习。这些做法看似尊重了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都导致了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效率也不高,更枉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习,这样的学习也必然影响到后面知识的获取。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是一个以学生的感知体验为主的课堂,是一个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得到提升的过程,是数学思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渗透。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未学先知现象呢?下面我就从两大方面来谈一
4、谈小学数学基于学生学习经验的教师应对策略。一、直面结果 找准起点 (一)认清“先知”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孩子们的信息来源很丰富。耳听偶得、网络检索,在某些新知识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对其有了零星的、一知半解的、甚至是透彻的认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接受现实,勇于面对学生的“先知”,并能准确的判断学生在课中的“先知”达到了何种程度。低年级学生普遍有爱表现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他们往往知道了一点知识就会大声说出来。但是到底知道了多少,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去仔细分辨。学生的“先知”可分为以下三种程度:第一种称之为:实为不知。这一类情况里孩子们嘴里往往大声喊着我知道了,但其实并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一些皮毛
5、;第二种称之为:知之甚多。这一类情况里大部分学生确实已经掌握了新知,并且知之甚多,甚至基本上全部掌握;第三种称之为:一知半解。这一类情况里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了,可是还有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一点儿都不知道,他们只是滥竽充数。面对学生的不同“先知”,我们教师要仔细分辨,才能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教学片断1】“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生:“认识。”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突然间课堂安静了下来,只有几只小手还举着,并且学生的回答并不是十分自信。)生1:“长方形是长长方方的。”生2:“正方形是正正方方的
6、。”师:“说得很好,还有补充吗?”生3:“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生4:“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课堂又再一次安静了下来,学生不知道还有哪些特点是他们所没有发现的。)师:“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都是端端正正的呢?”有几个孩子举起了小手。生:“因为他们的角都是直角。”【教学片断2】“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教学片断师:“把60张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还没来得及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就看到孩子们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嘴里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生:“60320”师:“你是怎么计算出得数是20的?”生1:“632,所以60320。”生2:“6
7、个十32个十,2个十也就是20 。”生3:“60末尾的0不看,先算632,再把2的末尾添上1个0,就是20。片段1中,学生一开始是跃跃欲试的,他们信心满满。自认为早已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但第二个问题就暴露出了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的陌生。无疑,他们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但是他们的认知与课中要达到的“真知”还相差太远,他们的认识仅浮在表面,是看似已经知道,其实全然不知,需要我们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而片段2中,学生的这种“先知”显然是真的已经知道了。他们回答起问题游刃有余,这也正是因为他们已经真的掌握了新知。这种“先知”距离我们课中要求的“真知”已然不远。在面对学生的“先知”时,我们教师不必担心,也不
8、要逃避,反而应当正确的面对。仔细辨别学生的不同“先知”程度,才能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准确的切入新课重点,顺利地开展新课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找准“起点” 1利用课前检测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前检测,是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特别的测试,也叫课前摸底测试,是以了解班级学生学情为目的进行的一种专门的测试。经过课前检测的课前摸底,我们教师就能够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够对学生的“先知”程度有一定的了解;有了课前检测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最优化,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2利
9、用课堂活动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课前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起点,无疑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现实知识水平,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但每节课课前做一个调查,对于我们老师来讲,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当现实条件不允许我们去做课前检测的时候,我们可以聚焦到课堂里面,在课堂上进行随时随地的观察。如在尝试练习中找寻学生的学习起点;在与学生的课堂对话中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操作活动中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并随着学生的认知现状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在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只有找准学生的“先知”程度,才能准确的把握学习的起点,才能以学生现实的知识起点为依据设计教学方案,才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利于学生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低年级 学生 数学 学习 经验 一些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