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谎方法研究本科毕业论文(31页).doc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谎方法研究本科毕业论文(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谎方法研究本科毕业论文(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谎方法研究本科毕业论文-第 22 页 题目: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谎方法研究 学 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2014年5 月摘 要本研究主要利用P300电位作为辨别测谎的重要指标。P300测谎与任务相关性、刺激性质、注意、记忆、电生理干扰等影响因素有关。利用P300测谎的目的是对单一个体进行其是否在说谎的判断,本课题研究主要关注单个被试内的探测刺激和无关刺激的P300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采用个人相关信息为刺激内容,以被试真实的相关信息作为目标刺激,例如被试的存钱银行名称等,设计实验范式,将实验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作为
2、主要研究对象。P300电位的数据处理分为三步: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汉明窗低通滤波器滤波,选择导联和时间窗进行降维,然后利用Fisher线性判别进行分类识别。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率与训练量的多少、刺激重复次数、导联选取个数均有关系。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P300电位,Fisher线性判别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the P300 potential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distinguish the polygraph.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P300 polygr
3、aph and task dependencies, stimulating properties, attention, memory, electrophysiological disturbance. Using P300 lie to the single individual is lying judgment,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the detection of single subjects and tn different stimuli P300 wheth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
4、his paper uses persona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timulate th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is true as target stimuli, such as the bank name, design experimental paradigm, the EEG signal is acquired from experiments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Data processing of P300 potential is divided into
5、three steps: 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he data will be collected by the Hamming window low-pass filter, select lead and time window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and then use the Fisher linear classification discrimin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the correct
6、 rate and amount of training, stimulus repetition, lead the chosen number of. Keywords: event related potential,P300,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目 录第一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国内外ERP测谎的研究发展概况1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2第二章 ERP用于测谎的原理和实验范式设计3 2.1 事件相关电位的概述3 2.2 P300信号介绍3 2.3 P300测谎的影响因素4 2.4 实验设计5 2.4.1被试介绍5 2.4.2刺激方案设计5第三章
7、 脑电信号数据处理7 3.1 脑电信号的特点和预处理7 3.2 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8 3.3 脑电信号的分类识别8 3.3.1分类算法简介8 3.3.2 Fisher 线性判别9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12 4.1 数据预处理12 4.1.1选择电极12 4.1.2 低通滤波12 4.1.3 实验数据段提取13 4.2 数据特征提取14 4.3 离线数据的分类结果14 4.3.1 训练量对正确率的影响14 4.3.2 降采样对正确率的影响15 4.3.3 导联选取个数对正确率的影响16 4.4 在线测谎实验的数据处理17第五章 结论18 参考文献19 致 谢20 附 录21 附录1:翻译原文21
8、附录2:译文31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 说谎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尽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谎言没有恶意,但整个社会中确实存在着大量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和危害人类社会的谎言。为了辨别这些谎言,人类一直在探索着能破解这些谎言的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测谎开始进入中国,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多道心理生理测谎方法为主,传统的方法是借助被测者在被询问某些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植物神经活动变化来判断是否说谎,虽然此种测谎方式在刑事司法领域收到了很大成效,但易受紧张、恐惧、焦虑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克服它最大缺陷假阳性1。另外传统多道生理测谎还存在着不敌反测谎的危险,反测谎通过有意识的认知和身体的方法可以改变多道
9、生理的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以替代传统多道生理测谎的测谎方法。近30年来,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尤其是它的内源性成分P300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成为神经电生理研究中的一个锐利武器,所以由于事件相关电位作为研究高级心理功能的重要手段而被引入了测谎领域。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弥补多道心理生理测谎的不足,克服假阳性,提高测谎结果的准确性。ERP测谎作为一种新的测谎方法,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都还比较少,大部分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ERP测谎的信效度问题目前也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在起步阶段,还需做大量开
10、创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和探索。同时测谎影响因素很多,目前实验室选用的刺激内容、影响因素的控制不尽相同,测谎准确率的报告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已有研究显示ERP测谎也存在不敌反测谎的潜在危险。因此探讨测谎影响因素就显得很有必要。影响测谎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不禁有疑问:不同的刺激内容对测谎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究竟有没有影响呢?在实验中刺激的重复出现次数对测谎正确率又有何关联呢?本研究采用个人相关信息为刺激内容,以被试存钱的银行名称等作为目标刺激,假设存钱的银行由于被试日常中经常接触并和他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和较强的个人影响和意义。它用于P300测谎若获得成功,实际应用中就可以针对犯罪信息对个
11、人意义的大小来进一步缩小办案线索和获得新的线索2。实验期望在被试隐瞒其个人真实信息所在的情况下,P300测谎程序能成功的提供被试准确的个人相关信息。 1.2 国内外ERP测谎的研究发展概况 1986年,Miyake等人在日本首先报道了利用事件相关电位进行欺骗测验,表明P300是测试犯罪认知的一个有效指标;1989年,Rosenfeld首先利用事件相关电位进行测谎并获得实验室成功,他利用相关单词作靶刺激,以P300的波幅为指标测出被试者所拿走的物品,为测谎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3;Farwell和Donchin在1991年采用GKT范式开展了两个测谎实验结果表明能准确测出每个被测者具备的相关知识
12、4;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者们开始将注意力从犯罪检测转向假装失忆和错误记忆测谎研究。 国内P30O测谎研究仍以犯罪测谎范式为主,以杨文俊、廖四照等人的研究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杨文俊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国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开始研究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技术,并取得了实验室成功。1996年,廖四照等以房间照片作刺激物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被测者在有任务要求和无任务要求的两种不同条件下相关刺激和对照刺激都能引出P300。但在无任务情况下,相关刺激和对照刺激的P300波幅和波面积差异不显著,而有按键任务时,相关刺激的P300波幅明显大于对照刺激。1999年,周亮
13、等进行了P300用于模拟盗取测谎的实验性研究,该研究证明了探查刺激较无关刺激引出的P300波幅高,波面积大。2000年,周亮等进行实验研究比较模拟盗窃者与熟悉现场者在事件相关电位方面的差异,得出的结论表明,实验条件下P300作为客观指标用于测谎是可行的,熟悉现场者参与测谎不会产生假阳性结果5。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被试者按按键回答其个人相关信息时产生的P300脑电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最后达到能根据受试者的P300脑电波判断出受试者真实存钱的银行名称的结果。本文选择10Hz的汉明窗FIR低通滤波器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滤掉高频干扰信号,截取每个闪烁刺激之
14、后0.7s内的数据和选择19个导联,组成19*70的矩阵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选择了Fisher线性识别作为信号分类识别的算法,处理实验采集到的视觉刺激诱发的P300数据。本文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ERP测谎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ERP测谎的研究发展概况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为ERP用于测谎的原理和实验范式设计,首先介绍了事件相关电位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P300信号,然后是P300测谎的影响因素,最后是实验范式的设计;第3章为脑电信号数据处理。首先针对预处理部分介绍了脑电信号包含的噪声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数字滤波器,其次,介绍了数据的特征提取,最后,介绍了特征分
15、类算法,重点介绍了Fisher线性判别;第4章为实验数据处理,主要对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脑电信号预处理、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特征分类,最后分析和讨论了数据处理结果;第5章为结论,主要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第二章ERP用于测谎的原理和实验范式设计 2.1 事件相关电位的概述当被测者在接受测谎时,会由于认知心理和说谎心理对某些问题存在异常的生理反应,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一般是由自主神经系统(ANS)控制的,并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一些典型的脑波反应来作为测谎技术的生理指标。人类的大脑皮层可以记录两大类的脑电位活动:脑自发电位和脑诱发电位。诱发电位或称诱发反应,
16、是指神经系统(包括外周或中枢,感觉或运动系统)接受内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特定电活动。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是一种内源性的诱发电位,包括内源性成分和外源性成分,按照潜伏期来说,它是一种长潜伏期的诱发电位,通过有意赋予刺激某些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刺激,或利用刺激的变化所引起的电位6。它与外源性刺激相关的诱发电位不同,除了基本的诱发电位产生条件外,还需要:要求被测者要清醒并能主动参与测试过程;在刺激序列的编排上要有两个以上的刺激随机出现。在以上的刺激条件下,诱发电位的各个成分当中既包括容易受到刺激物理特性影响的外源性成分如P1、N1和P2等,也包括不容
17、易刺激物理特性影响的内源性成分如N2、P3等,后者与注意、期待、辨别和记忆等大脑高级认知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成为探测心理活动的窗口。事件相关电位的主要成分包括:伴随性负变化(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失配性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晚期正电位(P300 为代表)、N400等。ERP测谎的原理是被测者对不同的刺激内容的刺激的认识加工过程不同,表现在脑电变化的不同,同步记录ERP,比较各刺激引出的脑电波幅的高低,可以判断被测者是否说谎。P300作为事件相关电位中最重要的成分,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反映事件相关电位的实质,所以
18、本研究主要利用P300电位作为辨别测谎的重要指标,而没有涉及到事件相关电位的其他成分。2.2 P300信号介绍P300是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重要成分,也是目前测谎技术中最常用到的一种脑电指标,它是被测者辨认“靶刺激”时在其头皮记录到的潜伏期约为300ms的最大晚期正性波。“靶刺激”对被测者来说是具有重要信息意义的刺激,在潜伏期平均为300ms(200-700ms)会出现一个“正向诱发电位”,并且这种变化与刺激的强度和种类无关。目前认为,P300是不受刺激物理特性影响的内源性成分,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可以利用视觉、听觉和体感刺激等方法来诱发产生
19、P300,不同的刺激对P300有一定的影响,人脑在接受外界信息时由不同的感受器在脑的不同部分参与下进行初级加工认识,P300的波幅与对刺激的注意程度有关,P300的潜伏期与对不同刺激的辨别分类速度有关。P300测谎的目的是对单一个体进行其是否在说谎的判断,所以测谎的ERP研究需关注单个被试内的探测刺激和无关刺激的P300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按照ERP成分的划分方法7,根据潜伏期的差异,10ms内为早成分,10-50ms为中成分,50-300ms为晚成分,300ms以后则称为慢波。P300显然属于晚成分。通常所测量的P300是淹没在自发脑电以及眼电、肌电、脑电、工频等一系列干扰信号中的,而其中最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事件 相关 电位 方法 研究 本科毕业 论文 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