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笔记(语法)(29页).doc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笔记(语法)(29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第 28 页第五节 语法概说一、 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
2、性。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二、 语法的性质(一) 抽象性 (二)稳固性 (三)民族性三、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二)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
3、的组成成分。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第六节 词类(实词)一、 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1) 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
4、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2) 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这有两种表现:(甲)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乙)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词的形态有两种:其一指构形形态。其二指构词形态。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先粗略分出实词和虚词。能构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二、 实词(一) 名词1
5、、 名词的意义和种类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名词有以下几种:(1) 表示人和事物(2) 表示时间(3) 表示处所2、 名词的语法特征(1) 经常做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2) 名词面前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3) 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4) 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在表示模糊复数时,部分指人名词可加构形后缀“们”。指人名词加“们”增加“之类、之流”的意思。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们”还具有表示“定指”的语用意义。 3、 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时间名词除了能
6、作主语、宾语、定语外,还经常做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方位名词表示方向、位置。方位词有定位性和封闭性。(二) 动词1、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里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1) 动作行为动词 走、听、看(2) 心里活动动词 爱、恨、怕(3)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在、有、发生、死亡(4) 判断动词 是(5) 能源动词 能、会、愿意、敢、应该、要(6) 趋向动词 来、去、上、下(7) 形式动词 进行、予以、加以2、 动词的语法特征(1) 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2) 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表心里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
7、词。(3) 动词多少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4) 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动词比较复杂,有三类需要单独加以说明。(1) 判断动词“是”“是”表示肯定,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意义关系:A、 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B、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C、 表示事物的存在。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2)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在句子里长做状语,与作状语
8、的副词不同,它有“x不x”式和“不x不”式。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短语。(3) 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三) 形容词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1) 性质形容词(2) 状态形容词(3) 不定量形容词(4) 唯谓形容词3、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 形容词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一部分形容词
9、也能作补语。(2) 形容词不带宾语,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是能带宾语。(3) 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4)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恨”。(5) 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不能加“很”。(6) 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但可以做词的重复,表示强调,属于修辞的反复格,不算构形重叠。(7) 唯谓形容词指的是不能带“了”,句法功能上又只能做谓词和形容
10、词。一般不能由光杆形容词独立作谓语,可受“不”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要注意还有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单音形容词重叠联合构成的AABB格式,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4、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大同小异,可以合成为谓词。谓词和名词的语法特征是对立的。区别 词类主要语法特征和表达作用名词动词 形容词谓词1能否经常做主语、宾语能不能2能否经常做谓语不能能3能否受“不”修饰不能能4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v不v提问)不能绝大多数能5能否重叠不能部分能6概括意义人或事物动作、性状7表达作用在于指称在于叙写、描写动词和形容词的比较:区别 词类语法特征动词 形容词1能否带宾语绝大多数能不能2
11、能否受“很”修饰多数不能多数能3重叠方式和意义AA式、ABAB式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AA式、AABB式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适中4概括意义表示动作、行为、活动表示性质、状态(四)区别词1、区别词的意义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出现的。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1)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式“的”字短语。(2)不能单独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3)不能前加“不”,否定是前加“非”。形容词和区别词的差别:形容词能充当谓语,一部分能充当作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
12、词“不”和“很”,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单独当谓语、状语和前加“不”,即缺少谓词功能,不宜归入谓词。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例如:女医生 男运动员 能插入“的”算是有区别词的短语;女人 男孩儿 中间不能插入“的”,算是一个词。(五)数词 1、数词的种类和意义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分基数词和序数词。(1)基数词表示数目多少。可以组成表示倍数、分数、概数的短语。A、倍数,由基数加“倍”组成。有时也用“百分之x百”的格式。B、分数,用“x成”“x分之x”等固定格式表示。C、概数,“来、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后头。相邻两个基数连用。(2)序数词 表示次序前后。一般是在基数前脚前缀“
13、第”或“初”组成。2、数词的语法特征(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现代汉语所用的数名短语是古代汉语语法的遗留。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限于在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格式中可单用。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多数是组成专名,中间不能用量词。有时甚至不用“第”,指用基数形式表示序数内容。例如:第二车间 说成 二车间(2)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3)一些词有固定的用法。“俩”“仨”是“两个”“三个”的合音,不能再加量词。(4)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
14、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名作基准。(六)量词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分为物量词和数量词两大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和。表示动作延续时间长短的动量词,有的书把它称为“时量词”。此外还有一种有两三个不同的量词复合而成的,叫复合量词,例如“人次”表示活动的人数和次数的总和。2、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两者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2)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有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这种数量
15、短语重叠后作定语,表示数量多。作状语表示按次序的进行。作主语表示“每一”。(3)量词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例如:我想有个家。“个”是“一个”的意思,限于数词“一”,别的数词不能省略。(4)什么量词能与什么名次组合,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有自己的习惯,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数词、量词、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接近,三者合起来称为与谓词(动词、形容词)相对的“体词”。(七)副词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短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表程度 很 最 极表范围 都 总 共表时间 已经 曾 刚刚表处所 四处 随处表情态、方式 大肆 特意 公然表语气 难道 岂 究竟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语法不
16、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就是同一个词形,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小类。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用来直接修饰名词主语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单音副词和它所修饰的成分是直接组合的,只有个别的离不开“地”。二有些双音节副词后加不加“地”比较自由。(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
17、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注意分辨作状语的副词和形容词: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注意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表示时间又可以作状语,但是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八)代词1、代词的意义和种类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传统语法按作用划分成三大类: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2、代词的语法特征(1)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代词。“我们”和“咱们”的区别。(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和事物。(3)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问(反
18、问、设问)。疑问代词有任指和虚指两种隐身用法,不表疑问。一是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而是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九)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拟声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也可以单独成句。作状语最常见,有时后加“地”,有时后加“一声”。拟声词能作句法成分和独立句,不应归入虚词。它能归入形容词,因跟形容词有相似的功能,但是它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又能作独立语,意义上也跟形容词不一样。(十)叹词叹词表示感叹和欢呼、应答的词。叹词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也可以单独成句。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可
19、以用不同的汉子。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三、实词的误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二)数词、量词使用不当(三)副词误用(四)代词使用不当第三节 词类(虚词)一、虚词虚词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这些都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一)介词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在、由、向、于、至、趁、当、当、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
20、按照、遵照、依照、根据、据、靠、本着表示原因、目的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把、管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跟、和、同、给、替、向、除了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和定语。在动词谓语句里,可用特定的介词标明动词与名词之间的种种语义关系。介词和动词的区别:介词大都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介词和动词同形,只能根据结构和语境、语义辨它是动词还是介词。能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能加动态助词或者重叠的是动词,反之,是介词。(二)连词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1、和、跟、同、与、及、或
21、(主要连接词、短语)2、而、而且、并、并且、或者(连接词语或分句)3、不但、不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与其、因为、所以(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和、跟、同、与、及、以及”等都表示联合关系,叫“和”类连词。“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表示更进一层。“并、并且”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连词“和”与介词“和”的区别:(1)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2)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之前不能出现状语。(3)连词“和”有的可以略去,介词“和”不能略去或改用
22、顿号。我国宪法中用“和”作连词,用“同”作介词。(三)助词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结构助词:的 地 得动态助词:着 了 过 看比况助词:似的 一样 一般其他助词:所 给 连助词必须依附着别的词语的后头或前头,凡是后附的都读轻声,前附的不读轻声。1、结构助词这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定语后面写成“的”,在状语后面写成“地”在补语前面写成“得”。在书面语里,有时仍然会沿用古汉语的结构助词“之”。“的”还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2、动态助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货哪一段上。“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汉语 笔记 语法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