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方案(3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坑支护方案(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方案(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坑支护方案-第 34 页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 程 概 况12.1 工程简述12.2 工程地质情况1第三章 施工部暑33.1施工工序流程33.2进度计划33.3工期保证措施33.4物资及人员配备43.5 施工管理架构4第四章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54.1 区段划分74.1.1钢板桩支护段74.1.1上部放坡、钢筋网喷射砼与下部钢板桩支护84.1.2自然放坡、坡面堆载砂包稳压基坑支护94.1.4承台基坑支护94.2上下基坑车道114.3 基坑排水处理布置11第五章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125.1 工艺流程135.2 施工要点145.3 质量要求155.4 常见问题处理16第六章 拉森钢
2、板桩施工工艺186.1工艺流程186.1.1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186.1.2导向架的安装206.1.3钢板桩打设206.1.4钢板桩拔除216.2 质量要求226.3 常见问题处理22第七章 基坑土方开挖237.1开挖路线237.2标高及放坡247.3土方开挖施工工艺247.3.1 铺设运土道路257.3.2开挖放坡257.3.3修边和清底257.3.4验槽257.3.5 换填267.4土方开挖质量要求26第八章 喷浆支护施工工艺288.1工艺流程288.2 作业准备288.3 质量要求28第九章 基坑监测和控制299.1监测项目299.1.1监测设计309.1.2监测实施309.2监测
3、的数据处理309.2.1数据的收集整理309.2.2数据的处理319.3监测要求和管理体系319.3.1监测要求319.3.2监测管理体系319.4异常应对措施32第十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310.1拉森钢板桩3310.2 止水水泥搅拌桩3310.3 喷射砼护坡面34第十一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3411.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411.2 基础坑支护应急措施3511.2.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风险分析与预防措施3511.2.2 突发事件应急上报、指挥和控制36第十二章 施工协调管理3812.1 与建设方的配合措施3812.2 与监理方的配合措施3812.3 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39第十三章
4、文明施工措施39第十四章 施工资料管理40第一章 编制依据1、金茂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佛山市顺协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编制。 2、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J/T15-20-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招标文件。 6、业主方提供的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相关图纸。7、业主方提供的金茂广场项目周边地埋管井、管线分布现状图。第二章 工 程 概 况2.1 工程简述佛山金茂广场居家办公楼511号楼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B05-1号地块,工程总用地面积167
5、21.42m2,总建筑面积60512.99m2,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1920.71,57号楼为居家办公楼A型,地上1820层,建筑物高度90.1598.10m;89号楼居家办公楼B型,地上1820层,建筑物高度90.1598.10m;1011号楼为居家办公楼C型,地上1618层,建筑物高度80.2590.15m。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结构设计为框剪结构。该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属冲积平原地貌,现为空地,较为平整,现自然地面标高约为1.6m(绝对标高)。场地东侧为在建金茂广场酒店工程及规划空地;南面为在建中的居家办公楼14号楼部分,与511号楼工程地下室连为一体;西侧距基坑外6
6、米为施工单位办公区及管理人员生活区,15m为北滘新城区道路;北侧距基坑外约10.5米为员工生活区围墙。场地南侧有地下管线(路灯线)。 本基坑支护设计考虑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目前自然地面标高为1.6m(绝对标高)。承台面、底板面标高为-1.0m,底板厚度400mm,即基坑垫层底标高为-1.5m,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3.1m,因基坑开挖深度较浅,根据有关规定,基坑安全等级按三级考虑。2.2 工程地质情况2.2.1岩土性质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的地质条件从上到下依次为:层砂性素填土:黄褐色,稍湿饱和,松散,由粉、细沙组成,新近回填,欠压实。层厚0.602.80m,平均层厚1.62m,层顶面埋深0.
7、00m。1层淤泥质粉粘土:深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稍有臭味,局部夹粉砂。层厚0.907.70m,平均层厚3.41m,层顶面埋深0.602.80m。2层细砂:灰色,饱和,松散,局部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棱角形,分选性一般,局部夹淤泥质土。层厚2.314.70m,平均层厚8.63m,层顶面埋深1.009.00m。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稍有臭味,局部夹砂。该层整个场区各孔均可见,层厚10.6022.60m,平均层厚15.70m,层顶面埋深5.8016.30m。4层粗砂:黄褐色,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分选性较差,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棱角形,局部
8、为细、中砂,底部夹圆砾。厚层0.804.90m,平均层厚2.10m,层顶面埋深24.3030.20m。1层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综红色,灰绿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局部夹强风化岩。平均厚度3.60m,层顶面埋深26.0033.10m。2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综红色,灰绿色,局部可辨原岩结构,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土桩状、碎块状,软硬不均匀。平均厚度6.26m,层顶面埋深26.3038.20m。3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综红色,灰绿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平均厚度7.46m,层顶埋深27.7044.90m。4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综红色,粉砂质结构,块状
9、结构,矿物成分石英、长石为主,岩芯完整,呈短柱状。平均厚度2.92m,层顶面埋深33.6049.10m。2.2.2地下水情况根据地质报告拟建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赋存于冲积砂层中的孔隙潜水,另一类为基岩隙水。稳定水位埋深0.301.40 m,标高0.922.55 m。现场查看,地表水主要由原河涌由东南向流入。2.2.3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内无管线埋藏,因此对基坑支护的施工不造成影响。基坑西侧围墙外人行道边有暗埋路灯管线(距工地基坑边约18000mm),车行道上有一500道路雨水管(距工地基坑边约20500mm)。2.2.4场地概况 施工现场地表面为粗平,场地的地面标高约为1.
10、6米(绝对标高)。第三章 施工部暑根据场内地质报告以及已施工的居家办公楼14号楼地下结构施工经验,拟采用先打超前水泥搅拌桩止水搅拌桩帷幕及型拉森钢板桩支护及再开挖的方法施工。止水帷幕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土方开挖时应保证搅拌桩达到一定强度(15天后)。开挖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开挖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0.5m,底面进行换土(碎砖渣)0.5m厚,换土后在基坑底进行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土方开挖,即开挖承台部份。在基坑外的基坑坡顶边设置排水沟宽400mm,深300mm,用120厚砖砌筑。坑内采用明沟集水井排水。基坑底排水沟设在基坑边坡脚500mm外。明沟底应保持比开挖面低3040,由于
11、本工程基坑设置止水且留置时间短,可按实际需设置集水井,集水井600(长)600(宽)1200mm(深),利用水泵将基坑的水排走。3.1施工工序流程基坑支护施工工序流程: 施打水泥搅拌止水桩钢板桩支护段土方开挖深1.5m施打型拉森钢板桩基坑坡顶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基坑周边土方开挖基坑边坡支护基坑中心部位土方开挖基坑底周边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基坑底换土。3.2进度计划3.1.1进度安排 从施打水泥搅拌止水桩开始计,至基坑支护完成,拟定60个工作日完成基坑支护工作,其中水泥搅拌止水桩施工工期20天,拉森钢板桩施工工期10天,土方开挖及边坡堆沙包反压支支护施工工期30天。3.3工期保证措施1)充分利用有效
12、工作时间进行施工。并结合具体情况优化作业时间,调整班组作业时间与作业班次,使绝对施工时间与相对施工时间在效率上得到最合理的发挥。2)使用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班组施工。3)定期召开施工例会,及时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4)注意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保证施工现场在雨后能及时施工。5)按计划及时安排相关机械、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检查计划,每日施工前进行例检查,做好检查记录。6)在施工现场设置抢修班组,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性的机械故障,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7)现场必须留有备用挖机的以保证工期需要。3.4物资及人员配备3.2.1人员安排1)指定李华为专职负责人全面管理基坑支
13、护施工工作。2)测量、放线:测量工程师邝进钊负责控制线、标高点的引测,另配两名放线工负责细部构件边框线的放线及配合工作。3)工人:拟投入20名工人负责配合挖机进行挖土修边、清土坡面堆压砂包工作。3.2.2机械配置 拟投入1台钢板桩施打机(挖掘机身换钢板桩施打机头施工),2台水泥搅拌桩钻桩机,6台挖机,其中2台小型斗挖土机负责密集桩间余土开挖,自卸运土车10辆。3.5 施工管理架构基坑支护施工现场施工项目管理架构如下: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安全组 质量组 施工组资料组造价组测量组搅拌桩施工班组 土方开挖班组土方外运班组边坡堆砂包班组边坡喷射砼班组钢板桩施工班组表3-1:主要管理人员姓 名性
14、 别职 务职 称备注韩寿松男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高 强男项目总工助理工程师二级注册建造师李 华男项目副经理助理工程师二级注册建造师李毅男安全总监助理工程师蔡春光男安 全 员助理工程师丁宏彬 男质量总监助理工程师王朝军男施 工 员助理工程师黄朝新男施 工 员助理工程师二级注册建造师黄明昌男施 工 员工 程 师二级注册建造师陈文武男施 工 员助理工程师李建民男资 料 员助理工程师二级注册建造师郑国强男造价员助理工程师二级注册建造师邝进钊男测量员助理工程师第四章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根据施工方案拟定对金茂广场居家办公楼511号楼基础施工采取先挖土至地下室底板底标高后再进行基础桩施工的方案,参
15、考居家办公楼14号楼工程的基坑支护及防水效果以及结合本居家办公楼511号楼工程结构设计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居家办公楼511号楼)基坑止水及支护采用单层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结合坑内放坡堆载砂包反压坡面、拉森钢板桩支护、局部采用放坡钢筋网喷射C20砼固化坡面与拉森钢板桩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案,在搅拌桩止水帷幕转角位的内角加打一排(三根)搅拌桩以加强止水作用。先施工完成拉森钢板桩及止水水泥搅拌桩帷幕后才进行基坑开挖,并且水泥止水搅拌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15天后才允许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对放坡支护段的基坑边先开挖放坡位置,完成坡面土稳定处理后才进行坑内开挖。基坑支护平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4-1 基坑支护平
16、图示意图图4-2 基坑支护钢板桩、放坡段、止水桩平图布置示意图4.1 区段划分本方案对整个开挖基坑采用搅拌桩做封闭止水,根据场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及周边建筑情况,拟设置桩径500300的单层水泥搅拌桩止水,水灰比为0.5,水泥(32.5R)掺入量为每米50Kg。深度为穿过细砂层进入粘土层(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1m。针对不同部位的开挖深度及基坑边的实际环境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具体施工分段见图42基坑支护平面示意图。4.1.1钢板桩支护段 东面相邻酒店侧边(ag基坑段)以及工地的主要材料运输出入口,距基坑边约10米位置有一高压线塔及三个供本工程用电的变压口,上落基坑的通道也处于该位置,酒店副楼边
17、到基坑边的一块场地用作回车场。考虑到放坡条件及施工道路行车时对边坡土体的压力及震动影响,故对该段基坑采用12m型拉森钢板桩支护的方式,此段基坑支护长度约101.5m。该段基坑支护剖面(1-1)如图4-3、4-4所示。图4-3 ac段基坑支护剖面图图4-4 fg段基坑支护剖面图4.1.1上部放坡、钢筋网喷射砼与下部钢板桩支护基坑西面为施工办公用房及管理人员宿舍,地下室底板边至办公、生活与施工区分隔围墙的距离只有5600mm,距办公、生活用板房边的距离只有8500mm,放坡位置有限,以及考虑到该临时房屋对基坑顶的压力,故对该段基坑采用上级放坡、坡面钢筋网喷射砼及下级12m型拉森钢板桩相结合的支护方
18、式,此段基坑支护长度约110.5m。上述部位基坑支护剖面如图45:图4-5 jk段钢筋网喷射砼放坡与钢板桩组合基坑支护剖面图4.1.2自然放坡、坡面堆载砂包稳压基坑支护 基坑北向(gj基坑段)开挖深度约3.1m,由于离生活区围墙周边距离有10.411.4米,且该段基坑坡顶没有行车及其它负重功能,故对该段基坑采用1:1.5放坡,坡面堆载砂包稳压支护方式。上述段基坑支护长度约144m。上述部位基坑支护剖面如图4-6、4-7所示。图46: gh段堆载砂包稳压坡面基坑支护剖面图图47: hj段堆载砂包稳压坡面基坑支护剖面图4.1.4承台基坑支护本工程基础承台高度为1.02.3米不等,即相对低于地下室板
19、底0.51.8米,跟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显示,承台基本埋藏于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细砂土层中,土质呈流塑状态,考滤到承台开挖后立即进行垫层及砖模的施工,基坑的暴露时间不长,故对开挖深度(相对于地下室板底)不超过1.2的承台基坑采取自然放坡(1:2)的支护方式,而对于开挖深度(相对于地下室板底)超过1.2米的承台(核芯筒部分)基坑采取自然放坡(1:2)结合坡面堆放砂袋稳压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承台基坑开挖时,在承台砖模墙外的位置挖一个400*500(深度)的排水井,用以放置污水泵及时将地下渗入水排走(其中核芯筒承台垫层外周边设置排水沟)。砌筑砖模时在垫层面标高处安装一根dn50PVC-U排水管就近排入到核
20、芯筒承台基坑,在核芯筒承台基坑内的两个对角位置各设置一个400*500(深度)的排水井,地下水汇集后统一排出基坑外。承台基坑支护剖面如图4-6、4-7所示。图48: 1.2米深以下承台基坑支护剖面图图49: 核芯筒承台基坑支护剖面图4.2上下基坑车道 在基坑东侧靠近在建酒店工程一侧设置上下基坑车道,车道坡道约10度,车道路基铺800mm厚角石,面再铺100mm石粉压实,平面位置如图4-10所示。图410: 上下基坑车道剖面图4.3 基坑排水处理布置 基坑内沿地下室底板外边10001500mm以外周边设置排水沟,宽400mm,深300mm。排水沟侧边用240砖砌,排水沟底浇C15砼100mm厚垫
21、层,宽度从水沟两侧砖砌体边向外100mm,底面应低于挖土面300400mm,沿排水沟每50米距离设置一个集水井,共设置8口集水井。集水井底应比沟底低500mm以上。集水井600(长)600(宽)1200mm(深),利用污水泵将基坑的水抽到基坑外水沟排走。集水井参照图4-11设置: 图4-11: 集水井大样基坑坡顶由搅拌桩外边线外延500mm设置排水沟,作排水及挡地表水用,做法与基坑底排水沟相同。基坑内水由集水井抽出排到坑外排水沟,由坑外排水沟有组织排向原水渠出口处。第五章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本工程基坑止水设计拟采用单层500300水泥搅拌桩做帷幕止水,搅拌桩穿过细砂层进入粘土层(相对不透水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支护 方案 3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