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天门山》知识点(3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天门山》知识点(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天门山》知识点(3页).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天门山知识点-第 3 页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天门山知识点原文望天门山1天门中断楚江开2,碧水东流至此回3。两岸青山相对出4,孤帆一片日边来5。注释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开:劈开,断开。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转。
2、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3、”。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练习题一、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望天门山(l)望: (2)开:(3)对: (4)孤:(5)楚江:二、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三、填空。望天门山是( )代诗人( )所作。这首诗主要赞美了( )。参考答案一、1.(l)望:远看。(2)开:通。(3)对:对峙。(4)孤:单独。(5)楚江:指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二、1.佳木葱茏,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雪白的帆船轻捷而来,在红日和江水的映照下显得极其鲜明夺目,真是美丽非凡。三、1.唐,李白,雄伟的长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天门山 小学 三年级 语文 天门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