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框《防患于未然》导学案(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框《防患于未然》导学案(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框《防患于未然》导学案(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框防患于未然导学案-第 - 2 - 页【学习目标】1、能认清犯罪的危害。2、从法律角度,能知道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3、能认识到自己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并增强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犯罪的危害(2)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2、学习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95页情景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 他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深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道德水平高低和违法犯罪的联系。3、结合96页的材料,分析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法的作用是什么?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Zxxk.Com5、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二、合作探究:1、青少年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来源:学.科.网Z.X.X.K2、结合自己实际,怎样预防违法犯罪。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了什么道理?三、课堂展示: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部分,教师点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讨论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四、达标检测1、我国公安机关开展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人民群众支持下,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被打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本材料鲜明的反映了 ( ) “打黑
3、除恶”维护了社会秩序公安机关是我国的治安保卫机关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A、 B、 C、 D、来源:Zxxk.Com2、初中学生王某经常迷恋上网,有时甚至几天都不回家,把学业荒废了,老师批评他,他却说:“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而且在网上还能学习,谁也管不着。”对此认识正确 的是 ( ) A、王某上网是个人私事,老师不应干涉 B、网络传播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学生不能上网 C、适龄少年、儿童必须依法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老师批评是正确的 D、受教育是王某的权利,王某可以放弃,老师不应干涉3、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在违法犯罪之前很少或根本未接触过法律知识。他们视法律为儿戏,在作案时不知道或根本没想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也不知道或很少知道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 ( ) A、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来源:Zxxk.Com B、我国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 C、法制不完备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D、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五、学习反思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感受法律的尊严 防患于未然 年级 政治 下册 第七 感受 法律 尊严 第三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