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地理学-第 15 页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2、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变化的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城市地理学
2、的学科性质(1)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2)解释性研究。即研究城市现象的因果关系;(3)评价性研究,即既要认识资源空间分配不平衡性,又要识别那些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择的状态。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是各种人文要素和似然要素的综合体。 1、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P7)2、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3、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4、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第三节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四阶段:一、1920年以前(一战刚结束)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体系中式一门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
3、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1920-1950三、1950-1970四、1970年以来第四节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1949年以来的兴起阶段2、1949-1966年的相对萧阶段3、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4、1976-1990年的振兴阶段5、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研究和应用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深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
4、加强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思考题 1、谈谈你对于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6、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一、城市和城镇 在许多场合下,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的区分。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二、定义城镇的标准(P20) 笼统的说,中外各国大
5、体都有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村庄和比村庄还小的居民点一般是乡村型的居民点,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镇和比镇大的居民点是城镇型的居民点,统称城镇,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集中点。第二节 城市地域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二、城市的实体地域 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
6、地域而区别于乡村。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1、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2、大都市带(megalopolis)法国 戈特曼 1957 年提出有许多都市区首尾相连成一体,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
7、串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时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接起来,没有间隔。(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工业化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
8、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3、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1986年,周一星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概念,以与国外普遍使用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这一概念相对应。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有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4、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城市群这一名词是由姚院士首先提出来的
9、,在我国得到了1广泛的应用,甚至已经写入了“十一五规划”。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和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就称之为城市群。但是城市群的提出和应用有两个先天不足的问题,一是没有界定指标,划定城市群范围的任意性太大,空间尺度不明确;二是不规范,城市群的英文译名是“urban agglomeration”,而“urban agglomerations”在国际
10、上恰恰指的是都市区范围内的城镇聚集体(请见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在大城市清单里明显列出两栏人口规模,一栏是city proper,指行政上的中心市,一栏是urban agglomeration,指这个中心市的都市区)。5、都市圈6、城镇密集区这是对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相对发达的地理空间的一种称呼,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一般的、可以广泛使用的词汇,用“城镇密集区”做规划被误导和误解的可能性很小。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30)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P30) 城乡划分有多方面的意义,最基本的目的是用于区分城乡人口。城乡人口结构的状况是极为重要的国情状况,向来受到各国世
11、界组织的重视。 三、市带县体制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人口的标准?2、简述城市地域非概念。3、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4、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5、如何评价市带县的体制?第三章 城市生产与发展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节 城市产生于发展的区域基础一、区域地理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分布而影响城市发展。 大多数城市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适度降水。 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
12、密切的关系。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生产和发函一、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巴朗斯基曾经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城市地理位置是绝对个性化的特点。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1、大、中、小位置 这是从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大位置是城市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P43-44) 这是从城
13、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所有的城市原则上都要依托一定的对外交通设施。 运河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船型不断加大,吃水不断加深,河口港城市向下游出海口方向推移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铁路是现代快速、大运量运输的主要方式。 城市与铁路的关系也有不同类型。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运转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3)为满足某种专门的需要,
14、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单一的职能职能形成采矿基地、集镇和渡口等小聚落,唯有身兼两种或两种以上职能的才有条件形成较高级的聚落。大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乃是身兼三种职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果。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P46)二、运转功能、区际贸易与交通功能为主的城镇。 所谓运转功能(break-in-transport),美国拉格(D.S.Rugg)教授认为可以分成三类: (1)实体运转(physical break)。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2)商业性转运(commerci
15、al break)。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3)政治性转运(political break)。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是需要付关税。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第五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技术进步自古以来就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信息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社会爆发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可以理解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或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生产领域,一方面,大公司进行的是1大规模生产和中心化管理,其运作本身就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流。另一方面,知识逐渐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因而需要大量的信息才
16、能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在消费领域,在通信和交通领域,在国家干预方面,在劳动就业结构方面,二、信息技术革命与新产业空间的形成 (1)集中区位 (2)分散区位三、信息革命时代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1、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促成了新国际分工的形成。 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跨国高速道路网络和发达的电子通信设施。 2、世界城市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创新更加活跃。 其次,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 最后,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世界城镇体系。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1867
17、年,西班牙工程师赛达(A.Serda)首先使用了urbannization一词。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一词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dmann)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和城市化。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展过程。因此,城市化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城市化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有三种情况:第一种
18、是正统的城市化,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他们之间协调发展。 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pseudo-urbannization)。 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这又分为两种情况: 在一些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在我国, 乡村城市化(rural urbanization)。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一
19、、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而这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2、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补充:第三前提,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三、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P63-66)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要素流动方向)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空间连接于否)3、景观型城市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合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目前确
20、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第一,城镇的定义不同将直接影响城镇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 第二、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1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过程,它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其他性质,如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扩散过程。 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发展的总体规模。 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
21、的一个指标。第四节 城市化进域推进和郊区化 按照经济学的解释,现代城市源于现代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益。这1两种效益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是生产向城市集中一获得成本的节约。然而,企业向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是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化的进域推进。若在城市化的进域推进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为郊区化。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二、城市化近域推
22、进演化模型(P76-77) 霍尔模型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流向问题;二是人口增加减少的速度问题。 在霍尔的模型中,前三个阶段,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一向心聚集为主;第四阶段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初始阶段,出现了郊区化的前兆;第五阶段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而第六阶段则与逆城市化阶段相联系。三、再城市化 按肯尼迪的定义,gentrification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有低收入的居民从他们的街区中被置换出来,而这种置换往往是非自愿的置换,也就是通过迅速升高的地租或是增加物业税,让那些宁愿留在原居住地的居民无力负担生活开支而被迫离开;第
23、二,不仅街区的住宅质量的到提升,而且其人群的社会经特征也发生了改变;第三,街区文化特征的改变,因为新来者会按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生活方式、消费品味来改变这个街区原有的社会文化特征。四、郊区化 (1)制造业郊区化:制造业是最早出现郊区化的部门。 (2)人口郊区化:人口郊区化同样和汽车的广泛使用有关,而制造业、零售业、办公业等各个行业中企业的郊迁进一步促使人口郊区化。 (3)零售业郊区化:零售业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行业,当人口向郊区迁移,势必会带动相关零售业向郊区的迁移。 (4)办工业郊区化:传统上,城市中心的CBD是办工业集聚中心,这里是大公司和金融机构的集中地。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世界
24、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城市产生及遭早期发展阶段、中世纪阶段、工业化时期和当代城市化(1950年以来)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大都市化趋势明显3、大都市带称为国家的核心区域第二节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第三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短暂发展时期(1953-1957年)二、起伏波动时期(1958-1965年)三、停滞时期(1966-1976年)四、过度时期(1977-1981年)五、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1991年)六、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起至今)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二、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
25、加速三、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四、郊区化进程已近显现五、三大城市群(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城市全部经济活动:B-基本经济活动,以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离心型、向心型)B/N必须保持必要比例N-非基本经济活动,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为满足B而派生的、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派生的需要)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1、普查法2、残差法3、区位商法(或宏观法)4、正常城市法5、最小需要法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二节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一、城市职能
26、和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定义:按照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一定区域里许多城市进行的分类就是城市职能分类。1、一般描述方法 它由研究者首先确定一个城市类别的体系,以描述性的名称加以命名,然后根据自己对每个城市的了解,分别把城市归入各个类别。2、统计描述方法统计描述法德城市类别仍然是分类者事先决定的,但每一类增加了一个统计上的数量标准。3、统计分析方法(P147-148)(1)把1950年美国国情普查中24个主要行业重组成9种经济活动,作为划分城市职能分类的基础。 (2)分别计算897各1万人以上城镇9种活动的劳动力结构百分
27、比。 (3)计算所有城镇每种活动职工百分比的算术平均值(M)和标准差(D)。以高于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城镇主导职能的标准,以高于平均值以上几个标准差来表示该职能强度。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5、多变量分析法6、新的动态第三节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一、最早的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 已故地理学家孙盘寿先生的“西南三省城市职能类型”是我国区域性城镇职能分类研究中最早且比较深入系统的一个例子。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1、理论基础一个完整的城市职能概念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和职能规模。2、方法论中国城市职能在分类方法上,采取多变量聚类分析与纳尔逊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综合性职能分类与工业职能分
28、类相结合的方法。3、资料矩阵4、分类表达形式第七章 城市规模分布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一、城市首位律这是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二、城市金字塔(165-167)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变动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三、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合空间扩散空间相互作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
29、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交互作用。一、交互作用的分类 海格特,1972年,把空间交互作用分为三类:对流、传导和辐射。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 第二类。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 第三类,是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这样,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和信息的流动。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1、互补性2、终结机会3、可运输性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1、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2、城市吸引边界的确定3、相互作用模式(1、引力模式。 2、潜力模式)四
30、、空间扩散1、空间扩散的基本概念(1、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3、重新区位扩散)2、空间扩散的研究(1、阻力作用。 2、阻碍作用。 3、中心城市的空间扩散)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一、克里斯塔勒学说 1、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 (1)中心地 (2)中心货物与服务 (3)中心性或中心度。 (4)服务范围 2、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的形成 3、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二、廖什景观 1、需求圆锥体 2、市场网 3、廖什景观三、克里斯塔勒学说与
31、廖什景观的比较(P216)第三节 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验证和评价第四节从生长极到核心边缘理论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二、生长极理论三、核心-边缘模式第五节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一、空间分布类型(1)离散阶段(2)极化阶段(3)扩散阶段(4)成熟阶段二、城镇密度三、城市经济区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一、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只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
32、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二、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演变第二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一、早期的内容二、现在的内容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建设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镇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城镇的发展策略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第一节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一、城市土地概念 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他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根据开发的不同,城市土地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即城市以开发的土地;二是城市规划区的土地,指按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定期发展的土地;三
33、是城市行政区划辖区范围的土地,包括城市郊区市辖县范围内的土地。二、城市土地的特征 1、自然特征 (1)位置固定性 (2)面积有限性 (3)质量差异性 (4)功能永久性 2、经济特征 (1)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2)区位的效益性 (3)边际效益递减性 (4)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 (5)市场交易的低效性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第一节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1、均质性和均质地域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2、均质地域与均质地域的划分方法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二、伯吉斯的同心环模
34、式经济地租的度量是:某种土地的生产力与最差土地的生产力之差。三、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在他的模式中,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四、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心商业区(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五、城市地域结构三模式的发展 麦基的模式式在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应用。第二节 城市中心商务区一、概念与特征 伯吉斯认为城市的中心式商业汇集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二、CBD的界定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简称CBHI CBHI=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中心商务强度指数,简称CBIICBII
35、=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100%将CBII1,CBII50%的地区定为CBD。三、CBD的内部地域结构四、CBD的演变1、商业办公混合2、CBD和商业中心的分化3、CBD和商业中心相脱离4、CBD网络的形成第三节 城市开发区一、城市开发区的概念二、世界开发区的历史演进1、孕育时期(16世纪以前)2、生长时期(16-20世纪中也)3、发展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三、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1、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2、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历程四、开发区的区位特征1、宏观区位2、中观区位3、微观区位第四节城中村一、城中村的概念与类型1、城中村的背景2、城中村的概念(1)空间界定:城中村处于城
36、市发展用地范围内,村建设用地被城市用地所包围或与城市用地相互交错;(2)区域类型界定:城中村是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它在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建设景观等各方面处于明显的乡-城市转型过程之中,既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化特征,又保留浓厚的农村社区特征。3、城中村的类型二、城中村的地域特征及成因 1、城中村的地域特征。 (1)景观特征:许多学者都认为城中村的景观特征就是“脏、乱、差”。 (2)社会特征:主体人口以农业为主,但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很少;流动人口集中职业构成复杂;居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现代化意识,小农思想严重;治安混乱,社会问题多。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城中村具有浓厚的农村社会特征,但又存在着严重的“
37、城市病”。 (3)经济特征: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第三产业发达,以发展房屋租赁为主要经济模式。 2、城中村的形成原因 城中村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改革开放提供了农村城市化的大背景,为城中村的形成铺垫了“温床”;城市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土地使用制度是核心;规划的失误和管理的不善是直接原因,而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才是根本原因。在二元格局下城市、乡村各自发展的缺陷是城中村形成的具体背景,而社会调节系统的局限则是城中村形成的社会因素。三、城中村的改造 正是城中村属性的多元性、问题的复杂性、村庄的差异性,使得城中村改造难度非常大。 城中村问题的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症结在体制。 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可以有以下四
38、种:(1)市政基础设施带动模式;(2)整体搬迁改造模式;(3)周转地块模式;(4)滚动开发改造模式。 在城中村改造中,不能仅停留在物质空间形态的改造,要注意保证原居民收入不减少,保障外来低收入人群的廉价住房要求能得到满足,保护和利用城中村的本土文化和社会资本,要注意促进城中村居民在角色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提升,加快城中村居民融入城市社会。第十二章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1)多层次商业中心;(2)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3)专门化商业区。二、加
39、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1)门槛大小的系列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最高门槛的活动靠近地价峰值区,它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在它的周围,将按照门槛递减的顺序,一次环绕其它只能活动。(2)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做占据。(3)随着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4)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组内,每一项职能的位置也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三、赫夫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四、我国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分析1、北京市商业服务地理研究(1)四类:生活必需品;饮食、服务业;修理业;专门项目服务。(2)商业服务中心分级(五
40、级):1.是一级商业中心A;2.区一级商业中心C;3.各区中生活小区的商业中心E;4.市一级和区一级中心间的过渡型商业中心B;5.区一级和小区级间的过渡型商业中心D。(3)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1.历史因素;2.人口密度因素;3.交通易达性因素。2、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社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社会空间依学科不同又不同的定义。二、社会分析1、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1)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度和广度的变化。表现为
41、劳动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变化(2)功能分化。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转变(3)社会组织复杂化。变现为人口结构的变化 是域奇和贝尔将这三种趋势转换成三个概念: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化(家庭状况)和隔离(种族状况)。2、社会分析的指数(1)以人口普查带为基本单位。(2)横坐标表示社会地位(3)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图。三、银子生态分析1、银子生态分析法2、因子生态分析举例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一、 感应、环境和行为 环境分为四个部分: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和绝对客观环境二、 居民构想图林奇认为的居民构想图的五项要素:1、 路径:大小道路2、 界线或边沿:分隔线或者障碍3、 区或区域:有文化或经济属性的区域4、 枢纽或节点:交通交汇或群众喜欢聚集的地点5、 标志:以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参考物三、 感应空间的作用1、 城市功能区和各种用地的布局应尽可能为居民构想图增加美丽的印象,深刻的要素,突出各具特色的功能区,从而增加居民对城市的好感2、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要增加适当的标志,枢纽和区域的布局亦要考虑其辨认性,以便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3、 如果市民的感应空间扩大了,构想图的内容丰富了,就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规定,从而使城市管理和规划不仅仅只是规划师的事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