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撇弯钩教学设计2013-李金林(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横撇弯钩教学设计2013-李金林(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撇弯钩教学设计2013-李金林(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横撇弯钩教学设计2013-李金林-第 7 页在“观察结构”与“运笔力度”的指导中提升学生软笔书写能力。 瑞祥民族小学4年级书法学科教学设计教 学 基 本 信 息课题横撇弯钩的写法学科 书法学段中段年级4教材教 科 书: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书法第7册出 版 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课程类型软笔书法教学本课是否已实施是教 学 设 计 参 与 人 员姓 名单 位联系方式设 计 者李金林瑞祥民族小学15101097218实 施 者李金林瑞祥民族小学15101097218指 导 者耿鑫13901124003课件制作者李金林瑞祥民族小学15101097218其他参与者一、指导思想与理论
2、依据:(一)指导思想: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二) 理论依据:书法教育教学课程,要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汉字书写能力,提高学生书法艺术水平,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横撇弯钩的写法和含有横撇弯钩笔画的字(二)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第7册书法教材中的第5课,是学生第一次书写变化较多且需要一笔完成的笔画。所以本课的教学很重要。(三)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前期教学中,我总是强调笔画需要一笔完成,结果学生出现的问题都是书写粗细一致的问题,
3、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难点放在运笔时的提按变化上。学生对于书写横撇弯钩的力度掌握不好,容易写成粗细一致。对含有横撇弯钩的字结构掌握不好,容易写分家;部分学生依然存在不良的书写姿势和写字习惯。 为了更好的上好本节课,我在前期做了一次前侧,结果如下: 60%的学生书写时粗细一致 30%的学生左右结构写分散 10%的学生书写的较好 成因分析:大部分学生可以看出笔画的粗细变化,但是写不出来,因为是每周一节书法课,课下练习时间少,对毛笔掌握不好。一部分同学临帖时不注意观察,按照自己的方式书写。还有小部分同学参加书法课外小组,对毛笔掌握较好。我的思考:结合发现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
4、法,充分发挥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作用,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在自我评价中激发兴趣,在互相评价中发现问题,在相互交流中解决问题。(四) 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结合发现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作用,互相探讨、取长补短,相互评价共同提高。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教学法 ”本课是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横画、撇画和钩画,并用它们相结合产生新的笔画,学生去研究是怎么联合起来的。 在老师启示下接受一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书法的笔画。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完成这节课的内容,让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在分层指导中,
5、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 技术准备:准备笔、墨、纸、砚、笔架、笔洗、毡子等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横撇弯钩的运笔方法。学会轻入笔,折处提笔、按笔、转笔、然后再提笔下行、按笔和提笔出钩。(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最终学会横撇弯钩的写法及含有横撇弯钩的字的结构。(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横撇弯钩的写法(二) 教学难点:运笔过程中的提、顿变化五、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己观察笔画特点出示今天所学的笔画,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分析笔画构成。师:今天这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横撇弯钩 教学 设计 2013 李金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