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6页).doc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第 6 页在日常中积累,在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自2007年开始,我们作为实验学校,参与了市教研室的小学古诗词诵读与积累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李旭明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课题顺利结题。但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在我们学校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实践、交流、深化,结合增江街教学指导中心的教学常规工作,立足学校的日常运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比对、筛选,采纳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了下来,形成了我们学校语文科组一项常规特色工作。一、借一席之地开花诵读积累成习惯积累是运用的基础和前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编了优秀古
2、诗文65篇,而课标要求背诵的是 160篇,这在课堂教学上是无法完成的。如何在学校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增加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压力,又能很好地落实课标呢?我们借一席之地,见缝插针,开展经典诵读积累活动。1、借内容 各年级以李旭明和张娅老师编制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本为诵读教材,每班一本,由负责学生每周一抄在黑板“每周经典”栏里,学生手抄成册,杜绝诵读内容的随意性。2、借时间。利用每天早上第三节上课前五分钟进行诵读,变着花样来读,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又给诵读活动一个时间的保障。另外,配合“每周一歌”的要求,利用每天下午上课前十五分钟,进行全
3、校性的配乐“吟唱古诗”活动。3、借地方为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和环境营造,我们合理利用黑板,在黑板的右角建立了“每周经典”角,让学生一进入课室就能诵读。我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古诗词的专栏橱窗,定期宣传古诗词的知识及展示学生的作品,如我们近期的专栏是“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友”,有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赏识、诗歌的知识等。4、借活动有奖励才有动力。为使经典诵读成为师生的兴趣和习惯,我校每期举行两次班际性课文朗读比赛,古诗词是必抽内容,对优胜班级给予表扬奖励。此外,我们每学期的双周周三利用广播站,举行“古诗文诵读个人展示”活动,期末结合学校“优秀之星”的评比,定期评选“诵读之星”。现在,校园“天天有诗声”、“班
4、班有诗声”,由原来的外在压力逐渐形成了习惯。二、入陈出新随文练笔初探运用是积累的目的和归宿。我们通过实践,认识到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是紧密相连的,不仅在文章的阅读中,也体现在古诗的教学中。而随文练笔符合儿童“模仿性”、“表现欲”、“易遗忘”的心理特点,把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式进行了随文练笔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初探:1、随图想象描写即对文中的插图进行描写。在教材中,许多古诗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诱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还是进行随文练笔的极好媒体。例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牧童,
5、教师出示古诗的插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是谁、此刻人物可能在说什么在干什么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再写一写。这种练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请欣赏学生佳作范例: 牧童牧童这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只住着几户人家。山下有一片广阔的原野。原野上,草儿长得那么茂盛,那么青翠,都快有小孩子的个头那么高了。举目四望,只见在高低起伏的野草中,一个牧童骑在老黄牛的背上,他拨弄着手中的牧笛,陶醉地吹着自编的曲儿。不知不觉,牧童已经到了家门口。他收好手中的牧笛,迅速地从牛背上下来。还没等妈妈招呼,他就一屁股坐在餐桌前,端起饭碗,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饭。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初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