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及翻译(15页).do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及翻译(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及翻译(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及翻译-第 15 页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只有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择正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
2、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可用的呢? 使人之所恶(w)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患者何不为(wi)也? 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不可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患而有不为(wi)也。 通过某种方法就能保全生命却不采用;通过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却不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有甚于死者。 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的,有胜过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
3、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dn)食,一豆羮(gng),得之则生,弗(f)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生存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受;蹴(c)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 为(w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我与(y)? 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
4、激我吗? 乡(xing)为(wi)身死而不受,今为(wi)宫室之美为(wi)之。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华美的住宅却接受了它; 乡为(w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i)之;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乡为(w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我而为(w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也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1、通假字。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2、一词多义。 为:a、今为(为了) b、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做)之 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做、采用)也? d、乡为(肯、情愿)身死而不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亩之中,傅举于版筑之间,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胶鬲从鱼盐贩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孙叔敖从隐居海滨被选拔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选拔而登上了相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6、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体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人恒过, 然后能改;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而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7、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注释: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士,狱官。市:集市。任:责任,使命。 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曾益:增加。曾,通“增”,增加。恒过:常常犯错误。 衡于虑:
8、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入:指在国内。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出:在指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故:所以。是:代词,这样。恒:常常。过:动词,犯错误。喻:了解,明白。则:如果。然:这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yu)余,而形貌昳(y)丽。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丽:光艳美丽。 邹忌身高
9、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朝(zho)服衣冠,窥(ku)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谓:对说。朝:早晨。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窥(ku)镜:照镜子。孰:谁,哪一个。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一天清晨,邹忌穿戴好衣服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而:就,表顺承。复:又。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
10、?”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旦日:明日,第二天。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如。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孰,通“熟”(sh),仔细。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弗如:不如。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11、我也。” 寝:躺着。美,认为美。私:动词,偏爱。畏:害怕。欲:想要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朝:朝廷。见:拜见。诚:确实。知:知道。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12、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方:方圆。左右:近臣,莫:没有人,没有谁。四境:全国。蔽,受蒙蔽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甚:到了极点。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上书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 能谤(bng)讥于市朝(cho),
13、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谤讥,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公共场合。闻,让听到。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 间(jin),间或,偶然。 进:进言劝谏。时时,不时,有时候。 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偶尔有人来进谏; 期(j)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j)年:满一年。 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朝:朝见。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及翻译15页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论战 邹忌讽齐王 纳谏 原文 翻译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