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复习专题一:热学(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复习专题一:热学(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物理复习专题一:热学-第 5 页热学复习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常见的固、液、气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状态变化;并能联系生活世界判断相关状态;2.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知道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影响物态变化的一些因素。3. 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4. 弄清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温度、热量、内能和比热,要会正确区分,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重点难点】:1.重点:物质常见的状态、六种状态变化及对应的吸放现象;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难点: 分子
2、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内能的概念。【教学过程】:用具:一、 复习1.复习上节课电路串并联、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相关知识点并进行错误习题讲解。二、新授基本知识点:1 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状态变化,及对应的热量变化。2 汽化和液化汽化:蒸发体体方式体体沸腾体体定义:物质从 变为 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 发生的 现象 叫蒸发。影响因素:液体的 ;液体的 液体 。 作用:蒸发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特点:液气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图象: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
3、的温度。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定义:物质从 态变为 态 叫液化。 液化 方法: ; 。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热3 升华和凝华:升华 定义: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 定义: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热。4 温度和温度计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a.使用之前,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b.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正确的使用方法 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充
4、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 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接触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物质内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离为某一值r0时,引力等于斥力。 Dr0 引力斥力;D减小,引力和斥力都将增大,斥力增大快。斥力起主要作用。分子间距离D与r0关系 Dr0 引力斥力; Dr0 引力斥力;D增大,引力和斥力都将减少,斥力减少快。引力起主要作用。 D10倍分子直径;斥力、引力变得十分微弱,分子间作用力忽略不计。6 内能 定义:
5、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物体内分子的个数 分子的质量 影响内能大小因素 热运动的激烈程度-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升高 分子间相对位置7 比热定义:每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单位: 。性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某种物质,它的比热是 的,不同的物质,比热是不同的。8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在 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 温物体转向 温物体,高温物体 出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 了多少焦,低温物体 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 了多少焦。温度和热量是实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又有一定
6、的联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 ,温度 ;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 ,温度 。经典例题:例1 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 ( )A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例2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例3 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
7、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形成“烟”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C“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例4 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 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
8、燃料,但省时间 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例5 如图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例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只有气体之间才能扩散C、固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之间不存在作用力例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一定大 C、高温物
9、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长高的温度例8 在0C的房间内,放在地面上的铅球:( )A、 具有动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例9 无论外界气温怎样,为什么冰水混合物温度一定是0呢?例10 如图所示,A、B容器里都装有水,当对B加热时,待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A管中的水能否沸腾?三、 课堂练习1.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C是水缸中的水分子扩散形
10、成的 D水缸可能有裂缝,水缸中的水渗到缸外形成的2.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3.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1、4. 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短不同之异 B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普通温度计没有 C使用体温计需用力甩动,把液柱用到35以下,一般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观察示数,一般温度计不能离被测物体5. 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能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壶盖的 能。6. 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C,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C。7.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
12、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 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形成小水滴; 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8. 制造某种药品时,为了使药液中的水分在85下去掉,可采取的办法是 ( ) A、继续加热,使液体到100沸腾,使水分去掉 B、把该液体放入双层水浴锅中,夹层中放入水,加热使之沸腾去掉水分 C、增大液面上压强并加热,去掉水分 D、把液体放入密闭容器内,抽去里面的空气,使气压小于1个大气压,让它在85时沸腾四、小结见基本知识点五、 作业1. 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感觉不太冷,而
13、上岸后却感到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温度的一部分传给了空气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2. 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用铁锤打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 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把一杯50C的热水倒入一杯0C的冷水里,冷水变热3. 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4. 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块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燃烧起来,这一事实说明 。5. 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缩小。从小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原因。六、课后预提(为下次新课题问)1.下节课进行热学错题、难题讲解及复习光学相关知识点,请做好相关准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