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章”易引发合同纠纷注意防范及补救措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假公章”易引发合同纠纷注意防范及补救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公章”易引发合同纠纷注意防范及补救措施!.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假公章”易引发合同纠纷,注意防范及补救措施! “假公章”易引发合同纠纷,注意防范及补救措施! 一、有效识别假公章,远离陷阱 1、从公章字体、名称排列方向识别。如公章有下列情形之一,有可能是假公章:(1)民族区域自治区公章,不使用民族文字,或使用非当地政府通用的民族文字;(2)公章字体使用国务院已明令废止的简化字或国家未正式通用的私自简化字;(3)公章字体使用非汉字字体;(4)公章名称非法定名称或采用非通用的简称;(5)公章名称该加冠的没加冠;(6)公章字体的排列顺序不符合规定;(7)印文中字体大小不一、高低不一、疏密不一或字体偏、斜而不与半径线方向一致。 2、从公章所处位置识别。有下列情况之
2、一的,有可能是假公章:(1)证件的照片上未见公章或者照片上的公章与照片外公章不相吻合;(2)文书上的公章未盖在日期之上或者显然是先盖章后填写日期;(3)章显得过于偏离中心甚至是倒过来盖的。 3、从公章的外圆圈线效果识别。真公章的外圆圈线圈形圆,圈线粗细适当,而且均匀,其印文显得平滑清晰,粗细一致。假公章则会出现粗细不均,圆圈不圆,线条毛糙,时断时续,时轻时重,模糊不清等。 4、从业务专用章的使用范围识别。单位内部不同部门有专门的公章,如果将之用于办理该业务之外的事,就应当注意其真假。 5、从公章的防伪暗记或标记识别。对于一些单位设有防伪暗记或标记的公章,应特别注意来人所持公章是否有暗记或标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章 引发 合同纠纷 注意 防范 补救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