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第 8 页25、伯牙绝弦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难点:理解“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课前准备:课件、学案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师:谁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一篇古文是什么?生:杨氏之子。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小古文伯牙绝弦。板书。齐读课题。师: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这是一篇文言文,有时
2、,我们也把文言文简单地称为古文。与古文相比较,我们今天常见的文章就叫白话文。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开始喜欢古文,喜欢它特有的韵味。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二、整体读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指名读。2、师:文言文的朗读跟现代白话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谁能试试?教师范读,注意老师的节奏和停顿3、根据课件划分的节奏停顿学生再读课文。 指名读。(利用信息技术ppt课件对文本的节奏再进行划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根据ppt大屏幕的显示标注到自己的课本中再自行练习,在教师泛读和ppt展示节奏划分的结合下有
3、助于学生高效的掌握本篇古文朗读节奏和韵味。) 生读师:真是不简单!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生读师:真好!我最欣赏她读的三个地方。,现在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生齐读师:放慢节奏试试。齐读。三、理解课题1、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怎么解?2、生:“绝”就是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断绝了琴弦。 生:伯牙从此再不弹琴了。师:他真会学习。我们学习文言文就要这样学会变通。3、伯牙是谁?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利用文本中的图画帮助学生认识两位文中主人公,并作出简单的人物介绍,便于理解古文)生:古时候的音乐家。生:他弹琴特别好。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幅图叫“伯牙鼓琴图”
4、。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他是晋国的上大夫,也是当时一位音乐家俞伯牙;四、小组合作交流,理解文意。1、师:回忆学习杨氏之子和古诗时,是通过哪些方法理解课文意思的? 生:看文中的注释,查阅资料。生:我是用联系上下文和看课文注释的方法读懂这篇课文的。 师:看来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 生:小组合作,不会的和同学交流。 师: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真不错!你有自己理解课文的方法了。咱们学习文言文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理解。2、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交流课文意思。师:有哪位同学来试着讲一讲?(两名学生先后讲故事)师:你们讲得太好了
5、,看来你们预习课文是下了功夫的。3、指名汇报交流。其他同学补充。4、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重点理解“善哉”(课件出示两个“善”字的解释,大屏幕显示解释,直观明了。)师:这个“善”字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生:四次。师: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生:这篇课文的四个“善”字,第一个“善”字表达的意识是擅长,第二个“善”字的意思是喜欢,第三个“善”字和第四个“善”字表达的意思是“赞叹、好、妙”的意思。师:后两个“善”字?感叹词!但我们解释的时候不能直接解释成“感叹词”,要善于变通啊!师:“善哉”就是对别人表示赞叹,“哉”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善哉”就是“好啊”!既然“善哉”是表示赞叹,我们变通一下
6、,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只“好啊”这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怎么说?生:好啊!生:真好听!生:妙啊!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可有多种解释,不论是“好啊”还是“妙啊”,还是“棒啊”还是“行啊”,都表示赞叹。我们看出来了,四个“善”字用法不一样。古汉语中一个字有多种用法,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也往往有这种现象。师:很好!同学们,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文章中还有“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这两个“志”又是什么意思呢?生:我认为这两个“志”表示他心里所想。师:那么后面“伯牙所念”的“念”是什么意思?生:我觉得“伯牙所念”的“念”也是心里所想。师:也就是说它们的意
7、思是一样的。有时候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却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同学们,这就是中国汉字的奇妙所在。咱们理解文言文就应该抓住这样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五、何为知音1、那么我们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的确是善鼓琴,钟子期的确是善听呢?(课件)(小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相对白话文有一定难度,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图片和音乐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在优美画面和音乐的衬托下学生体会此时伯牙音乐的美妙和精湛,入情入境的走入课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大意。伯牙心里想到什么,他的曲子中就能够透露出什么来。他能够用琴声表达自己的情
8、怀,的确是“善鼓琴”。伯牙鼓琴的时候,他想到了泰山巍峨和江河辽阔,表现了出来,钟子期就听懂了伯牙的意思,可见钟子期善听!2、合作读(配乐)师: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志在流水,曰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假如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就仿佛看到了生:我就仿佛看到了威武高大的泰山!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现在你还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就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就仿佛看到了长江黄河!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3、想象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课件填空)(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入一
9、些想象,利用信息技术补充更多的图片和词语,引导学生将“兮若!”这一句型更加广泛的运用,是本课的一个拓展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学会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这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更加可贵。)师:“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生1:听到了清风徐徐。生2:听到了鸟语花香。生3:看到了春天百花盛开。生4:看到了冬天白雪皑皑。师:是啊,现在我就是伯牙,你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当伯牙鼓琴志在芳草生:“善哉,善哉,萋萋兮若芳草。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生:“善哉,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春雨
10、生:“善哉,善哉,绵绵兮若春雨。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成了伯牙的生:知音。师:是啊!其实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但他没有想到,就是 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 水。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的践踏。他心中产生 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知音?至此他经常独自
11、一人在山间排遣心中的孤愤与寂寞。同学们,此时此刻,此景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如此懂得伯牙的琴声, 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知音却在深山砍柴处。同学们,想想,伯牙此时心情如何?师:真好。伯牙善鼓琴,我们的资料中也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4、假如你就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于是你怎么赞叹?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兮若!”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兮
12、若!”伯牙鼓琴,志在云雾,钟子期曰:“善哉,兮若!”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兮若!”5、明确知音师: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思!用课文里的一句话说,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生:知音!(板书:知音)6、师: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他还会缺少赞美吗?那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别人的赞美都是空虚的赞美,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懂得伯牙内心深处的感情,没有听得懂伯牙弹奏的曲子的韵味,而钟子期懂了,所以伯牙就把钟子期视为知音。)7、 师:然而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
13、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俞伯牙的心情又是如何呢?生1:他的心情是激动和兴奋的。生2:伯牙为自己有这样一位知音感到欣慰。生3:伯牙此时是欣喜若狂的。师:激动、兴奋、欣喜若狂化作了一曲高山流水在人间流淌。此时此刻,伯牙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俞伯牙的心中一定是感慨万千,这万千的感慨又汇集成一句话,他一定会对钟子期说什么?生:他一定会说,知我者,乃钟子期也!生1:多年来,你是我唯一的知音,真是太感动啦!生2:伯牙会说,我多年来都没有遇到这样一个知音,得到这种友谊真是太欣慰啦!生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子期也!师:你太棒啦!是呀,只有子期懂得我的琴声,只有子期懂得我的心声,这才是真正
14、的知音。然而,子期第二年因病去世,等待他的是一座冷冰的墓碑。(生读句子)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读完,你有什么感受?生:我的心情十分悲痛,为伯牙感到惋惜。师: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再读句子。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能说说你的心情吗?生:我的心情十分落寞,为伯牙感到悲伤。师:伯牙悲痛欲绝,万念俱灰,乃生: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伯牙是一天不复鼓吗?生:不是。师:伯牙是一月不复鼓吗?生:不是。师:伯牙是一年不复鼓吗?生:不是。师:伯牙用这种破琴绝弦极端的方式表达什么呢?生1:伯牙用这种方式表达他对上苍夺去子期生命的不满。生2:伯牙
15、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子期死去的悲愤,以后再也没有人和他谈论国家大事了。师:伯牙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子期死去的思念和哀悼。因为钟子期不是他一般的朋友啊!而是他的生:知音师:同学们,我们读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里,还应透过表层感悟不易觉察的东西。这就是读文言文的最高境界意蕴通达。六、为何绝弦1、回归课题,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伯牙要绝弦了吗?出示课文最后一句。 学生交流,师补充子期是一介樵夫,“死”字说明身份低微。 学生谈感受,感情深厚友谊真挚。2、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七、拓展1、师: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子期死后,伯牙曾到子期的墓前悼念。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配乐读课文。3、尝试背诵 4、补充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莫逆之交 忘年之交 刎颈之交 患难之交士为知己者死酒逢知己千杯少 人生的一知己足矣,斯是当以同怀视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