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曹操与杨修》主要人物矛盾(4页).doc
《浅谈京剧《曹操与杨修》主要人物矛盾(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京剧《曹操与杨修》主要人物矛盾(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京剧曹操与杨修主要人物矛盾-第 2 页浅谈京剧曹操与杨修主要人物矛盾摘要:曹操与杨修是以京剧移植的剧目,剧中以大汉丞相曹操和帐下谋士杨修的矛盾为主要线索,上演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戏剧纠葛。曹操与杨修都是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京剧中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在相处中产生了非常大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杨修被曹操处死的结果。关键字:曹操、杨修、人物矛盾、文字文本正文:三国时期曹操与杨修之间的事一直被很多人讨论和研究,而在京剧曹操与杨修中他们的性格特点又有很多不同,下面从京剧的文字文本中谈谈曹操与杨修的戏剧人物矛盾。曹操与杨修的矛盾可以主要概括为性格矛盾、身份矛盾和理想矛盾。这
2、三个方面的矛盾组成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主要矛盾。京剧中的曹操与杨修与演义里面的剧情有一点区别,在京剧中少了关于杨修介入到曹丕和曹植党锢之争的情节,京剧中的剧情有曹操杨修初见于郭嘉墓前、曹操夜梦杀人、兵出斜谷杨修被杀。剧中主要侧重于曹操与杨修之间既爱又恨、既爱惜又惋惜的情感矛盾。和以往大多数历史剧不同,京剧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操并不是那种猥琐、奸诈、多疑的反面角色,而是更多的截取了曹操接近于常人的性格与内心活动。它所展现的不是像以往的那种单调、平面的曹操,而是一个浮雕式的立体的人物形象。不去评价两人的功过是非,没有做道德层面的分析,而是表现两位历史杰出人物的心灵和精神冲突,以此达到审美的艺术境界,在审
3、美意境中观赏和领会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曹操与杨修的三个方面的矛盾中,我认为主要是他们的性格矛盾。曹操爱才,唯才是举,但是疑心较重,死要面子,作为一个创建霸业的君主,他有他自己谋略和胸怀,但又对有些小事不能释怀。而杨修作为一个聪明,机智的代表,他又有一副直肠子,看不惯的事就要说出来,心里容不下一点瑕疵。在剧中,曹操和杨修刚见面后有段对话,曹操尴尬说:“实不相瞒,老朽就是曹操。”杨修道:“哈哈哈,丞相到底自报家门了。”曹操:“怎么,先生早知孟德到此?”杨修:“丞相不也早知杨修到此么? ”然后两人相互倾慕、结识到深谈。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开始都知道对方身份,但都未点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4、。后来,在兵出斜谷时,收到诸葛亮的批文,曹操自言:“只为错杀孔闻岱,杨德祖到今日不释与怀,兵出斜谷他再三阻碍,借此事他又要卖弄高才。”杨修却说:“阿谀声似烈酒将他醉坏,却不见危机处处袭人来,我宁愿触逆麟直言警诫。”从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与杨修之间的隔阂已经越来越深了。曹操疑心重,觉得杨修是因为错杀孔闻岱的事而一直愤愤不平,阻碍自己兵出斜谷,而在解谜这件事上又要卖弄自己的才华。而杨修是个刚正不阿的人,觉得曹操是被他人的阿谀奉承迷惑了,听不进自己的谏言。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为后面剧情发展做好铺垫。在解谜这件事后,曹操对众人说:“老夫之才不及杨修三十里!”这句话表面是敬佩,可放在那时的环境中,我
5、们可以很容易能看出曹操的讽刺意味。曹操爱面子,这个时候肯定面子上就已经挂不住了,而曹操也是个聪明的人,并且他自己也这样认为,所以对杨修难免有一些嫉妒之情。他们的性格是一个直一个弯,虽然直和弯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难免会产生矛盾,并且两人都是聪明之人,自古有文人相轻的说法(抛开曹操身份不说,他确实是一个极具文采的文人),所以两人很难相处。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是身份矛盾,虽然这也可以归结到上面的性格矛盾中,但是正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才导致了最后的结果,所以把身份矛盾单独的列出来。在古代,君王是将人性优点和缺点发挥到极致的一个群体。同样,曹操作为君主,他的优点和缺点也会由于他的身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操与杨修 浅谈 京剧 主要 人物 矛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