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物知识点衔接内容(9页).doc





《初高中生物知识点衔接内容(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生物知识点衔接内容(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高中生物知识点衔接内容-第 9 页初高中生物知识点衔接(一)1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保护和支持)、液泡、(叶绿体)。动植物都有: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高温和酒精等可破坏细胞膜的选择性)、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有许多种物质存在于液泡(其中的液体叫细胞液)中。3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注意做的菜汤为何为绿色,原因是细胞膜被破坏);叶绿体(植物特有,植物见光部分才有)和线粒体(动、植物都有)是能量转换器。4克隆羊(长相像供核母羊)的成功说明了: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5DNA是主
2、要的遗传物质(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从小到大的顺序: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6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非常重要。7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8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注意液泡数目和体积的变化) ;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9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分裂的特点:新、旧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
3、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10动物和人体及植物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11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任何一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无系统。注意动物或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由四种组织组成,但都以某一种组织为主,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12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泌尿、生殖
4、、运动系统)13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很小,只能用纳米来度量他们的大小。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包括人类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类。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有害。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14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镜头(目镜和物镜)。15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16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看到的物象数目越少,但每个物象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在同样大小的视野内看到的物象数目越多,但每个物象
5、越小,视野越明亮。如果要在视野中看到细胞的数目最多,应该选放大倍数低的显微镜。17在视野看到物像在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只要物象不在视野的正中央,物象在什么地方,就向那个方向移动,向相同的方向移)18载玻片上写着“上”,视野里看到的是“ ”。(可将试卷颠倒过来看) 19对光一定用低倍物镜对光。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变暗。10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逆时针转动,镜筒上升。21无论是哪种玻片标本,材料都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光线才能透过)22细胞能够吸水也能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
6、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植物细胞体积明显缩小的是液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植物细胞的液泡明显变大。(规律:细胞能否吸收水分,取决于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总之,水分向浓度大的一方移动)如盐碱地上植物生长不好,过量施肥植物出现萎蔫现象,都是植物不能吸收水分的表现。23区分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细胞有细胞结构,而气泡在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象,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24如何判断视野中的污点是在目镜上、在装片上、还是在物镜上?先移动装片,看污点能否移动,再转动目镜,看污点是否随着转动,如果都不移动或转动,
7、哪可能在物镜上。25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的大意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细胞。26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7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变量只有一个。28对照实验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的对象组;对照组是对实验假设而言,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可增
8、加根吸水的表面积)。30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失水关,尤其注意中午时分,蒸腾失水多,气孔多数是关闭的)。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31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99%)用于蒸腾作用,不是浪费。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高大植物水分能运输到顶端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移栽植物剪掉一部分枝叶,傍晚移栽,移栽后遮荫等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因为移栽时损伤了部分幼根和根毛,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
9、减弱。3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3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产物是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34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35光合作用的意义: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其他生物基本的食物来源;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36在农业上的应用:合理密植。(让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37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实验顺序:暗
10、处理(让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尽或运走);选叶用叶夹夹住(形成对照);光照;叶片酒精脱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叶片的颜色由绿色变成黄白色,酒精的颜色由无色变成绿色,酒精要隔水加热);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避免碘液颜色干扰),观察(遮光部分不变色,见光部分变蓝色)。实验结果说明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38叶绿素的形成必须要光。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39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与温度、含水量有关)40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呼
11、吸作用主要在所有动植物的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4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42对于可控大棚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和增加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增强光合作用,夜晚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来达到增产的目的。43疏松的土壤里空气充足,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这是经常松土的目的。4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发生着两方面的转化: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45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的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
12、数量是不同的。46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它们也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能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47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一般是备用能源物质。48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科学实验数据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49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良好的溶剂(营养物质以及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50无机盐及缺乏症:缺钙:幼年佝偻病、老年骨质疏松,食物来源有牛奶,豆制品等(补了钙仍然缺钙,是体内缺少维生素D);缺碘:地方甲状腺肿大(预
13、防方法是食盐加碘,食用海产品)。缺铁:贫血,食物来源有猪肝、大豆等。51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52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淀粉在口腔开始被初步消化(部分消化成麦芽糖,馒头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蛋白质在胃开始被初步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它们都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53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起作用);含一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有唾液(初步消化淀粉)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含三种消化酶(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知识点 衔接 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