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管道护理学.ppt
《危重患者管道护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管道护理学.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重患者管道护理及意外处理,概述:,目前临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例如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腔引流管、胸引管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护理好这些管道,护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乃至患者生命。,管道分类,1、 供给性管道 2、 排出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脑部引流管的护理,定义: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时用于各种原因脑室出血。 常见脑部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蛛网膜下腔引流管、硬膜外引
2、流管、硬膜下引流管、瘤腔引流管,目的,1.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损所致脑内高压危机状态。 2.脑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 3.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控制脑内压。 4.经脑室引流管冲药控制颅内感染。 5.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压骤降引发脑疝。,护理,1.引流管的安置:病人回病室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使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需要搬动病人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防止脑脊液反流颅内引起感染。 2.控制引流速度和量:术后早期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
3、致脑移位。故早期应适当抬高引流袋的位置,以减慢流速,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降低引流袋。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颅内感染病人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免水电解质失衡。,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和折叠;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
4、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若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有颅内感染。,5.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整个装置无菌状态,每日更换引流袋时先夹住引流管,防止进入空气或脑脊液逆流入颅内。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6.拔管: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已消退,颅内压逐渐降低。脑室引流放置时间不宜超过57日,以免时间过长发生颅内感染。拔管前行头颅CT检查,并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若颅内压再次升高,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
5、若有脑脊液漏出,告知医师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鼻饲管的护理,目的:对下列不能自行经口进食患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1.昏迷患者 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 3.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 4.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黏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2.插入胃管至1015cm(咽喉部)时,若为清醒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者,则用左手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 3.插入胃管过程中
6、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4.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饲液凝结。 5.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 6.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7.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护理:,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刚开始鼻饲时量应少、清淡,以后逐渐增多,鼻饲食物有米汤、混合奶等流质食物,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30
7、0ml,每日4-5次,每次间隔3小时以上。及时记录,防止过量喂食。 长期鼻饲患者要防止发生鼻、食管溃疡、胃出血、肺部感染及胃肠道细菌感染。,与清醒的患者多沟通,介绍健康宣教及导管护理知识,告知患者尽量减少用力咳嗽、咳痰,咳嗽时用手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出。,气管插管的护理,目的:维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阻力,减少无效腔量,利于给氧、机械通气及气管内给药。,护理: 1.准确记录插管的方法、途径、插管深度、套囊充气量、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和意外拔管。 3.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4.经常变换头位,以免颈项强直、体
8、表压伤及咽喉损伤。,5.导管太长时气道阻力增大,不能充分清除气道深部的分泌物,可适当剪短口外或鼻外的留置导管长度; 6.进行口腔和面部清洁护理,每天更换固定带,监测导管深度及是否移位,护理时可移动导管至对侧口角; 7.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气管切开的护理,适用于气管插管超过1周、上呼吸道梗阻或创伤、呼吸道畸形、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困难插管、神经肌肉疾病等;对头颈、颌面、口腔等部位手术前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方法主要有开放式和经皮式气管切开。开放式对患者创伤大,耗时多,一般在手术室内进行。经皮式对患者创伤小,耗时短,在床旁即可进行。,护理: 1.妥善固定导管,
9、防止意外拔管。 2.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3.每天更换固定带,每48小时进行切口换药,观察造瘘口有无分泌物、发红和皮肤刺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4.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做好口腔卫生护理和口咽部分泌物吸引。 5.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气囊的管理,避免误吸,有效固定,防止气道粘膜损伤,防止气道漏气,保证有效通气,气囊作用,气囊的压力,维持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 25cmH2O-30cmH2O之间,气道粘膜 缺血性损伤,气管食管瘘,拔管后 气管狭窄,气囊的压力,囊内注气量(RUSCH,8#) 6ML:20cmH2O 6.5ML:25cmH2O,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目的
10、: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均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或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安放位置:,A:积液处于低位,一般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间的第68肋间插管引流 B:积气多向上聚集,以在前胸膜腔上部引流为宜,常选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C:脓胸常选在积脓液的最低位,护理措施:,保持引流管道密闭:使用前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整个装置是否密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胸壁引流口处敷料应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11、 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瓶子放于病人双下肢之间,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瓶的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再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有效体位:,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分扩张。,保持引流通畅:因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80cm。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需要定时捏挤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简单方法是水封瓶长管内的水柱随呼吸动作上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重 患者 管道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