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论文:“三个维度”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7页).doc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三个维度”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论文:“三个维度”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论文:“三个维度”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第 7 页“三个维度”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生本课堂【摘 要】 生本课堂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而设计的。本文提出构建生本课堂的三个维度:温度(即学生学习的气氛)要恒定;宽度(即教材和方法)要开放;厚度(即学生思考的程度和学生的情感)要发展。【关键字】信息技术 三个维度 生本课堂现行的课堂强调生成与构建,着重从学生的生命化教育与生存质量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成长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改革的焦点集中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具体的落实,学生以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思维活动经历课程的过程与生活,让课堂空前多地融入学
2、生的声音,充满学生生命的活力和他们成长的气息。课堂教学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学习,它呈现了生命自然和谐的温度,更是师生一起成长的生命历程,这样课堂形象地被称之为“游牧式”课堂。“游牧式”的课堂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过程,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游牧式”的课堂常常出现放羊式的现象,对学生的地位和作用过多地关注,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或站在讲台前冷冷地看着学生在学习,或者焦头烂额地忙碌着辅导,导致学生学习情绪的温度过低或者过高。曾经在一次培训会中,有位教师在评课的时候说:“现在的开放性课堂,老师根本不用说,不用去教,就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做。”对此,我抱着不同的见解,虽然现在提倡开放
3、性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难道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忽略不计吗?就像本校有一位教师对于“放”所说:教师只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半桶水,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有把握的度。一、 现行课堂教学现状开放性的课堂强调问题导入、小组合作以及运用激励性评价。这些形式如果运用恰当能促进学生生成知识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在现行的课堂中,却出现忽略其实效性和恰当性了,过分追求其形式而舍本逐末的现象。1、问题引导简单化为放羊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经常面临着“讲”与“不讲”的难题,因此,有的教师为了求新求异求变,简单地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而老师撒手不管,从而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情感因
4、素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因此,表面上学生学习非常的“热情”,交头接耳或者目不转睛,实际不少学生学习目标定位模糊,学习内容无法掌握,更多也许是不知所措,呈现了“放羊式”的教学场景,学生学习缺少了智性,学习的温度过高或过低。2、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形式参与。很少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看到小组合作,即使设计了小组合作,很多的时候也只是大组化小、学生开口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而看不到小组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看不到合作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没有分工合作,教师的作用又在哪里。课堂上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只要有疑问,不论难易,一概小组讨论,甚至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不例外
5、;,为了合作而合作,学生学习缺少了理性,合作随意性过宽。3、任务设计层次混乱。“任务驱动”在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广泛运用。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任务驱动后,来一个“一刀切”的任务或者多个任务,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而现实课堂中,教师为了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硬是制造了一个任务,没有对任务进行深刻地分析,也不确定这个任务是不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就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导致有些学生就“手忙脚乱”或者有些学生“气定神闲”地等着下一个任务的到来。教师为了教材知识点而刻意制造“任务”,而这些任务又凸显无实际性,无层次感,让学生的学习缺少了厚度。由此看来,教师在课堂上已经认识到学
6、生的主体地位,也尽量在“游牧式”的课堂中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但是,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学习的共同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同经验地对话、交锋、碰撞与协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适当的教育,从而认识自我,找到自我,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和生成新的知识,并且不断地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而且更能体现自我价值,因此,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构建“三个维度”连环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二、三个维度的构建(一)温度恒定性 谈起“温度”,在此文中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情绪人文温度。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要么“温度”多低,要么“温度”过高。在操作中,教师不能或者不会帮助学生解决问
7、题,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低落,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教师的教学呢,就是半天云里拉家常空谈;而学生呢,也就是拉磨的驴断了套空转一遭。如何维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呢?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善于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独特的教学设计,引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会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得到情感的抒发。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说教材是“泉眼”,那么课堂就是一条充满生命的河流。既然是一条有生命的河流,那“河水”的温度一定是恒温,而不是忽冷忽热。因此, 信息技术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所事事;也不能整个课堂都充满了问题,请求教师帮助,而是让学生对设计的任务保持兴趣,而
8、主动去完成任务。这种温度下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完全沉浸在学习之中,教师的作用并不是陪衬,而是一个点拨者。我们都有亲身感受,有时候上课心情很舒坦,和学生一起奏起和谐之乐;有时候上课却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缺少情感和思维的力度。可以想见,当学生在课堂这条“温暖的河中”学会新知识,形成生生不息、集腋成裘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绝不会感受到课堂的枯燥和烦闷。因此,“开放性”教学的课堂温度是前提。(二)宽度开放性1、教材的开放在我们平时的课中,大多只是“靠着”教材,顺势而下地设计教学过程。而往往我们去听课的时候,就会常常感慨其他教师设计的内容新颖而不脱离教学目
9、标,教师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也随着拓宽。教师必须把课标和教材读深、读透,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教材,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这样,才能把教材融会贯通,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方可纵横驰骋于课堂间。例如在四年级上精益求精做小报,如果简简单单地运用工具美化小报,我们相信很多学生都会融会贯通。但是,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合理布局,让小报有吸引力,而且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我这样设置就很别扭?”“为什么这样设置就觉得美观大方?”,“为什么报头改变一下字体、颜色,小报就显得漂亮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小报特点(小报的一些元素、报头制作、色彩搭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信息技术 论文 三个 维度 构建 课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