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治未病课件.ppt





《中医养生治未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治未病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医养生治未病8/31/2022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7页8/31/20222中医治未病的渊源中医治未病的渊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素问“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晚乎”。理论提出理论提出实践应用实践应用素问素问刺热篇刺热篇“肝热病者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左颊先赤;心热病者心热病者,颜先赤颜先赤;脾脾热病者热病者,鼻先赤鼻先赤;肺热肺热病者病者,右颊先赤右颊先赤;肾热肾热病者病者,颐先赤颐先赤;病虽未发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
2、之见赤色者刺之,名曰名曰治未病也。治未病也。” 奠基于战国时期奠基于战国时期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7页8/31/20223中医治未病的渊源中医治未病的渊源西汉西汉张仲景张仲景唐代唐代孙思邈孙思邈东汉华佗东汉华佗晋代葛洪晋代葛洪指出伤寒新愈指出伤寒新愈,若若起居作劳起居作劳,或饮食或饮食不节不节,就会发生劳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复、食复之变。从而将病后调摄从而将病后调摄,以防复发以防复发,补充为补充为治未病内容的重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要延伸。将疾病分为将疾病分为“未病未病”“”“欲病欲病”“”“已病已病”三三个层次个层次, 他对治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保健和欲病早
3、治的角度着眼的角度着眼,“喜喜养性者养性者,治未病治未病之病之病”创五禽创五禽戏健身法戏健身法“内修内修”“外养外养”理论理论方法可分:方法可分: “行气行气”“导引导引”“服食服食”“卫生卫生”等等发发展展于于汉汉唐唐时时期期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7页8/31/20224中医治未病的渊源中医治未病的渊源叶天士叶天士逐邪务早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证用药先安防变先安防变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成熟于明清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7页8/31/20225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完善临床医疗体系完善临床医疗体系通过养生保健、疾病通
4、过养生保健、疾病预防、重大疾病阻断和康复预防、重大疾病阻断和康复的全过程、多层次的实践的全过程、多层次的实践构建我国具有中构建我国具有中医特点的预防保医特点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健理论体系中医治未病的渊源中医治未病的渊源应用于新时期应用于新时期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7页8/31/20226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养生保健的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思想想一一已病防变已病防变治疗疾病的治疗疾病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思想想二二 瘥后防复瘥后防复病后防病的病后防病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思想三三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7页8/31/20227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中医治未病
5、的理论内涵第一部分:养生保健的第一部分: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思想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学是一门以中医养生学是一门以预防保健和健康长寿预防保健和健康长寿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养生学的基下,研究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养生方法及本理论、养生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7页8/31/20228养生保健的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思想中医养生学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养生学的优势和特色 它以中医整体观念和审因施养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它以中医整体观念和审因施养为指导;以
6、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以及病因病机学说等为基础;体质学说以及病因病机学说等为基础; 采用食养、沐浴、情志调摄、针灸、推采用食养、沐浴、情志调摄、针灸、推拿、传统保健按摩、传统体育运动、气功等综合方法;使亚健康者最大限度地拿、传统保健按摩、传统体育运动、气功等综合方法;使亚健康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使健康者能更健康;使他们不仅在身体、心理、职业和社会活动等恢复健康,使健康者能更健康;使他们不仅在身体、心理、职业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够以旺盛的精力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方面都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够以旺盛的精力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多作贡献,而且能
7、健康长寿,享受天年。和经济发展多作贡献,而且能健康长寿,享受天年。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7页8/31/20229养生保健的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思想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v(1)顺应自然,协调阴阳;)顺应自然,协调阴阳;v(2)谨慎起居,形神共养;)谨慎起居,形神共养;v(3)和调脏腑,通畅经络)和调脏腑,通畅经络 ;v(4)饮食调养,动静适宜;)饮食调养,动静适宜;v(5)节欲保精,益气调息;)节欲保精,益气调息;v(6)因人、同时、因地制宜。)因人、同时、因地制宜。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7页8/31/202210顺应自然协调阴阳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春夏养
8、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7页8/31/202211 谨慎起居,形神共养谨慎起居,形神共养 “志闲而少欲,细志闲而少欲,细心安而不惧,形劳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而不倦,气从以顺”。即保持心态的。即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淡泊名安闲清静,淡泊名利、无杂念、少贪利、无杂念、少贪欲、防止情绪的剧欲、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这样才能烈波动,这样才能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的良好环境若不,则伤及脏若不,则伤及脏腑气机,导致气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血运行紊乱。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阴阳应象大论
9、论“怒则气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思则气结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7页8/31/202212和调脏腑和调脏腑 通畅经络通畅经络v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说: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v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脏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
10、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脏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阴阳协调、气血平和、脏腑得养,精充、进行,新陈代谢旺盛。阴阳协调、气血平和、脏腑得养,精充、气足、神旺,所以身体健康而不病气足、神旺,所以身体健康而不病v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到所谓“动行以达郁动行以达郁”的锻炼目的的锻炼目的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7页8/31/202213饮食调养饮食调养1日常饮食七分饱,宜清淡饮食“饮食自倍,肠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乃伤”2克服饮食偏嗜,寒温适克服饮食偏嗜,寒温适宜,据体质而调配宜,据
11、体质而调配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成,脾气乃绝;味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味过于苦,胃气喘满;味过于苦,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沮弛,精神乃央”3“药食同源药食同源”原则古语云原则古语云:千补万补千补万补,不不如食补如食补.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7页8/31/202214v房事有节房事有节: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支持满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支持满v食疗保肾食疗保肾: 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v运
12、动保健运动保健: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v针灸药物调治:针灸药物调治:枸杞、地黄等枸杞、地黄等v按摩固肾按摩固肾: 涌泉、涌泉、三阴交三阴交 、肾俞节欲保精节欲保精 益气调息益气调息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7页8/31/202215太极拳太极拳气气 功功五禽戏五禽戏八段锦八段锦传统养生术传统养生术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7页8/31/202216太太 极极 拳拳 始祖陈卜陈式太极拳 陈正雷孙禄堂孙式太极拳 孙永田杨露禅杨式太极拳 杨振铎满族人全佑吴式太极拳 李秉慈武禹襄武式太极拳 乔松茂太极拳是集意、气、身于一体的一种拳术。其特点为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园活自然、协调完整。刚柔
13、相济 快慢相兼开合鼓荡 小巧紧凑匀缓柔和 舒展大方柔和紧凑 大小适中动作灵活 步法轻捷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7页8/31/202217 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旺衰关系密切。可以说,一个人衰老的快慢,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故道家气功讲究“藏精葆元”。下面介绍一种易学易练的六式肾气保养功。 一、屈肘上举:端坐于方凳上,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直向上,与两耳平齐。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落下复原,可连做10-15次 (如在室外练此式,可采用站势)。 二、抛空:正身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
14、动作8次,然后换手,即右手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物动作8次。此式每日可练5遍。 三、荡腿: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腿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此动作可活动腰膝,有益肾强腰之功效。如果你还不算老,可练“高荡腿”动作,即:找一棵大树,左手扶树,左腿“金鸡独立”,右腿前后摆动,初练时腿的高度与腰平即可,待熟练后,可“荡”至与肩平。左腿与右腿交换摆动,每次10-20下。 四、摩腰:端坐,宽衣,松腰带,双手相搓,以发热为度,再将双手掌心置于腰后两侧(肾俞穴)处,上下搓摩,直至腰部发热为止。然后,再搓摩腹部气海,关元穴。此法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的作用。 五、“吹”字动:直
15、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翻掌向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开始练时双手很难触地,待双腿后面的“筋”松开后,就能触地了),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口中轻吐“吹”字音,可连做十几次。本功属于“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常做可固肾气。 六、悬吊:找一单杠,每日练“悬吊”动作(双手握杠,双脚离地)十数次;如无单杠,可找一横树枝来练习。此式即增强臂力,又可增强腰力,有固肾气的作用。 以上各法可据自己的条件适当选择,可全练,也可单练。 气气 功功硬气功软气功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7页8/31/202218五禽戏五禽戏虎形熊形鹿形鸟形猿形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7页8/31/202219八段锦八段锦 两手
16、擎天理三焦两手擎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调理脾胃臂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除心火摇头摆尾除心火 背后七颠百病消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増气力攒拳怒目増气力 两手攀足固肾腰两手攀足固肾腰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7页8/31/202220第二部分:治疗疾病的第二部分:治疗疾病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思想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7页8/31/202221已病防变已病防变任病发展,必然坐失良任病发展,必然坐失良机,难免有病情恶化或药不胜病之忧机,难免有病情恶化或药不胜病之忧。见肝之病,知肝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17、当先实脾脾,当先实脾“客邪贵乎早逐客邪贵乎早逐”截断病传道路或保护未受邪脏腑截断病传道路或保护未受邪脏腑疾病早期疾病早期,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善于善于诊断诊断早治已成之病早治已成之病先治将受邪之地先治将受邪之地先治未成之病先治未成之病发现征兆和早期治疗发现征兆和早期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7页8/31/202222含义含义意义意义要点要点指疾病虽尚未发生指疾病虽尚未发生,却已出现某些先兆却已出现某些先兆,或疾病已经处于萌或疾病已经处于萌芽状态时芽状态时,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期治疗,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起始和萌芽状态。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起始和萌芽
18、状态。病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规律病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规律,一方面要强调及早一方面要强调及早治疗治疗,防微杜渐防微杜渐,避免疾病的深入发展避免疾病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同情形要有针对性治疗措施不同情形要有针对性治疗措施,要在适当的时候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方法采用恰当的方法疾病未发疾病未发欲病救萌、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防微杜渐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的规律,病初即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其传变的规律,病初即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7页8/31/2022
19、23疾病未传疾病未传早治、防其传变早治、防其传变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及时防止或就及时防止或阻止疾病的发生、蔓延、恶化阻止疾病的发生、蔓延、恶化或传变或传变,救急防危。在疾病初期救急防危。在疾病初期,一一般病位较浅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病情较轻,对正气的损对正气的损害也不甚严重害也不甚严重,故早期治疗可达到故早期治疗可达到易治的目的。易治的目的。如如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云:“适中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疾病由外及内疾病由外及内,四肢才觉重滞四肢才觉重滞,马上进行导马上进行导引、吐纳、针灸和膏摩等引、吐纳、针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养生 治未病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