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行为基础 .ppt
《个体行为基础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行为基础 .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体行为基础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7页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及行为的起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管理者的成功依赖于通过别人做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管理者必须能够解释员工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而不是那样的行为,并能预测员工将对管理所采取的各种活动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行为离不开对人性的研究。古今中外对人性存在的不同的假设,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行为管理理论。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7页2. 1 2. 1 关于人的理论关于人的理论 2. 1. 1 2. 1. 1 中国学者的人性观点中国学者的人性观点 (1)先秦时期的人性观 人性理论是先秦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善恶观的理论基础。孔子提出
2、了“性相近,习相远” 。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之善是先天赋予的,善是人的内在本质,“我固有之”,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荀子明确提出“性恶论”,他认为性恶乃自然本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7页(2)汉至隋唐时期的人性观 汉至隋唐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在人性问题上围绕天道、天理进行了阐释。 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善恶的根源在于“天”,主张修善去恶。 魏晋时期,王弼调和儒家、道家的人性学说,善是对人类自然本性的保护。 唐代韩愈提出以“仁义礼智信”五德为善恶标准。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7页(3)宋至明末清初时期的人性观 北宋时期是宋明理学的形成阶段。 周敦颐提出“
3、以诚为本”,善就是天赋予人的本性。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在天由命,在人则由性”,“性即理也”。 陆九渊以“心”为本,认为道德修养要“自存本心”。 李贽从“人必有私”的自然人性论出发,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 黄宗羲主张“性善论”,“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7页(4)中国近代的人性观 中国近代的人性观一方面是对明清启蒙思想的继承,一方面又接纳和吸取了西方近代人性思潮。 龚自珍提出善恶并非人的天性,而是后天才有的。 魏源认为人的思想总是处于善恶斗争中。 康有为提出“性无善恶”的观点,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 谭嗣同认为“仁”是天地万物之源,人性
4、本善。 严复认为没有先天的善恶,善恶应以人的苦乐为标准。 梁启超主张“利群”,但是利群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利己、为我。 章太炎认为人类为自己而生,善与恶是可以进化的。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7页2. 1. 2 2. 1. 2 西方学者的人性观点西方学者的人性观点 (1 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泰勒管理理论的出发点。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将该假设称为X理论。 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 大多数人都是没有雄心壮志,宁愿接受别人领导,也不愿负任何责任。 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矛盾的,为了达到组
5、织目标必须靠外力的强制。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7页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大多数人为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将选择那些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人群大致分两类,多数人符合上述假设,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7页 根据经济人假设,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方式应当是: 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任务方面。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 强调严密的组织,制定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如工作定额、技术规程。 在激励约束制度上,主要用金钱报酬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
6、67页(2 2)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的假设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来的。其理论观点是: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 在群体中除“正式组织”外,还有“非正式组织” 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7页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起决定作用,因而在管理措施上应重视以下几点: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还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还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培养集
7、体精神。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7页管理人员的职能不能只限于制定计划,还应在员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提倡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7页(3 3)自我实验人假设)自我实验人假设 “自我实现的人”的概念是马斯洛提出来的。麦格雷戈总结马斯洛等人的类似观点、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Y理论。Y理论是与X理论根本对立的,基本观点实际上是对“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概括。这些假设是: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厌恶工作并不是人的普遍本性。人们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7页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并不矛盾。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大多数人都具有高度的想
8、象力、聪明才智和解决组织中困难问题的创造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7页根据这些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为: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激励方式应从外在激励改变为内在激励为主。 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分享权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7页(4 4)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根据“复杂人”假设,美国心理学家J.J.莫尔斯、J.W.罗尔施提出了所谓的“超Y理论”,又称“权变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人们带着各式各样的需要和动机来到工作单位,但主要的需要是取得胜任感。取得胜任感的动机尽管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如果任务和组织相
9、适合,胜任感的动机极有可能得到实现。 即使胜任感达到了目的,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又树立起来了。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7页2. 1. 3 2. 1. 3 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 (1)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看,重视人性研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管理实践的需要。(2)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看,重视人性研究是组织行为学对象研究的需要。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7页2. 2 2. 2 个性差异理论个性差异理论 个性(Personality)又称为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环境事务的适应性中所显示出的异于他人的稳定和持久的心理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了解一个人的个性
10、,不仅可以掌握其目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预见其未来的行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7页2. 2. 1 2. 2. 1 个性的概念及特征个性的概念及特征 (1 1)个性的概念)个性的概念 从管理的角度上说,个性是 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 人交往方式的总和。他常常 被称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可测 量的人格特征。个性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个性学习历史知觉态度环 境 组 织 工 作 社会环境行为图21 个性因环境相互作用影响行为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7页(2 2)个性的特征)个性的特征 差异性。 倾向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7页2. 2
11、. 2 2. 2. 2 个性的基本理论个性的基本理论 (1 1)个性发展阶段论)个性发展阶段论 这一理论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他将一般人的个性按年龄分为8个阶段,并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个性发展的基本特征(表2-1)。 阶 段年 龄特 点成 功失 败1婴儿早期2婴儿晚期3早儿童期4中儿童期5青春期6早成年期7中成年期8晚成年期出生1岁约1岁3岁约4岁5岁约6岁7岁约12岁20岁约20岁40岁约40岁60岁约65岁以上基本的信任心自主创造性勤奋自我认识合群继续成长完善不信任羞耻、困惑自责自卑对自己的认识模糊孤僻失望停滞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7页(2 2)个性特质论)个性特质论
12、 这是由卡特尔和吉尔福特等人提出的一种个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人们中间存在着一些一贯的、稳定的、带有不同程度普遍性的个性特征。表2-2 卡特尔的16种主要个性特质 低分特质 高分特质1孤独、缄默外向、乐观2迟钝、学识浅薄聪慧、富有才学3情绪激动情绪稳定4谦虚、顺从固执、支配5严肃、谨慎轻松、兴奋6权宜、敷衍有恒、负责7胆怯、畏缩勇敢、冒险8理智、注重实际敏感、感情用事9信赖、随和怀疑、刚愎10现实幻想11直率、坦白世故、遮掩12自信、沉着忧虑、紧张13保守激进14随和、依赖专断、自主15不拘小节自律严谨16心平气和紧张困扰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7页(3 3)个性形成理论)个性形成理论 在个
13、性的形成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大致可分以下四种理论: 个性的遗传决定论。 个性的生物欲望论。 个性的生物社会论。 个性的社会论 。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7页(4 4)个性早期决定论)个性早期决定论 这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关于个性成长的理论。他认为人的个性由三个阶段组成: “本我”(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本能)。 “自我”(现实性原则、良心)。“超我”(社会的禁忌、准则、规律) 。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7页2. 2. 3 2. 2. 3 个性差异及测量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差异是指各人心理特征的不同之处。人的能力、性格、气质等各有不同,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克服困难的勇
14、气和毅力、性格的开朗与深沉等会有差别。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7页 气 质 能 力 性 格 差 异 多血质(活泼型)胆汁质(兴奋型)黏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能力类型差异(知觉类型、表象类型、记忆类 型、思维类型差异;数学、文学、音乐、体育等能力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低下、一般才能、天才) 能力出现早晚差异(早熟、普通表现、晚熟) 按机能类型划分: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按倾向性划分:外倾型、内倾型 按独立程度划分:顺从型、独立型 按生活方式划分:理性型、政治型、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测 量 自陈法问卷法气质量表:MMPI.CPI投射法主题统觉测验(TAT)墨迹测
15、验(RI) 测量类型 按测量方式: 个人测量 团体测量 按测量内容: 文字测量 非文字测量 按能力分类: 一般能力测量 特殊能力测量 创造力测量测量方法 行为观察法 实验法 智力测量法: 威克斯勃智力测验 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 个案调查法 综合研究法: 观察法 谈话法 作品分析法 个案法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自陈量表法测验法: 作业测量法 投射法 应 用 安排工作岗位管理人员匹配选择工作职业处理人际关系因人施教 选配专业、岗位职业、工程安排人才选拔、安置 思想教育人员选拔行为预测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7页2. 3 2. 3 气质气质 2. 3. 1 2. 3. 1 气质的涵义 气质是个体心理
16、特征之一,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天生的。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征。(1)气质是先天的个性特征(2)气质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7页2. 3. 2 2. 3. 2 气质类型及其特征气质类型及其特征(1 1)气质分类学说的提出)气质分类学说的提出 最早提出气质分类学说的是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7页 (2 2)气质的类型及行为特点。)气质的类型及行为特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以及这些类型的行为特点如表2-4所示。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强
17、度均衡性灵活性行 为 特 点活泼型(多血质)兴奋型(胆汁质)安静型(黏液质)抑郁型(抑郁质)强强强弱均衡不均衡均衡灵活 不灵活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和抑制安静、对定、迟缓有节,不好交际消极防御反应,胆小畏缩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7页2. 3. 3 2. 3. 3 气质对行为的影响气质对行为的影响 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 。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7页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体行为基础 个体 行为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