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ppt
《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ppt(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92页第七章第七章 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92页儿童道德的发展1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3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4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皮亚杰的理论皮亚杰的理论柯尔伯格的理论柯尔伯格的理论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知”的道德,对是非善恶事理的判断“行”的道德,对道德理念的具体实践道
2、德发展: 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历程。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92页一、皮亚杰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里程碑:里程碑:19321932年,年,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主要内容(一)主要内容“临床法临床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规则意识儿童道德判断6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一、皮亚杰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道德对偶故事道德对偶故事A.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子,椅子上放
3、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打碎了15只杯子。只杯子。B.亨利,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亨利,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v皮亚杰发现:v6岁以下的儿童大多认为约翰的过失较重,因为他打碎的杯子较多;v年龄较大的儿童则认为约翰的过失较轻,因为他的过失是在无意中发生的。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 皮亚杰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前道德阶段
4、:4、5岁以前,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岁以前,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定的判断。他律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4、58、9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道德现实主义),而不考虑行为意向。(道德现实主义)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此阶段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岁以后,此阶段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除看行为结果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之外,也要
5、考虑当事人的动机动机。(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皮亚杰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皮亚杰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上的问题方法上的问题1. 两难方法中的两个故事,给儿童展示了两个不对等(两难方法中的两个故事,给儿童展示了两个不对等(15和和1)的)的后果,这会引诱儿童忽略其中的有意性。后果,这会引诱儿童忽略其中的有意性。2. 故事的设计上存在问题。思考:故事中亨利去拿果酱,他可能并不是故事的设计上存在问题。思考:故事中亨利去拿果酱,他可能并不是有意打破杯子的,而是不小心打碎的;有意打破杯子的,而是不小心打碎的;3.
6、这些故事对儿童被试的记忆要求也较高。这些故事对儿童被试的记忆要求也较高。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皮亚杰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皮亚杰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的区分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的区分 未对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进行区分,而是认为儿未对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进行区分,而是认为儿童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范畴的规则。童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范畴的规则。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柯尔伯格 (L.Kohlberg)(L.Kohlberg)的道德发展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7、是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阶段论是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修正和完善。他改进了皮展论的修正和完善。他改进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在究,在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提出了他的年代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92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 柯尔伯格采用柯尔伯格采用“开放式开放式”手段来揭示儿童道手段来揭示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保留皮亚杰成对故事中的冲突德发展水平,同时保留皮亚杰成对故事中的冲突性特征。编制性特征。编制“道德两难故事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德判断的工具。现
8、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92页柯尔伯格的理论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两难故事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海因兹偷药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绝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绝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索价元制造,索价2000元。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一共才借了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一共才借了1000元。他不得已元。他不得已,只好求药剂师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
9、拒,只好求药剂师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拒绝,说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绝,说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92页 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应该?为什么为什么不应该?不应该? 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为什么?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92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大约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该水平的道德推理的特征是关注行为引起的结果,着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儿童无内在的道德标准。判
10、断一种行为是否适当,主要是看其能否使自己免于受罚,或让自己感到满意。这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惩罚与服从取向和 相对功利取向。16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92页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后果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后果)1、惩罚和服从惩罚和服从的取向。根据行动的有形的结果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的取向。根据行动的有形的结果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受到惩罚和顺从权威的行动都被看作是对的。受到惩罚和顺从权威的行动都被看作是对的。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取向。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
11、行为。虽然发生了互惠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方式。行为。虽然发生了互惠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92页 习俗水平习俗水平 ( (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 ) 随着儿童道德的发展,逐渐不再根据直接的具体结随着儿童道德的发展,逐渐不再根据直接的具体结果来看待道德,而是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性因素来作出道果来看待道德,而是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性因素来作出道德问题的决定,包括他人的认可、家庭的忠诚、遵守法德问题的决定,包括他人的认可、家庭的忠诚、遵守法律和社会秩序。以满足社会期望、遵循社会准则和习俗律和社会秩序。以满足社会期望、遵循社会准则和习俗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12、。处于习俗水平的个体内化了社会规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处于习俗水平的个体内化了社会规则或习俗。该水平的道德推理包括则或习俗。该水平的道德推理包括2 2个阶段:好男孩个阶段:好男孩- -好好女孩取向和法律和秩序取向。女孩取向和法律和秩序取向。18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92页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习俗水平(主要满足社会期望)习俗水平(主要满足社会期望) 3、好男孩好男孩好女孩好女孩的取向。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被人赞扬的行的取向。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被人赞扬的行为。十分重视顺从和做为。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好”孩子。孩子。4、法律和秩序法律和秩序取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
13、所谓正确即指完成取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的秩序。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的秩序。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92页 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 (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时开始) ) 能够依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能够依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人,已经超越现实道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人
14、,已经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该水平由两个阶段组成:社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该水平由两个阶段组成:社会契约取向与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会契约取向与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20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92页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后习俗水平(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后习俗水平(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5、社会契约社会契约取向。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墨守法规的情调。正确的行取向。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墨守法规的情调。正确的行为是按社会所同意的标准来规定的。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人主义的为是按社会所同意的标准来规定的。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人主义的
15、相对性以及需要与舆论一致。相对性以及需要与舆论一致。6、普遍的道德原则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道德被解释为一种良心的决断。道德原则的取向。道德被解释为一种良心的决断。道德原则是自己选定的,根据抽象概念而不根据具体规则。是自己选定的,根据抽象概念而不根据具体规则。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92页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1.方法上的问题方法上的问题从道德两难问题中获得的关于儿童对于道德判断的分数是凭直觉的,其内部相关性不高。从道德两难问题中获得的关于儿童对于道德判断的分数是凭直觉的,其内部相关性不高。方法上存在的主观性太强,以致影响到儿童真实的判断结果;方法上存在的主观性太强,以致影响
16、到儿童真实的判断结果;量表的效度值得怀疑;量表的效度值得怀疑;对道德两难问题的现实性的质疑。对道德两难问题的现实性的质疑。2.社会习俗与道德规则的区分社会习俗与道德规则的区分没有很好地区分习俗规则和道德规则,把两者混为一谈没有很好地区分习俗规则和道德规则,把两者混为一谈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并不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并不适合于儿童的习俗判断。适合于儿童的习俗判断。3.被试性别问题被试性别问题性别的单一化性别的单一化男性。男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92页理论提出 艾森伯格认为,道德作为一个总的领域,包括许多不尽相同的具体方面,儿童对这些具体方面的判断会有所不同。 她设计了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
17、prosocial moral dilemmas)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23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92页理论提出 亲社会两难情境的特点: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之间做出选择,助人者的个人利益和接受帮助者的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24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92页研究方法与柯尔伯格理论相比,共同点在于: 都采用两难故事作为研究工具; 都采用个别交谈法来考察道德判断过程。25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92页与柯尔伯格理论相比,区别在于: 内容特点不同:在亲社会两难情境中并不强调法律、惩罚、权威和正规的责任。26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
18、共92页与柯尔伯格理论相比,区别在于: 理论基础不同: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不能用儿童认知结构的变化来说明。而艾森伯格没有预先假设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也没有设想要根据这一结构来确定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阶段。她只是设想柯尔伯格的阶段理论可能没有概括出儿童道德判断的全貌。 27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92页对实验材料的评估方式不同:艾森伯格常用的亲社会道德思想范畴有以下几种1、对权威和/或惩罚的畏惧与迷信、避免惩罚和无条件的服从权威本身就是价值。2、享乐主义的推理 (1)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自我得益观。 (2
19、)直接的互惠。 (3)情感关系。28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92页对实验材料的评估方式不同:艾森伯格常用的亲社会道德思想范畴有以下几种3、对他人需要的关注 (1)对他人身体或物质需要的关注。 (2)对他人心理需要的关注。4、定型作用 (1)好人或坏人的定型形象。 (2)大多数行为的定型形象。29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92页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阶段1: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阶段4:A 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 B 过渡阶段。阶段5:深度化推理。30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92页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对比 1、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
20、道德判断所经历的第1阶段是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即儿童把避免惩罚和遵从权威作为其判断的理由。 艾森伯格认为,儿童并不或极少把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作为其社会道德判断的理由。31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92页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对比 2、柯尔伯格的第2阶段是以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他把儿童对个人和对他人需要的满足都归纳为在同一发展阶段里。 艾森伯格认为儿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自私享乐的思想,而满足他人需要是利他的思想,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后者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前者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最低阶段享乐主义的推理,后者为第2阶段需要取向的推理。32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92页3、柯尔
21、伯格提出的第3阶段与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第3阶段一致,即儿童都是以外在的他们的“好人”和“坏人”的定型形象、他人的赞许等作为其判断的理由。4、柯尔伯格的后3个阶段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后2个阶段不同。33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92页5、柯尔伯格认为他所提出的儿童道德判断的3种水平6个阶段不受道德判断内容的影响,其理由是他在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时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形式与内容区分开了。艾森伯格认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并没有完全概括出儿童整个道德判断的全貌,他的理论只揭示儿童对某些道德问题的判断的发展情况。34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92页 吉利根最早对道德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
22、1、吉利根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即公正和关怀的伦理道德观。35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92页2、吉利根在另一种声音中强烈的批评柯尔伯格的理论,并指出男女两性在道德判断上,观点本不相同。在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公证、权利,女性更注重关怀、同情;在道德推理上男性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女性更关注对他人所负的责任, 更倾向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 。3、在提出“关怀道德”之后,吉利根及其同事开始考察关怀道德的普遍性,即进行名为“权利和义务”的代表性研究。36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92页权利和义务研究: 让被试描述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实生活中经历的道德冲突,然后向被试提出
23、一系列标准问题,包括问题的建构(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法(怎么办)和评价(这样做对吗)。37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92页权利和义务研究: 结果:75 女性 关怀取向 25女性 公正取向 79男性 公正取向 7男性 关怀和公正并重 36女性 无任何公正取向 36男性 无任何关怀取向结论:在真实生活的道德两难故事中,个体考察问题主要用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个体的性别有关,但并非局限于个体的性别。38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92页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理论内容1、在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中存在两种道德取向公正和关怀,不同个体采用的思考方式可能不同。2、男女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表现在道德观上
24、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39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92页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理论内容3、不能把女性注重关怀归于她们缺乏教育训练,相反,女性道德推理中的关怀使我们看到公正道德理论的不足。4、假设故事由于具有抽象的特性,易引起被试的公正思想,而真实两难故事,由于受故事发生的背景的影响,易激发个体的关怀思想。40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92页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的3个水平和2个时期水平1 自我生存定向。自我的需要产生冲突时,道德思考才会产生,道德是对自己强加的约束力。第1个过渡时期:从自私向责任感转变。个体的愿望和个体对他人的责任感是相互矛盾的,即将要和应该之间存在冲突。41现在
25、学习的是第41页,共92页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的3个水平和2个时期水平2 善良即自我牺牲。女性作为照顾者和保护者在习俗水平上的观点。道德判断起源于社会规范和多数人的意见。第2个过渡时期:从善良转向真实。女性开始意识到道德意味着既要关心自己,又要关心他人。对他人负责而使自己“善良”,对自己负责而使自己“真实”和“诚实”。42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92页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的3个水平和2个时期水平3 非暴力道德。个体利用非暴力原则解决自私和对他人负责之间的冲突。43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92页第二节第二节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92页第二节第二节 儿童亲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道德 社会 行为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