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 (5).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染病流行病学 (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流行病学 (5).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7 7版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流行病学配套光盘人人 民民 卫卫 生生 出出 版版 社社关于传染病流行病学 (5)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0页 20002000多年前,多年前,HippocratesHippocrates提出提出“流行流行”的概念的概念, ,检疫、隔离等方法的产生和预防疾检疫、隔离等方法的产生和预防疾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传染病流行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初步的理论基础。病学的初步的理论基础。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起源与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0页1919世纪末世纪末微生物学的创立微生物学的创立2020世纪初形成了系统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理论世纪
2、初形成了系统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理论 鉴定致病微生物的推理方法鉴定致病微生物的推理方法Henle/ KochHenle/ Koch原则的建立,推动了传原则的建立,推动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飞速发展。染病流行病学的飞速发展。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0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第四节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五节第五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第六节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0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流行过程和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流行过程和传播规律
3、,探讨影响传染病流行传播规律,探讨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与措施的一门学科。流行的策略与措施的一门学科。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定义定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0页全球传染病流行概况全球传染病流行概况 国内传染病流行概况国内传染病流行概况流行概况流行概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0页l传染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发展传染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全球死于传染病的人口约占总死亡人数中国家。每年全球死于传染病的人口约占总死亡人数的的25% 。l五种主要传染病:艾滋病、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疟五种主要传染病:
4、艾滋病、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疟疾和呼吸道疾病。疾和呼吸道疾病。l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约有年代以来,全球约有40多种新发传染病多种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几乎每年至少),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新的传染病被发现有一种新的传染病被发现。全球传染病流行概况全球传染病流行概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0页l艾滋病危害严重,艾滋病毒感染模式正在发生从高艾滋病危害严重,艾滋病毒感染模式正在发生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的变化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的变化 l病毒性肝炎
5、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发病率虽有下降但病毒性肝炎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发病率虽有下降但仍不乐观,控制的难度仍然较大仍不乐观,控制的难度仍然较大l 耐药性结核病流行卷土重来耐药性结核病流行卷土重来l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不断发生,在全球出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不断发生,在全球出现的4040种新发传染病中,在我国出现近种新发传染病中,在我国出现近2020种种l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常见传染病发病率仍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常见传染病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我国传染病流行概况我国传染病流行概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0页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病原体病原体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
6、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与致病相关的主要特征与致病相关的主要特征 传染力(传染力(infectivity) 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传染力大小可通过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体的数量传染力大小可通过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体的数量来衡量,也可通过人群中二代发病率来衡量,也可通过人群中二代发病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 来评价。来评价。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现在
7、学习的是第9页,共70页l 致病力(致病力(pathogenicity):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l 毒力(毒力(virulence):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可用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来表示。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来表示。l 抗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原性(或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病原体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的抗原作用于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T细胞受细胞受体、体、B细胞受体),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
8、物质(特异细胞受体),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0页病原体的变异病原体的变异 抗原性变异: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流感病毒 耐药性变异: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变异:多重耐药菌 毒力变异:卡介苗毒力变异:卡介苗病原体在宿主体外的生存力病原体在宿主体外的生存力 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病原体的生长不利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病原体的生长不利大部分病原体在体外的生存力较弱大部分病原体在体外的生存力较弱少数病原体在外界生存力较强:细菌芽孢、乙肝病毒少数病原体在外界生存力较强:细菌芽孢、乙肝病毒等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1
9、页,共70页宿主宿主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皮肤粘膜屏障皮肤粘膜屏障 内部屏障内部屏障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正常的体液屏障作用正常的体液屏障作用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0页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宿主的个体遗传因素宿主的个体遗传因素7 7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艾滋病、肝炎、结核、脑膜炎等传染病的易感基因艾滋病、肝炎、结核、脑膜炎等传染病的易感基因从基因水平揭示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从基因水平揭示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0页传染过程
10、的结局传染过程的结局感染谱(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 或感染梯度(或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定植定植(colonization) 感染感染(infection)病原体存在于体表,组织未受侵害病原体存在于体表,组织未受侵害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无症状感染无症状感染(asymptomatic infection) 病原体病原体侵入宿主组织,但侵入宿主组织,但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也没有没有组织损害组织损害的实验室证据的实验室证据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0页持续感染持续感染(p
11、ersistent infection)隐伏(隐伏(latency)或隐性感染)或隐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携带状态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慢性携带状态慢性携带状态(chronic carrier state) 不迅速引起发病或痊愈的感染状态不迅速引起发病或痊愈的感染状态病原体持续性感染状态,存在某些组织或细胞中,不病原体持续性感染状态,存在某些组织或细胞中,不繁殖不具传染性,不出现临床症状,特殊条件下可被繁殖不具传染性,不出现临床症状,特殊条件下可被激活增殖,疾病急性发作而出现症状。激活增殖,疾病急性发作而
12、出现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0页疾病疾病(disease)痊愈痊愈(cure)临床疾病临床疾病(clinical disease)有症状感染有症状感染(symptomatic infection) 病原体在宿主组织中繁殖,出现临床体征、病原体在宿主组织中繁殖,出现临床体征、 症状与组织损害的实验室证据症状与组织损害的实验室证据 临床疾病又分为轻症、重症和死亡临床疾病又分为轻症、重症和死亡组织中的病原体被消灭组织中的病原体被消灭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0页思考题:思考题: 何为何为“冰山冰山”现象?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0页第三节第三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过程(ep
13、idemic process)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过程,包括病原体从传染源排是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过程,包括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整个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整个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三个基本环节。个基本环节。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0页传染源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基本环节基本环节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和动物。包括病人、病
14、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0页病病人人病程的分期病程的分期重要的传染源,病原体量大,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症重要的传染源,病原体量大,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症状,如咳嗽、腹泻等。状,如咳嗽、腹泻等。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潜伏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
15、期。称为潜伏期。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0页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需掌握)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需掌握)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借此追踪传染源,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借此追踪传染源, 寻找传播途径。寻找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评价预防措施效果。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 般潜伏期短的疾病,常以暴发形式出现。般潜伏期短的疾病,常以暴发形式出现。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0页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
16、e)出现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出现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病原体数量多,临床症状又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病原体数量多,临床症状又有利于病原体排出和传播,是和传播,是传染性最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的时期。恢复期(恢复期(convalescence)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开始产生免疫力,对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开始产生免疫力,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机体内的病原体被清除大多数传染病来说,机体内的病原体被清除,不再具有传染性。,不再具有传染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0页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carrier)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是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是带菌
17、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的统称。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的统称。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类型病原携带者类型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携带者的职业、生携带者的职业、生活行为、活动范围、环境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及卫生防疫措活行为、活动范围、环境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及卫生防疫措施等。施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0页受感染的动物受感染的动物 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包括家畜、野生哺乳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包括家畜、野生哺
18、乳动物、家禽及野禽等。动物、家禽及野禽等。疾病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并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疾病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并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疾病。可分为四类:疾病。可分为四类:人畜共患疾病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0页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偶然感染动物,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痢疾等。,偶然感染动物,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痢疾等。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为传染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为传染源,病原体在人间和畜间都可以独立的世代延续,源,病原体在人间和畜间都
19、可以独立的世代延续,如血吸虫病。如血吸虫病。真正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真正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如牛、猪绦虫病等。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如牛、猪绦虫病等。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间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间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播,如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不传播,如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0页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在外环
20、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播因素(传播因素(spreading factor)或传播媒介)或传播媒介: 病原体借助于进入易感宿主体内物质如水、空病原体借助于进入易感宿主体内物质如水、空气、食物。气、食物。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垂直传播(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通过母体直接传给子代。指病原体通过母体直接传给子代。水平传播(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传播因素实现人与人之间指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传播因素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的传播。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0页经空气、飞沫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
21、 (air-borne and droplet transmission) 经飞沫传播(经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经飞沫核传播(经飞沫核传播(droplet nucleus transmission)经尘埃传播(经尘埃传播(dust transmission)传播途径种类传播途径种类经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征流行特征为:为:传播途径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传播途径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冬春季高发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见少年儿童多见在未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升高在未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升高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受
22、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0页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水传播(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包括饮用水污染和疫水接触包括饮用水污染和疫水接触 经饮水传播的传染病的经饮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 水源史水源史 如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则病例终年不断如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则病例终年不断 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 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 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现在学习的是第2
23、8页,共70页29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病人有疫水接触史,发病有职业差异,主要是病人有疫水接触史,发病有职业差异,主要是 接触疫水的职业接触疫水的职业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暴发或流行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暴发或流行对疫水处理和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生对疫水处理和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生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主要有:主要有: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
24、食者不发病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潜伏期较短,流行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潜伏期较短,流行 的持续时间也较短的持续时间也较短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可平息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可平息食物多次被污染,暴发和流行可持续较长时间食物多次被污染,暴发和流行可持续较长时间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0页30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 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 触的一种传播途径,如性病,狂犬病等。触的一种传播途径,如性病,狂
25、犬病等。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 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 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病例一般呈散发,可在家庭或同住者之间传播,可病例一般呈散发,可在家庭或同住者之间传播,可 呈现家庭和同住者中病例聚集的现象;呈现家庭和同住者中病例聚集的现象;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发病较多;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发病较多;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流行病学 5 传染病 流行病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