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九册数学教案三疑三探模式(240页).doc
《小学第九册数学教案三疑三探模式(2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第九册数学教案三疑三探模式(240页).doc(2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第九册数学教案三疑三探模式-第 235 页校长寄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人生的理想在这一阶段树立,学习习惯在这一阶段养成,美好的童年生活在这一阶段度过。亲爱的老师们,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作奠基工程。在实践这一伟大而神圣的工程中请遵循:育人原则: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真观。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培养模式: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
2、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三、
3、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
4、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2001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七、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
5、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八、实施建议的变化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城区四小备课要求1、教学过程的四大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四个环节后必须有时控,并且每个环节旁边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化设计(添加或删去),并且每个环节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能太简单;质疑再探环节要有问题预设;运用拓展环节有学生自编题。添加的内容写在每个课时教学过程边留的空白处,要注意排版整齐、美观
6、、成行、不斜。2、教学反思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写,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改进措施每个方面结合“三疑三探”教学实践过程中成功、不足和改进来写,具体对照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评价标准内容进行反思,每个方面至少两行。3、备课修改一律用黑色笔迹。第九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在用数
7、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另外,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
8、像会不一样,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3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4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了解什么叫“中位数”,并会找出“中位数”,会区分“平均数
9、”与“中位数”。7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等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内容。(四)具体措施:1、
10、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与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2、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3、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1、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4、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练习的安排,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6、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
12、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五)课时安排单 元教 学 内 容课时数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9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法14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3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3解简易方程10整理和复习2量一量 找规律1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2梯形的面积2组合图形的面积2整理和复习1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可能性3中位数1铺一铺1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3第八单元:总复习总复习4单元测试测试与讲评20总计83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单元分析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
13、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 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4、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课时安排: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 小数乘整数累计课时数:1目的要求: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初步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8分钟)(一)、基础训练 1、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用竖式计算4087 2
15、560练习后,归纳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多都喜欢到野外放风筝,下面是小明、小红、小青到商店购买风筝的情景图(课件出示)(1) 请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 图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该怎样来列式?提问:这个式子( 3.53 )与复习题中式子有什么不同?进而切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板书课题: 小数乘整数)(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第2页例1,思考以下问题:(1)例1用几种方法列式?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2)3
16、.5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3.55呢?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3) 竖式中由“3.5”变为“35”是怎样变化的?按照“35”算出来的积应该怎样变化才能和原来的积相等?(4) 你能试着写出3.53的竖式计算过程吗?类似的竖式(3.426)应该按怎样的方法来计算?二、解疑合探(10分钟)1、检查自探效果2、师再总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重点强调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三、质疑再探(5分钟)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四、运用拓展(17分钟)(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编习题交换练习。(二)教师提供习题。(根据学生自编
17、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2、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5个2.8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要用多少元?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把3.5元看作35角105角就等于10.5元答:3个要用10.5元。教学反思:教师的教:优点: 不足:学生的学:优点: 不足:改进措施:2、 小数乘整
18、数累计课时数:2目的要求:1、理解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8分钟)(一)基础训练 说一说积的变化规律的内容(二)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深入学习,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便于指导我们的计算。板书课题: 小数乘整数(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进行评价、规范、整
19、理,形成自探提示。)(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3页例2,思考以下问题: (1)竖式中由“0.72”变为“72”是怎样变化的?按照“72”算出来的积应该怎样变化才能和原来的积相等?根据什么?(2) 你能试着写出0.725的竖式计算过程吗?(3) 计算结果是多少?在写这个结果时需要注意什么?(4)你能试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的计算方法吗?二、解疑合探(10分钟)1、检查自探效果第一小题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分析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要提问一定比例的学生说评,以便为总结出具体的计算法则打好基础。第二小题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评价,以统一规范竖式过
20、程第三小题通过检测后强调:计算结果末尾的0要去掉第四小题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法则,有一定的难度,可根据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后再处理2、师再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时强调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三、质疑再探(5分钟)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四、运用拓展(17分钟)(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编习题交换练习。2、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习题供学生练习(二)教师提供习题。(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 列竖式计算3.076 1.258 2、填空(1) 已知2.937=20.51,那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第九 数学教案 三疑三探 模式 2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