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三疑三探教案)(61页).doc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三疑三探教案)(6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三疑三探教案)(61页).doc(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三疑三探教案)1 放大镜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过程与方法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放大镜、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疑自探1.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
2、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师: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
3、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课题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过程与方法2、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
4、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疑自探1.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
5、吧!2.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6、,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课题、放大镜下的晶体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过程与方法2、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难点制作晶体教学准备教师
7、准备多媒体课件 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学生准备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疑自探1.师: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2.生:思考后,学生回答3.师: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
8、强调: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晶体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规
9、则几何外形固体课题、怎样放得更大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过程与方法2、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学生准备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疑自探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
10、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师: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放的更大。(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自制显微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
11、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怎样放得更大(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光学显微镜 更电子显微镜 多扫描隧道显微镜课题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过程与方法2、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
12、表皮细胞教学难点学生制作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正确使用显微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学生准备洋葱、小刀、清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疑自探1.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师: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小组讨论交流怎样制作玻片标本。(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
13、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1)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 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 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
14、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课题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过程与方法2、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懂得由于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教学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学生准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
15、疑自探1.师:提供给四人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两人一个显微镜一个装片一张白纸。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纸上。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师: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小组讨论交流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1) 观察完毕后,各组将观
16、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规定地点,准备交流观察发现。2) 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发现。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课题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
17、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过程与方法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学生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疑自探1.师: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上节课我们观察到了哪些微生物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师: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小组讨论交流微生物的种类。(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
18、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19、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水中的微生物课题8、微小世界和我们预计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乐文所在学校杨木林中心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
20、备相关专题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副案设疑自探1.师: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师: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小组讨论交流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解疑合探1.逐题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差等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
21、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质疑再探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同学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我们要细心观察的?希望同学们留心!板书设计微小世界和我们肉眼 能看清蚂蚁等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三疑三探 教案 6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