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顶隧道出口进洞方案(5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尖峰顶隧道出口进洞方案(5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尖峰顶隧道出口进洞方案(53页).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尖峰顶隧道出口进洞方案-第 1 页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第五标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报审单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项目部 合同号: 监理单位: 北京中港路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监表05 工程名称及工程部位尖峰顶隧道设计图名称桩 号左线Z2K353+826 Z2K354+202右线K353+855K354+208图 号S5-1现报上 尖峰顶隧道出口端隧道进洞 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请予审查、批准。 附件:尖峰顶隧道出口端隧道进洞工程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的结果等相关资料。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专业监
2、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安全工程师签名: 年 月 日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名: 年 月 日总监理工程师意见:总监理工程师签名:年 月 日编号: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第五标段尖峰顶隧道出口端隧道进洞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八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第二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1地形地貌22地质岩性23区域地质构造34水文地质条件及区内气候35地震等级36不良地质4第三章 前期准备工作4第四章 总体施工方案41施工总体目标42施工总体方案53施工人员及机械配备5第五章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81截、排水系
3、统82边、仰坡开挖及防护83洞口开挖支护及套拱94、超前大管棚施工104.1 搭钻孔平台安装钻机104.2钻孔114.3清孔验孔124.4管棚制作124.5注浆144.6注浆异常情况处理144.7管棚施工质量控制:145、洞身开挖及支护155.1 V级围岩洞身开挖155.2 级围岩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方法185.3支护作业195.4质量检验标准305.5、保证隧道洞口工程支护施工质量的措施32第六章 施工测量、监控测量321、施工测量321.1 平面控制测量331.2 高程控制测量342、监控量测34第七章 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8 -1工期保证管理机构- 38 -2 工期保证
4、体系- 38 -3 确保工期的措施- 40 -3.1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40 -3.2 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40 -3.3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42 -3.4 确保工期的经济措施- 42 -3.5确保工期的赶工措施和应急预案- 43 -4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 43 -4.1 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 43 -4.2 形象进度监控法- 43 -4.3 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 43 -第八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44 -1 质量目标- 44 -1.1 质量目标- 44 -1.2 创优规划- 44 -1.3 质量承诺- 44 -2质量保证体系- 44 -3 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45 -
5、3.1 组织保证措施- 46 -3.2 管理人员职责- 46 -3.3 制度保证措施- 48 -3.4 经济保证措施- 50 -3.5质量保证措施- 50 -3.6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51 -第九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2 -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52 -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2 -2.1 水环境保护措施- 52 -2.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52 -2.3 噪音控制措施- 52 -2.4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54 -2.5 施工区域绿化、美化措施- 54 -2.6 生态保护- 54 -3水土保持措施- 54 -第十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 55 -1 文明施工目标- 55 -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5 -3 文明施工措施- 55 -3.1 组织领导- 55 -3.2 完善健全管理制度- 55 -3.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56 -3.4 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57 -3.5 环境卫生管理- 57 -尖峰顶隧道出口段隧道进洞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尖峰顶隧道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TJ-5标段中的一个单位工程,位于邛崃市茶园乡境内,隧道按左右分离式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左隧道进口里程桩号为Z2K353+826,出口里程为Z2K354+202,隧道长376m;右隧道进口里程桩号为K353+855,出口里程为K
7、354+208,隧道长353m。属短隧道。隧道净空横断面设计除符合建筑限界外,考虑到洞内排水、照明、消防、监控等运营附属设施所需空间,并考虑到围岩收敛变形以及施工等必要的预留量。隧道内任何设备不得侵入建筑限界。净宽:15.25=1(左侧人行道)+0.75(左侧余宽)+33.75(行车道)+1.25(右侧余宽)+1(右侧人行道)净高: 5.0m附图1-1隧道建筑界限图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采用机械开挖与弱爆相结合的方式(洞口采用机械开挖,岩石坚硬段考虑弱爆)、支护体系结构为复合衬砌(即以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拱墙二次模注衬砌,初期支护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施工中严格坚持“
8、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规避坍方冒顶、支护变形侵限等事故风险,确保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做到“早进洞,晚出洞”避免洞口大挖大刷,保证洞口的边坡及仰拱的稳定。本项目隧道为山岭隧道。主体土建设计范围包括了洞门及洞口工程、明洞、暗洞、隧道防排水、洞内路面、电缆槽、路面排水边沟等。明洞部分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放坡开挖,逆做防护),暗洞采用新奥法施工;并根据隧道洞口位臵、地形地势、进洞条件、边仰坡稳定情况灵活采用偏压明洞、半明半暗进洞等各项措施。第二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本隧道位于属侵蚀低山地貌,地势起伏较大。隧道范围内中线高程637.26720.
9、01m,最大高差约82.75m。山体自然坡度140270,山体植被稍发育。隧道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隧道区两端洞口仅有山路通过,通行条件差。2地质岩性根据地质勘探设计报告,隧道区山体斜坡上覆盖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Q4el+dl),岩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砂质泥岩。其岩、土层分层描述如下:2.1、第四系坡残积层(Q4el+dl)全新统残坡积物(Qel+dl):主要为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匀。该层场区内部揭露,初步勘探钻孔SZK1、SZK2揭露层厚2.84.7m,平均厚度3.75m。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20KPa,桩侧土摩阻力标准
10、值QIK=40Kpa。2.2、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砂质泥岩为全-中风化泥质砂岩,描述如下:(1)全风化泥质砂岩:棕褐色,全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岩心呈土状。岩质较软,易碎,该层详勘钻孔ZK3-ZK4-带出露,厚度0.71.1m,平均厚度0.9m。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00KPa,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50Kpa。(2)强风化砂质泥岩:棕褐色,强风化,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以粘土为主,岩心呈柱状夹块状,块体锤击声闷易碎,岩层产状3100100,该层场区广泛分布,钻孔揭露层厚度2.28.9m,平均厚度4.98m。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350KPa,桩
11、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90Kpa。(3)中风化砂质泥岩:棕褐色,中风化,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以粘土为主,岩心多呈柱状,块体锤击声较脆不易碎易断,该层场区广泛分布,岩层产状3100100。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500KPa,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120Kpa。3区域地质构造隧道地处扬子地台西侧边缘地带,整体上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构造区(),项目区西侧5-10km发育有龙门山断裂带,该断裂自东北向西南延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项目位于轴向东北的灌口向斜的北西翼,岩层倾向北西,6100,产状3100100。4水文地质条件及区内气候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主要特征有夏季热长,冬无严
12、寒,少霜雪,雨量充沛,多云多雾,日照短。累年年平均气温1417.40C,七月份平均气温25.80C,一月份平均气温5.66.50C。根据年平均资料,年平均降雨为10001200mm,相对湿度为7080%,蒸发量平均值为800950mm,以78月最大。地表水:隧址处地表水不发育,仅冲沟地段雨季雨水汇集可产生的季节性水流,隧质区主要发育有1条季节性溪流,沟宽1m2m。根据现阶段实际勘察情况,隧道出口附近无水流。地下水:隧址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储存于灌口组(K2g)砂质泥岩、泥岩中,岩性主要由内陆湖盆相沉积形成,以泥岩、砂岩为主,砂质泥岩、泥岩受垂直节理影响,地表水的渗入一般沿裂隙面渗透补给,
13、补给富存条件一般,雨水下渗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水质:隧址区环境为类,地下水对砼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涌水量:隧道最大涌水量为980m/d,正常涌水量为189.5 m/d。5地震等级根据公路抗震等级规范JTGB02-2013表4.1.36条规定,结合本场地波速试验分析,场地平均剪切波速VSE=361m/s,场地土属于硬土,场地覆盖层厚度为410m,平均为6.5m。综合判定:本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为内建筑场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地震动峰质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6不良地质隧址区的未发
14、现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第三章 前期准备工作 1现场测量放线分别确定隧道明暗洞分界里程桩号,隧道中线,隧道洞身开挖拱顶标高,隧道洞身开挖边线;要求现场使用木桩并喷涂明显的标记进行标记。 2根据测量放线及现场地形、地貌,同时参考设计确定隧道洞顶截水沟的平面位置。要求现场使用明显的线条勾勒出截水沟的形状,保证截水沟排水畅通,同时又不会对隧道洞口结构造成影响。3针对隧道出口洞门覆盖层较厚、结构松散,在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可能局部滑坡或局部滑塌,在进洞前将部分松散堆积物进行清除卸载;同时考虑在隧道出口洞门所占为区域以外的边坡进行临时防护。4采用明洞泥岩搭建施工平台,方便后期台车以及作业车辆通行。第四章 总
15、体施工方案1施工总体目标(1)工期目标计划工期:开工日期:2017年8月10日竣工日期:2018年4月10日(2)质量目标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优良。竣工验收时,经质量监督部门评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质量评定得分90分以上的占95%,综合得分95分以上,工程竣工质量鉴定为优良工程。(3)安全目标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设安全标准化工地,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因工年受伤率控制在0.5以下。(4)文明施工目标严格遵守重庆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单位以往现场管理和高速公路施工的成功
16、经验,严格按现代化施工管理要求,坚持文明施工、规范作业,使施工现场始终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确保施工现场创重庆市文明工地。(5)环境保护目标始终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思想,做到尽量少扰动地表、少破坏地表植被,杜绝因人为因素产生和加剧水土流失,保护公路沿线河流沟渠水质不受污染,严禁捕猎、惊扰野生动物,施工完毕后,对场地及时予以平整、覆盖,有条件的地段恢复植被,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公路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争创重庆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2施工总体方案隧道出口采用偏压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施工方案先进行明暗洞交界处坡面加固,偏压
17、护拱施工及暗洞采用“留核心土的上弧形导坑法”(1)在隧道进口洞口里程桩号附近里程段,根据周边地形、地貌进行隧道洞口开挖,确定适合隧道进洞的里程桩号;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建议采用机械开挖,局部辅助人工进行洞口开挖。隧道洞口开挖包括边坡开挖、洞口仰坡挖、洞口套拱位置开挖、洞顶截水沟开挖等。(2)隧道洞口开挖完成后,进行隧道洞口超前大管棚支护套拱施工。针对隧道进出口覆盖层结构松散,按照设计对套拱拱脚基础进行扩大、加深,提高拱脚基底承载力,防止套拱拱脚发生沉陷。(3)在套拱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超前大管棚施工。为保证超前大管棚的超前支护的有效性,超前大管棚插入稳定岩体的深度不少于5m。超前大管棚钻设完成后
18、严格按照相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注浆作业。(4)超前大管棚钻设及安装完成后,级围岩段隧道采用“留核心土的上弧形导坑法”模式组织施工进洞;上、中、下台阶预留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相应的支护措施要及时跟进。(5)隧底开挖、仰拱及填充混凝土在拱部、边墙开挖、支护完成后及时进行施工组织,确保隧道断面及时封闭成环。3施工人员及机械配备(1)本工程主要人员表表3-1施工主要负责人配备表序号姓 名职 责备 注1巨建基总负责人项目经理2李旻昊技术指导项目总工3胡玉玲质检负责人项目安质部部长4孙继承工点负责人项目副经理5郑宁襄工点质量负责人项目安质部部长6崔凤试验试验室主任7杨旭东安全总监项目安全总监8现场施
19、工人员120人(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3-2 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或器材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功率(KW)一钢筋加工棚1钢筋切断机GQ-40台17.52钢筋弯曲机GJBT-40台133直螺纹套丝机GYL-40台2114钢筋打磨机台295钢筋自动调直机G14-1台146电焊机BX-500台4307照明探照灯或LED盏818砂轮切割机J2G400台129型钢冷弯机台17.5小计192二隧道施工1交流焊机BX-500台6302喷浆机(干喷机)YZ7台47.53空压机24m3台31324地泵HBT60C台1905通风机2*55台11106插入式振动器台82.37潜水泵台428洞内照明探照灯或LED盏2
20、019洞内照明节能灯盏320.0459二衬台车12m套24010增压泵台17.511HZS750喷浆搅拌机HZS750台19012爬焊机ANEISTEN CH-6060台21.5小计879.34三施工机械及设备1挖掘机225LC-7,1m3台22凿岩机YTB28台243装载机ZL50G台24运碴车18t以上台65中空锚杆及大管棚注浆机HJB-2挤压软管式注浆机台26仰拱施工栈桥长9m座27履带式潜孔钻台18射钉枪台4四其他1变压器830kva台12变压器(钢筋场)630kva台13一级配电箱个14二级配电箱个105开关箱个206电缆按需采购m7150180铝芯电缆按需采购m第五章施工方法及注意
21、事项1截、排水系统根据现场工程地形、地貌,隧道出口端边、仰坡坡度较陡。为确保雨季现场施工的安全和减少运营期间雨水对隧道洞门的冲刷,隧道洞顶截、排水系统距离隧道明暗洞分界里程平面距离控制在5m。截、排水系统的施工工序如下: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隧道洞口截、排水系统的具体平面布置位置;在沿截排水系统平面位置进行明显标示,确保截、排水系统线性顺直、沟底平整、排水顺畅。截、排水系统的开挖和清理工作;截、排水系统开挖采用人工辅助机械开挖,局部采用微震控制性松动爆破进行。在截、排水系统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对山体和周边植被的破坏,同时务必将截、排系统内部的植被根系彻底清理干净,以防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尖峰 隧道 出口 进洞 方案 5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