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13页).doc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13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第 12 页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1、课题研究的背景(1)基于我校数学教师及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我校是一所3年的新学校,数学教师16个,其中5名特岗教师,且是初、高中教师,4名选聘中学教师,数学教师平均年龄32岁。总体年轻化,学历高,有较好的专业理论,但不能将理论很好地运用于课堂;小学教材不熟、小学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是:一节课用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小问题”串讲,“师问生答,一问一答,碎问、碎答、碎讲”,课堂是“问答串讲的讲堂”,呈现出“线性”课堂
2、结构,因此借学生之口进行灌输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数学思考的价值;小组讨论时,或者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而开始的热闹讨论,或者以教师的“越俎代庖”结束-课堂上,学生的“学”最终处于被动地接受,而教师的“教”仍处于课堂的中心,所能教的还只是知识与技能。(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问题解决”方面的落实“问题解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中数学课程总目标中四个方面之一,具体表述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
3、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经历、体验、探索、尝试、反思”等动词,都伴随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应渗透在每一个知识领域,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基于以上情况,我们选择“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研究,从“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策略的研究”作为切入点进行实践研究。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堂中的问题贯穿于整节课,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紧密联系,选择“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策略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目的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问题解决”理论实践、完善的
4、过程,以此来优化本校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促使数学教师把数学专业理论落实到数学课堂中,深入理解教材、熟练运用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以教为中心,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实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不仅主动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古希腊的学者很早就发现利用“问题”进行教学的功效,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行“生”出结论的教学方法。但把“问题解决”作为新教育理念的体现,系统的运用于教学领域,是
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学者是波利亚,80年代,他首先倡导在教学领域采用“问题解决”教学,从此“问题解决”成为各种数学教育会议的中心议题。美国数学教师协会1980年正式提出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学的核心:“80年代的数学大纲应当在各年级都介绍数学的应用,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当营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从那时起,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围绕“问题解决”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改革。“问题解决”教学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中均成为引人注目的教学策略。在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自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
6、了问题解决应作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中心和改革教学的重要手段。如张乃达主张“数学教育应该以解题为中心”,“解题教学正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好手段”。此后许多学者秉承以上观点,认为“以问题解决为主导是改革中国数学教育的突破口”,提出问题解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对于“问题解决”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课题如数学教育研究小组的“数学教育设计要点”,“21世纪大众数学研究”课题研究,此外还有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相继问世,此时期的研究主要对考试、考查学生能力,将“问题解决”与“解决应用题”等同起来。通过查阅一些书籍和上网搜索的相关资料来看,近几年,我国数学教育
7、界对类似“问题解决”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目前是福建省于2010年起开展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其他一些地市以“解决问题”方面的课题研究较多,也有少数在开展“问题解决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的课题研究,但对“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研究比较的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校数学教师及数学课堂现状的改变所作的更具体、更适合、操作性更强的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策略。4、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与创新之处(1)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
8、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学生有切身的体验、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过程、学生有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智力必须经由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获得验证,评价不能仅仅评价结果,更要评价过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论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实践能力
9、的主要途径。(2)创新之处有关此类课题的研究大都是将“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解决应用题”等同起来,大部分都是“解决应用题”方面的课题,“解应用题”是以四则运算意义为基础研究数量关系,找类型,记结语,套公式,形成“条件反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需反思或较少反思;“解决问题”仅仅是小学数学领域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之一,重在解决现实生活实际当中身边的数学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而“问题解决”在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不完全相同,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展开课程内容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形式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课程目标。它包括了发现问
10、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因此,本课题“解决问题”和“问题解决”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解决问题只是问题解决的一个环节,问题解决包含着解决问题,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关键、是核心,以问题为核心进行展开的;也有少数在开展“问题解决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的课题研究,但对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策略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最主要是不适应于我校数学教师及数学课堂现状。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我校数学教师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的研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改变“问答串讲”的数学课堂现状,研究出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的策略。设计报告二、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界定1、问题:本课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问题解决 教学策略 实践 研究 开题 报告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