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浅谈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7页).doc
《小学数学:浅谈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浅谈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浅谈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 6 页小学数学论文弱化情节,准确切入,引爆数学思考浅谈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解题能力的弱化”是新课改实验过程中一年级学生的显著变化。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把握学生心理呈现情境,重视学生感知信息能力、符号感、完整表述能力的培养,以及帮助学生感悟经历具体到抽象三个策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关注情节”走向“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思考 小学一年级 数量关系作为较早走入新课程改革并持续跟随的教师,笔者与很多同事都深切感受到了因教材改
2、变而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解题能力的弱化”就是不争事实的其中之一。但许多数学教师在叹息这一变化的同时,却又无奈地习惯了这一变化,事实上,从新课标对“解决问题”目标的详细阐述中可以看出,新课改对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多年来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觉得必须从一年级抓起。图一一年级的解决问题首次出现是在“6和7的认识”之后,此后又安排了一节相关的练习课“练习十”,其中有这一样一道题(见图一)。这幅“秋收图”,究竟隐藏着什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图中详细描述了几个故事:“农民叔叔采向日葵,共有7个采走了4个,还剩3个;一共有6个玉米
3、,采走3个还剩3个。像这样带有大括号的解决问题全书共约20题,几乎全部都是有情节的。学生完全可以依据情节得到算式:7-4=3、6-3=3,而一旦缺乏故事情节,或呈现的情节与数学问题相背时,诸如图二与图三,?图二: 图三: 8个 9朵其结果便是不知所措或者依情节列式。这个现象说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并没有用数学的眼光阅读情境,更没有以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题,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进行数学的思考。一年级学生需要情节,但如果充斥于课堂的是学生一味地根据情境讲故事,根据情节列算式,那么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将永远停留在具体的情境中,永远不能够形成数学的思考,永远不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培养、提高学
4、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从“关注情节”走向“数学思考”。一、情境呈现需把握学生心理,引发数学思考新课程中,解决问题教学呈现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教学模式,可见情境创设是解决问题的第一环节。情境确实可以激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也确有可能为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理解解题思路提供帮助。但是笔者认为,在情境的呈现上要注意以下两点。1.情境创设不能一味凸现情节这一点是由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以本文“秋收图”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问题情境中都包含着两类信息,一类是直观的图像,一类是抽象的符号,包括大括号和问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注意是有选
5、择性的,选择的依据来自于信息的类型。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图像这一信息更为诱人,这就使得学生在无意中更多地关注故事情节。其次,当注意的焦点集中于某一刺激时,学生会自觉地摒弃其他刺激,所以学生会更多地关注故事情节,甚至看不到抽象符号的存在。再次,如果学生反复面临这些问题情境,并且一直在故事情节中搜寻算式,那么他将会形成以一种惯用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倾向,就是定势。如果一旦形成这种依故事情节索取问题结果的定势,那么在很多时候会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尤其是当前后两次遇到的问题情境相类似,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恰好相反时更是如此,更为严重地后果是,学生将不会在过程中进行数学思考。为此,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不能一
6、味凸现情节,应适当呈现一些静态画面的问题情境,例如上图,也可以适当呈现情节与数学问题相背的问题情境,以防止情节给解决问题带来负迁移,真正发挥情境引发数学思考、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思路的帮助。2.问题的结果不宜呈现杜威曾在其名著思维术一书中,按逻辑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步模式,至今仍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问题解决方法。其五步分别是:困惑-诊断-假设-推断-验证。第一步困惑的含义即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产生困惑感。在秋收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情境图中不管是求总数还是求部分数,其问题的结果都是告知的,教材中出现的近20道题中,问题的结果几乎也全部是告知的。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呢?其一是学生对问
7、题缺乏一种探究、解决的动机。试想,已经知道的怎能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其二,问题结果通过数数获得。上面提到过,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并且对图像信息犹为偏爱,所以学生一看到图就会自觉地对图像信息中告知的内容进行阅读从而获得问题的结果。而此时知道问题结果的很多学生却并不会列算式,或者只会用结果凑算式。这种现象在没有任何提示,需要学生完整填出算式时(特别是求部分数)屡见不鲜。算式是对解题思路的一种数学表达,学生不会列、凑着列,其实质就是学生没有关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笔者觉得,没有必要在这种细节上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干扰,问题的结果完全没必要在问题情境中加以体现。我们注意
8、到,原浙教版教材和新课标北师大版教材,都注意了这个问题,即在情境中,将所求问题的结果加以隐藏,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结果的不告知,还可以通过改变应用题的呈现方式来实现。笔者一直认为,纯文字的应用题在低年级教材中过少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解决问题并不是置身于具体情境当中,而是在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对话中形成的纯文字的解决问题情境,纯文字的应用题更有利于学生关注数量关系,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二、问题明确需突破三个关键点,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明确问题是什么。“问题明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这一环节中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笔者觉得要突破三
9、个关键点,其一为感知信息、其二为理解符号,其三为体会应用题的结构。1.重视提高学生感知信息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呈现形式多样,低年级更多的是图画、情景对话、图文结合等方式,所呈现的情境中信息纷繁复杂。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观点,学生在收集信息时心理表现的最高层次是能从分析、综合两方面出发,首先感知题目的每个条件,把每个条件看作整体的一部分;其次,从整体结构及相互联系方面感知每个条件在题目中的作用。怎样从一年级开始促进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向最高层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对教材中解决问题情境进行相应指导,呈现每一张情境图后,都必须让学生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是怎么
10、看的?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自创一些解决问题的情境,并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解决,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捕捉、整合数学信息的能力。方法一:留出让学生自己补充、搜集信息的余地,补充一些使学生能够自己搜集有关信息的题目,如“吃了3颗糖,还剩几颗糖?”这种题按传统观点是无法解的,是条件不全的题。现在学生要完成这个题,首先要去搜集糖原有颗数的信息。方法二:对应用题不设问,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信息去寻找问题,并进行解答,如“一共有12个学生,女生有4个,有2颗硬糖6颗软糖”,学生依据信息可以进行多个设问,教师也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浅谈 一年级 学生 解决问题 能力 培养
限制150内